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064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在接地网引下线伸出土壤的一端上安装弹性波振源,将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接地网引下线伸出土壤的部分上,弹性波振源、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均与腐蚀检测系统电性连接,通过弹性波振源连续撞击接地网引下线产生弹性波,多个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弹性波信息并传输至腐蚀检测系统即可检测接地网引下线的腐蚀信息;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对接地网引下线的回波信号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提取接地网引下线的腐蚀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检测,尤其涉及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


技术介绍

1、电力系统在遭受雷击或者发生短路故障时将承受巨大的故障电流,接地网作为一个公共参考电位点,能够起到将故障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与降低地电位升的作用,从而保障电力工作人员与电力设备的安全。

2、接地网是由接地网网格与引下线构成,一般使用截面为60mm*6mm的扁钢或者直径20mm的圆钢制成。接地网网格一般水平铺设成长孔型或方孔型,并埋入0.5m-1.5m深的地表下。而引下线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力设备与接地网网格,其一部分埋入土壤中与接地网网格相连,另一部分则暴露在空气中与需要接地的电力设备连接。

3、多数接地网是镀锌圆钢或扁钢,常年埋入土壤的接地网极易发生腐蚀。接地网作为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设施,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将接地网挖出检查,通过肉眼观察或敲击的方式来判断接地网的腐蚀状态。但这种方式需要变电站停运且开挖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耗费人工,接地极上还可能存在部分被包裹的情况,也给肉眼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目前现有技术中接地网腐蚀诊断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多数研究均针对于接地网网格的腐蚀检测,针对接地网引下线的研究较少。而在接地事故中大部分事故是由于引下线与接地网网格焊接处脱落或引下线自身缺陷造成。

5、因此,如何对接地网引下线腐蚀状态进行高效、无损检测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用以解决如何缩短消毒灭菌时长,提高消毒灭菌效率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在接地网引下线伸出地面的一端夹持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并在接地网引下线伸出地面的一端安装多个加速度传感器;

4、s2、将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腐蚀检测系统电连接;

5、s3、通过发射机为壳体内部的电磁弹簧通电,使电磁弹簧缩短并拉动活塞板向下运动,活塞板带动上偏置磁铁、磁致伸缩棒和下偏置磁铁向下移动,下偏置磁铁与顶杆抵接,使顶杆受到向下的压力,并施加在接地网引下线上,进而使磁致伸缩棒受到预应力的作用;

6、s4、通过发射机对线圈输入激励电流,线圈间歇产生磁场,使处于磁场中的磁致伸缩棒产生间歇形变并通过下偏置磁铁带动顶杆间歇撞击接地网引下线,进而使得接地网引下线中产生弹性波;

7、s5、在进行步骤s4的同时发射机对电磁弹簧施加同频的激励电流,使电磁弹簧间歇形变,且电磁弹簧和磁致伸缩棒的形变频率相同,磁致伸缩棒通过下偏置磁铁带动顶杆撞击接地网引下线产生弹性波;

8、s6、多个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反射回波的信号,反射回波的信号经过信号放大器后被ad信号采集器采集后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计算机中,计算机对反射回波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即可得知接地网引下线的腐蚀信息。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步骤s4和步骤s5的同时启动液泵,使上腔内的冷却油以及中腔内的冷却油进行循环,对线圈和电磁弹簧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加速度传感器在接地网引下线上呈线性排列。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上腔、中腔和下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顶部与上偏置磁铁连接,活塞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绕线架,绕线架上缠绕有线圈,绕线架内安装有磁致伸缩棒,磁致伸缩棒的上端连接有上偏置磁铁,下端连接有下偏置磁铁,绕线架外侧套设有电磁弹簧,电磁弹簧的上端与活塞板固定连接,电磁弹簧的下端与上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腔内滑动连接有浮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腔内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上套设有环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浮环下方的中腔部分与上腔通过输油组件连通,上腔内和浮环下方的中腔中均充满冷却油,下腔内加注有冷却油,环板浸没在下腔内的冷却油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输油组件包括两个通道,通道上端与上腔连通,下端与浮环下方的中腔连通,其中一个通道内安装有液泵。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通过发射机为电磁弹簧供电,使电磁弹簧缩短,电磁弹簧拉动活塞板向下施力,活塞板带动上偏置磁铁、磁致伸缩棒、下偏置磁铁向下施力,下偏置磁铁抵着顶杆向下对接地网引下线施力。对接地网引下线提供弹性波前,能够保证顶杆紧抵接地网引下线,保证接地网引下线可以提供稳定连续的弹性波,减小检测误差。

