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杀秧机。
技术介绍
1、马铃薯收获过程中往往会需要使用到马铃薯杀秧机进行杀秧处理,这样可提高收获效率,促进薯皮老化,进而有效的降低马铃薯在收获过程中的破皮率,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大多如图1所示,由杀秧机体以及滑轮所组成,该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大多缺少分流导料结构,导致其切割打碎后的秧苗不规则的分布在垄面以及垄沟中,工作人员后续清理较为麻烦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大多缺少分流导料结构,导致其切割打碎后的秧苗不规则的分布在垄面以及垄沟中,工作人员后续清理较为麻烦和不便。
2、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杀秧机体和滑轮,所述杀秧机体一端的两侧设有滑轮,所述杀秧机体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导流座,所述导流座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内侧的导流座底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另一端的安装架之间设有毛刷转筒。
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座的内部设有斜向导料槽,所述斜向导料槽与导料口相连通。切割打碎后的秧苗通过导流座另一端的开口进入导流座的斜向导料槽内,紧接分别通过两侧的导料口排出至两侧的垄沟中。
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座另一端与杀秧机体底部的杀秧组件相对应,所述导流座的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切割打碎后的秧苗通过导流座另一端的开口进入导流座内进行收集。
5、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另一端的安装
6、进一步的,所述两组电机以及毛刷转筒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两组旋转方向相反的毛刷转筒可将垄面上残留的秧苗或杂物清扫至两侧的垄沟中。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本技术切割打碎后的秧苗通过导流座另一端的开口进入导流座的斜向导料槽内,紧接分别通过两侧的导料口排出至两侧的垄沟中,电机启动后通过转杆带动毛刷转筒进行旋转,通过两组旋转方向相反的毛刷转筒可将垄面上残留的秧苗或杂物清扫至两侧的垄沟中,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后续进行处理,增加本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杀秧机体(1)和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秧机体(1)一端的两侧设有滑轮(2),所述杀秧机体(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导流座(3),所述导流座(3)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导料口(7),所述导料口(7)内侧的导流座(3)底部设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一端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另一端的安装架(4)之间设有毛刷转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3)的内部设有斜向导料槽,所述斜向导料槽与导料口(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3)另一端与杀秧机体(1)底部的杀秧组件相对应,所述导流座(3)的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另一端的安装架(4)之间设有转杆,所述毛刷转筒(6)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电机(5)以及毛刷转筒(6)的转动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包括杀秧机体(1)和滑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杀秧机体(1)一端的两侧设有滑轮(2),所述杀秧机体(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导流座(3),所述导流座(3)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导料口(7),所述导料口(7)内侧的导流座(3)底部设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的一端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另一端的安装架(4)之间设有毛刷转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杀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座(3)的内部设有斜向导料槽,所述斜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红,谢军红,魏瑞芳,丁亮,杨通,魏巧俏,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