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924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4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涉及汽车换挡技术领域,该机构包括支撑座、换挡外壳、挡杆套、换挡杆和PCB电路板;换挡外壳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顶部;换挡外壳内设置有活动腔,换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活动腔连通的直线换挡孔;换挡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换挡槽;挡杆套转动连接在换挡外壳上;换挡杆穿设在挡杆套内;换挡杆的下部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抵在齿形换挡槽上;挡杆套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磁块;换挡外壳上设有转轴配合通孔;转轴插设在转轴配合通孔内;PCB电路板设在换挡外壳上。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磁块转动的位置与PCB电路板之间的电磁感应,使换挡杆精准换挡,提升换挡的流畅性和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在速度和挡位不协调时就需要对挡位进行换挡,或是在停车及未启动时需要挂挡,因此换挡机构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机构之一。

2、现有的汽车换挡机构都是通过机械式的换挡结构,内部装配零件复杂容易造成换挡卡顿,切换不流畅或换挡力大,换挡噪音响,影响整体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换挡机构容易造成换挡卡顿,切换不流畅换挡噪音响。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将现在换挡器通过拉索连接变速箱换挡改为通过磁铁感应霍尔提供换挡信号发送变速箱进行换挡,将磁块安装至挡杆套上,并随着挡杆套同步转动,通过磁块转动的位置与pcb电路板之间的电磁感应,从而使换挡杆精准换挡,提升换挡的流畅性和精确性,同时减少换挡噪音响。

2、为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包括支撑座、换挡外壳、挡杆套、换挡杆和pcb电路板;所述换挡外壳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换挡外壳内设置有用于所述换挡杆换挡活动的活动腔,换挡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直线换挡孔;换挡外壳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换挡槽;所述挡杆套呈前后方向转动连接在换挡外壳上且位于所述活动腔内;所述换挡杆穿设在所述挡杆套内,且换挡杆的上部穿过所述直线换挡孔;所述换挡杆的下部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抵在所述齿形换挡槽上;挡杆套左右方向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凸出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磁块;所述换挡外壳上位于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转轴配合通孔;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转轴配合通孔内,且所述磁块与外界连通;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换挡外壳上位于转轴一侧的外壁上,且通过所述磁块转动与pcb电路板相电磁感应配合进行不同电信号的传输。通过将现在换挡器通过拉索连接变速箱换挡改为通过磁铁感应霍尔提供换挡信号发送变速箱进行换挡,磁块安装至挡杆套上,并随着挡杆套同步转动,通过磁块转动的位置与pcb电路板之间的电磁感应,从而使换挡杆精准换挡,提升换挡的流畅性和精确性,同时减少换挡噪音响。

4、作为优选,所述挡杆套的外壁上位于转轴的外圈设置有圆槽;所述转轴配合通孔处设置有水平凸出并与所述圆槽相转动配合的圆管。通过圆槽与圆管之间的转动配合,进一步方便换挡杆进行灵活稳定的转动,提升转动的流畅性。

5、作为优选,所述挡杆套上位于转轴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配合槽;所述换挡外壳上位于转轴相对一侧的内壁上与旋转配合槽相转动配合的旋转柱。通过旋转配合槽和旋转柱之间的转动配合,进一步方便换挡杆进行灵活稳定的转动,提升转动的流畅性。

6、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外壳包括左壳体、右壳体、换挡顶板和换挡底板;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顶部左右两侧,且左壳体和右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的空挡形成所述活动腔;左壳体和右壳体顶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连通的空挡;所述换挡顶板固定连接在左壳体的顶部和右壳体的顶部之间,所述直线换挡孔与所述空挡连通;所述换挡底板固定连接在左壳体的底部和右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齿形换挡槽设置在所述换挡底板的顶面,且齿形换挡槽与直线换挡孔上下位置相对应设置。通过将换挡外壳分成四个部分方便进行拆装以及生产,同时也便于进行固定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连接性。

7、作为优选,所述换挡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凸出的插柱;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插柱相配合的插孔,且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插柱和插孔相配合,能够方便将换挡底板进行组装固定,提升拆装便捷性,并且通过螺钉进一步提升连接稳定性和连接牢固性。

8、作为优选,所述换挡杆包括外杆、内杆和换挡弹簧;所述外杆中心设置有贯穿的升降孔;所述内杆升降移动连接在外杆的升降孔内,且内杆的下端穿过外杆;所述外杆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升降孔同轴的弹簧腔;且弹簧腔的孔径大于升降孔的孔径;所述内杆的下部设置有台阶;所述换挡弹簧套设在内杆上且位于弹簧腔内;所述换挡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台阶上,换挡弹簧的上端抵在弹簧腔的顶部内壁上。通过外杆和内杆在换挡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提升换挡杆在使用过程中实现柔性升降,防止换挡过程中转换比较生硬,提升换挡手感以及换挡柔顺度。

