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大体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生物监测装置可以用于监测宿主体内的分析物浓度水平,例如监测人体组织液的葡萄糖浓度,从而便于对宿主的生理水平进行控制。一般而言,生物监测装置包括两个可组装结合的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上设置有传感电极,传感电极用于部分地植入皮下以与宿主体液中的分析物反应而产生电信号;另外一个部分设置有可与传感电极电连通的电子模块,电信号传递至电子模块进行处理并向外发送。当生物监测装置的两个部分结合后,传感电极与电子模块可以实现电导通。
2、现有技术中,传感电极与电子模块之间可以通过由软性材料制成的导电柱电导通,导电柱具有一定的弹性。
3、然而,在生物监测装置的两个部分未结合前,导电柱首先通过人工手动装配至硅胶件中,装配后需要使导电柱外漏于硅胶件两端的长度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传感电极与电子模块的电导通效果。另外,由于导电柱和硅胶件都属于软性材料,即使能够严格保证导电柱与硅胶件装配后外漏于硅胶件两端的长度保持一致,在生物监测装置的两个部分结合的过程中,导电柱和硅胶件容易受压而变形,从而导致导电柱容易向传感电极或者电子模块的方向偏移,同样也会影响传感电极与电子模块的电导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有鉴于上述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电导通效果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连接座组件、基座和弹簧针,在所述连接座组件设置有可产生电信号的传感
3、在本技术中,弹簧受压后具有更强的回复趋势,此时针轴和针管能够分别稳定地抵接第一电导通区域和第二电导通区域,由此能够降低发生弹簧针与第一电导通区域或第二电导通区域不接触的风险,也即能够增强传感电极和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电导通效果。
4、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针管以焊接的方式耦合至所述第二电导通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区别于通过手动使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对齐并接触以实现电导通的方式,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焊接后能够提高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电导通的稳定性。
5、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弹簧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当弹簧针受压时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在焊接处的稳定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电导通的稳定性。
6、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在所述弹簧针的外围包裹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焊接处比较容易受到水汽的侵蚀,而焊接处受到水汽侵蚀后会降低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的焊接强度并削弱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的电导通效果,通过在弹簧针的外围包裹与印制电路板固定的固定件,能够有利于维持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的焊接效果,进而能够维持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电导通效果的稳定性。
7、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连接座组件还包括部分地覆盖于所述传感电极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供所述弹簧针穿过以接触所述第一电导通区域的通孔。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由于弹簧针受到通孔的限制,即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者不期望的外力而导致针轴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的耦合不够稳固时,通过密封件能够降低弹簧针发生偏移的风险,由此能够提高传感电极与印制电路板电导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密封件能够对传感电极和弹簧针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由此能够提高电导通电路的防水性能。
8、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由硬度为10度至65度的硅胶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利于使密封件不至于过软或过硬,由此能够提高连接座组件与基座装配的稳定性。
9、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针轴具有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夹角呈锐角的底面。在这种情况下,当弹簧因第一电导通区域抵接针轴而受压时,能够通过底面向针轴传递偏离弹簧针的中心轴线的作用力,从而能够使针轴与针管在连接座组件与基座装配后贴合得更加紧密,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强传感电极和印制电路板之间的电导通效果。
10、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焊接的方式为角焊,焊接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当针轴的底面与印制电路板的夹角为锐角时,弹簧向针轴施加的作用力总是比较偏向焊接处靠近底面的一侧,通过使靠近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大于远离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能够提高焊接处靠近底面的一侧的焊接强度,由此能够提高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在焊接处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电导通的稳定性。
11、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针轴突出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传感电极的接触面。在这种情况下,当连接座组件与基座装配时,能够使弹簧稳定的受压,由此能够提高弹簧针分别与第一电导通区域和第二电导通区域电导通的稳定性。
12、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中,可选地,所述通孔靠近焊接处的一端具有沿孔径方向的凹陷。在这种情况下,通孔能够更好地容纳弹簧针以及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的焊接处,由此能够提高针管与第二电导通区域在焊接处的稳定性。
13、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增强电导通效果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组件、基座和弹簧针,在所述连接座组件设置有可产生电信号的传感电极且所述传感电极具有第一电导通区域,在所述基座设置有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的印制电路板且所述印制电路板具有第二电导通区域,所述连接座组件可拆卸地装配至所述基座,所述弹簧针包括针轴、弹簧和针管,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针管内,所述针轴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针管且所述针轴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所述针轴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可回复地活动于所述针管,当所述连接座组件与所述基座装配时,所述针轴接触所述第一电导通区域,所述针管接触所述第二电导通区域且所述弹簧受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以焊接的方式耦合至所述第二电导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针的外围包裹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印制电路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由硬度为10度至65度的硅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具有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的夹角呈锐角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的方式为角焊,焊接处靠近所述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大于远离所述底面的一侧的焊缝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突出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传感电极的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焊接处的一端具有沿孔径方向的凹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组件、基座和弹簧针,在所述连接座组件设置有可产生电信号的传感电极且所述传感电极具有第一电导通区域,在所述基座设置有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的印制电路板且所述印制电路板具有第二电导通区域,所述连接座组件可拆卸地装配至所述基座,所述弹簧针包括针轴、弹簧和针管,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针管内,所述针轴的一端突出于所述针管且所述针轴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弹簧,所述针轴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可回复地活动于所述针管,当所述连接座组件与所述基座装配时,所述针轴接触所述第一电导通区域,所述针管接触所述第二电导通区域且所述弹簧受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以焊接的方式耦合至所述第二电导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针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电导通的生物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针的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赛,李运峰,吴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