20、2、在检测的同时启动液泵,使上腔内的冷却油与中腔内的冷却油进行循环,能够对线圈和电磁弹簧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达到降温的效果,避免过热,下偏置磁铁和顶杆的撞击处的温度同样会升高,撞击处产生的热量会被浮环下方的冷却油吸收。

21、3、下偏置磁铁不断撞击顶杆所产生的部分噪音会在穿过浮环下方的冷却油时被吸收。

22、4、顶杆与接地网引下线之间会由于撞击导致温度升高,下腔内的冷却油可以对撞击处的热量进行吸收。

23、5、顶杆不断撞击接地网引下线所产生的部分噪音会在穿过下腔内的冷却油时被吸收。

24、6、下腔内的冷却油液面高度高于环板的顶面,并且冷却油可以提供较大的阻力,所以顶杆在完成单次撞击过程后,可在冷却油的作用下迅速的减速静止,减小了顶杆单次撞击的行程,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顶杆可以进行更高频率的撞击,也使得单次检测的时间大大缩短,在不断撞击的过程中,壳体本身也会上下振动,在浮环和中腔内部冷却油的作用下,壳体在上下振动时,也会使浮环和中腔内部的冷却油上下振动,但浮环的下表面与中腔中的冷却油相接触,浮环会会对壳体的振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4和步骤S5的同时启动液泵(12),使上腔(2)内的冷却油以及中腔(10)内的冷却油进行循环,对线圈(8)和电磁弹簧(9)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在接地网引下线(20)上呈线性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腔(2)、中腔(10)和下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2)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板(3),所述活塞板(3)的顶部与上偏置磁铁(4)连接,所述活塞板(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绕线架(7),所述绕线架(7)上缠绕有线圈(8),所述绕线架(7)内安装有所述磁致伸缩棒(5),所述磁致伸缩棒(5)的上端连接有上偏置磁铁(4),下端连接有下偏置磁铁(6),所述绕线架(7)外侧套设有电磁弹簧(9),所述电磁弹簧(9)的上端与活塞板(3)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弹簧(9)的下端与上腔(2)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腔(10)内滑动连接有浮环(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14)内滑动连接有顶杆(15),所述顶杆(15)上套设有环板(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环(13)下方的中腔(10)部分与上腔(2)通过输油组件连通,所述上腔(2)内和浮环(13)下方的中腔(10)中均充满冷却油,下腔(14)内加注有冷却油,环板(16)浸没在下腔(14)内的冷却油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组件包括两个通道(11),所述通道(11)上端与所述上腔(2)连通,下端与所述浮环(13)下方的中腔(10)连通,其中一个所述通道(11)内安装有液泵(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7)和下固定板(18)通过螺栓(19)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s4和步骤s5的同时启动液泵(12),使上腔(2)内的冷却油以及中腔(10)内的冷却油进行循环,对线圈(8)和电磁弹簧(9)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在接地网引下线(20)上呈线性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腔(2)、中腔(10)和下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变电设备接地体损伤状态导波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2)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活塞板(3),所述活塞板(3)的顶部与上偏置磁铁(4)连接,所述活塞板(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绕线架(7),所述绕线架(7)上缠绕有线圈(8),所述绕线架(7)内安装有所述磁致伸缩棒(5),所述磁致伸缩棒(5)的上端连接有上偏置磁铁(4),下端连接有下偏置磁铁(6),所述绕线架(7)外侧套设有电磁弹簧(9),所述电磁弹簧(9)的上端与活塞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飞谢利明高军刘涛玮孙云飞吕磊刘俊云峰乔欣刘孝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