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结构及反向偏压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018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7 13: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温结构及反向偏压测试机,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控温结构,包括水冷组件、测试机主体和风冷组件;第二方面,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反向偏压测试机,包括上述的控温结构和操控组件。在检测时,过滤板的底端与容纳槽的底面连接,并且通过限位插杆固定,此时过滤板上的密封部分可以将通风口堵住以防热量散出;在散热时,过滤板的顶端与容纳槽顶部靠近,同样通过限位插杆固定,使过滤板得过滤部分与通风口对应。通过冷水箱内的水会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以及连接管循环流动,使水冷板内部的冷却水在流动,实现散热效果;需要清理过滤板时,解除对过滤板的固定,将过滤板拉出即可对过滤板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温结构及反向偏压测试机


技术介绍

1、高温反偏测试机是将被检测的二极管或其他元件,如vd或mos,放置于高温测试箱内,使高温测试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给被测元件施加一定的反向直流电压,测试各元器件可靠性,同时检测高温漏电流、电压等参数。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8956639u5处的一种快速降温的高温反向偏压测试机,通过,水冷箱内的水会在输水管内循环流动,使隔板的内部一直有冷却水在流动,与此同时,两个气缸带动伸缩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带动两个密封板向上与多个散热孔和进风口错开,使多个散热孔和进风口露出,随后两个散热扇启动,将测试机本体内部的热量从多个散热孔快速的排出,散热完成后,伸缩轴向下移动,使多个密封板向下重新挡住多个散热孔和进风口,对测试机本体内部进行密封。

3、但是,上述装置的隔板和安装槽是滑动连接,方便将隔板拉出,而水管与隔板连接,这样一来隔板便不能从安装槽上取下;而且上述装置的使用两个伸缩杆带动密封板来实现在检测时候对装置密封、检测结束对装置散热的情况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使用多个电性元件,增加了检测的成本。因此,提出一种快速降温的高温反向偏压测试机来改善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温结构及反向偏压测试机,旨在改善现有装置的隔板和安装槽是滑动连接,方便将隔板拉出,而水管与隔板连接,这样一来隔板便不能从安装槽上取下;而且上述装置的使用两个伸缩杆带动密封板来实现在检测时候对装置密封、检测结束对装置散热的情况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使用多个电性元件,增加了检测的成本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控温结构,包括水冷组件、测试机主体和风冷组件。

4、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板、第一导热板、放置板、安装槽、水冷腔和第二导热板,所述水冷板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所述水冷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水冷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壁上,所述水冷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外侧,所述第二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内侧。风冷组件包括散热风扇、通风口、容纳槽、过滤板和限位机构,所述散热风扇间隔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侧,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风扇位置对应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的两个侧板上,所述容纳槽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侧壁上,所述过滤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的侧板上。

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冷板内部为中空设置,三个所述水冷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机主体顶部设置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分别与第一个和第三个所述水冷板连接。

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箱连接。

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板上有过滤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和所述密封部分间隔设置。

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和限位插杆,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侧板上,所述限位插杆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有上下两组。

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插杆穿过所述限位孔插设在所述固定孔内。

1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板前侧设置有辅助把手。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反向偏压测试机,包括上述的控温结构和操控组件。

13、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操控组件包括密封门、观察窗、操控面板和开关按钮,所述密封门铰接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前侧,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密封门上,所述操控面板和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密封门上。

1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15、有益效果:当测试结束时,通过控温结构的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降低测试机主体内的温度以防检测元件因为持续高温而损坏,同时也方便拿出检测元件。在检测时,过滤板的底端与容纳槽的底面连接,并且通过限位插杆固定,此时过滤板上的密封部分可以将通风口堵住以防热量散出;在散热时,过滤板向上移动,过滤板的顶端与容纳槽顶部靠近,同样通过限位插杆固定,使过滤板得过滤部分与通风口对应。通过冷水箱内的水会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以及连接管循环流动,使水冷板内部的冷却水在流动,通过第一导热板将热量传递给水冷板再由冷却水将热量带走,实现散热效果;同时,通过蛇形管内的循环冷却水以及第二导热板将测试机主体内的热量带走,增强散热效果;于此同时,启动散热风扇,将热量从通风口内排出。需要清理过滤板时,解除对过滤板的固定,将过滤板拉出即可对过滤板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温结构,包括水冷组件、测试机主体和风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板、第一导热板、放置板、安装槽、水冷腔和第二导热板,所述水冷板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所述水冷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水冷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壁上,所述水冷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外侧,所述第二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内部为中空设置,三个所述水冷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主体顶部设置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分别与第一个和第三个所述水冷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箱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上有过滤部分和密封部分,所述过滤部分和所述密封部分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和限位插杆,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侧板上,所述限位插杆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设置有上下两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底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插杆穿过所述限位孔插设在所述固定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前侧设置有辅助把手。

9.一种反向偏压测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温结构,以及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包括密封门、观察窗、操控面板和开关按钮,所述密封门铰接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前侧,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所述密封门上,所述操控面板和所述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密封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向偏压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门把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结构,包括水冷组件、测试机主体和风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板、第一导热板、放置板、安装槽、水冷腔和第二导热板,所述水冷板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所述水冷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水冷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表面,所述放置板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测试机主体内壁上,所述水冷腔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外侧,所述第二导热板设置在所述测试机主体背部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内部为中空设置,三个所述水冷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主体顶部设置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分别与第一个和第三个所述水冷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与所述冷水箱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