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块破碎,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出数量快速增长,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在工地上,一般会利用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对其进行破碎处理,以便后期的回收利用,但是,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效率不高,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2、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多在进料机构上侧摆放相应的盖板,以防粉碎引起的碎石崩溅,但是在废料投放前后,均需人力取放盖板,工序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亟需进行改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包括粉碎机本体,所述粉碎机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挡,所述围挡两侧均放置有挡块,所述围挡内顶部两侧均放置有挡板;
3、所述围挡内一体成型设置有凹台,所述凹台处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凹台靠近龙门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4、所述挡板外沿固定安装有密封条,所述挡板两侧均开设有凹槽;
5、所述龙门架内固定安装有支杆,且支杆活动贯穿于挡板,所述支杆两侧均套设有扭簧,且扭簧两端分别与龙门架和挡板连接;
6、所述粉碎机本体的下料口正下侧放置有接料槽,可通过挡板、扭簧和龙门架
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挡板底部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挂环上缠绕固定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活动贯穿于围挡侧壁内一侧的线孔内,且尼龙绳外端与挡块固定连接,可通过尼龙绳和挡块等组件配合使用,如若废料重量不足以使挡板转动时,可通过握持挡块,并实力外移挡块,尼龙绳外移,可使挡板向下转动,下料完毕后,松开挡块,使挡板自动复位回转,该结构用于辅助下料,相较于手动下压挡板,可规避安全隐患。
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挡块上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套,人员可通过握持把手,进行施力移动挡块,便于挡块的调移,同时防滑套提升握持舒适度及摩擦力。
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围挡前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牌,且指示牌上打印有引导文字,可通过指示牌及引导文字,告知操作人员相应的工序,便于操作及使用。
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粉碎机本体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撑杆,且撑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可通过撑杆及定位块,可拆式固定粉碎机,保证其稳定运行,且支持后期换位装配。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技术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通过设置有挡板、扭簧和龙门架,在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将废料摆放在挡板上,此时挡板受力,以支杆为中心向下转动,使废料向下掉落,随后扭簧的反作用力,使挡板向上回转,并由限位块抵触,对围挡的通口进行遮挡,该结构可防止粉碎引起的碎块崩溅,同时挡板自适应转动,无需人为调节。
13、2.本技术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通过设置有尼龙绳和挡块,如若废料重量不足以使挡板转动时,可通过握持挡块,并实力外移挡块,尼龙绳外移,可使挡板向下转动,下料完毕后,松开挡块,使挡板自动复位回转,该结构用于辅助下料,相较于手动下压挡板,可规避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机本体(1),所述粉碎机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挡(2),所述围挡(2)两侧均放置有挡块(3),所述围挡(2)内顶部两侧均放置有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底部固定安装有挂环(33),所述挂环(33)上缠绕固定有尼龙绳(32),所述尼龙绳(32)活动贯穿于围挡(2)侧壁内一侧的线孔(24)内,且尼龙绳(32)外端与挡块(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上固定安装有把手(31),且把手(31)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2)前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牌(21),且指示牌(21)上打印有引导文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本体(1)底部四个转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撑杆,且撑杆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机本体(1),所述粉碎机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围挡(2),所述围挡(2)两侧均放置有挡块(3),所述围挡(2)内顶部两侧均放置有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底部固定安装有挂环(33),所述挂环(33)上缠绕固定有尼龙绳(32),所述尼龙绳(32)活动贯穿于围挡(2)侧壁内一侧的线孔(24)内,且尼龙绳(32)外端与挡块(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海涛,魏冰冰,李鹏,王晶,马仁平,
申请(专利权)人:鲍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