9、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连接套、滑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套与内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两侧壁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滑杆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滑槽相滑动配合的滑块,且滑杆升降连接在连接套上;所述滑杆的底部设置有换挡头,且换挡头与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环槽;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滑杆上,且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连接套的底面上,复位弹簧的下端抵在弹簧环槽的槽底。通过弹性复位组件上的复位弹簧,能够实现换挡头的升降弹性伸缩,从而防止换挡头与齿形换挡槽的柔性接触,进一步确保换挡头能在齿形换挡槽处来回移动,提升移动的流畅度和移动手感。

10、作为优选,还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与所述挡杆套的下端铰接,所述支撑座设置有贯穿的拉索卡孔,所述拉索卡孔处固定卡接有拉索限位套;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拉索限位套,并能在拉索限位套内来回移动。通过拉索限位套方便将拉索限位,确保拉索在移动时不会对其他零件造成干涉。

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磁块安装至挡杆套上,并随着挡杆套同步转动,通过磁块转动的位置与pcb电路板之间的电磁感应,从而使换挡杆精准换挡,提升换挡的流畅性和精确性,同时减少换挡噪音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换挡外壳(2)、挡杆套(3)、换挡杆(4)和PCB电路板(5);所述换挡外壳(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顶部;所述换挡外壳(2)内设置有用于所述换挡杆(4)换挡活动的活动腔(20),换挡外壳(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20)连通的直线换挡孔(21);换挡外壳(2)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换挡槽(22);所述挡杆套(3)呈前后方向转动连接在换挡外壳(2)上且位于所述活动腔(20)内;所述换挡杆(4)穿设在所述挡杆套(3)内,且换挡杆(4)的上部穿过所述直线换挡孔(21);所述换挡杆(4)的下部通过弹性复位组件(6)抵在所述齿形换挡槽(22)上;挡杆套(3)左右方向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凸出的转轴(30);所述转轴(30)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内设置有磁块(8);所述换挡外壳(2)上位于所述转轴(30)的一侧设置有转轴配合通孔(23);所述转轴(30)插设在所述转轴配合通孔(23)内,且所述磁块(8)与外界连通;所述PCB电路板(5)设置在换挡外壳(2)上位于转轴(30)一侧的外壁上,且通过所述磁块(8)转动与PCB电路板(5)相电磁感应配合进行不同电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套(3)的外壁上位于转轴(30)的外圈设置有圆槽(31);所述转轴配合通孔(23)处设置有水平凸出并与所述圆槽(31)相转动配合的圆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套(3)上位于转轴(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配合槽(32);所述换挡外壳(2)上位于转轴(30)相对一侧的内壁上与旋转配合槽(32)相转动配合的旋转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外壳(2)包括左壳体(201)、右壳体(202)、换挡顶板(203)和换挡底板(204);所述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且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固定连接;所述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之间的空挡形成所述活动腔(20);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顶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20)连通的空挡;所述换挡顶板(203)固定连接在左壳体(201)的顶部和右壳体(202)的顶部之间,所述直线换挡孔(21)与所述空挡连通;所述换挡底板(204)固定连接在左壳体(201)的底部和右壳体(202)的底部之间;所述齿形换挡槽(22)设置在所述换挡底板(204)的顶面,且齿形换挡槽(22)与直线换挡孔(21)上下位置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底板(20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凸出的插柱(205);所述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插柱(205)相配合的插孔(206),且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通过若干螺钉(207)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4)包括外杆(41)、内杆(42)和换挡弹簧(43);所述外杆(41)中心设置有贯穿的升降孔(411);所述内杆(42)升降移动连接在外杆(41)的升降孔(411)内,且内杆(42)的下端穿过外杆(41);所述外杆(4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升降孔(411)同轴的弹簧腔(412);且弹簧腔(412)的孔径大于升降孔(411)的孔径;所述内杆(42)的下部设置有台阶(421);所述换挡弹簧(43)套设在内杆(42)上且位于弹簧腔(412)内;所述换挡弹簧(43)的下端抵在所述台阶(421)上,换挡弹簧(43)的上端抵在弹簧腔(412)的顶部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6)包括连接套(61)、滑杆(62)和复位弹簧(63);所述连接套(61)与内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1)的两侧壁设置有升降滑槽(611);所述滑杆(62)的顶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滑槽(611)相滑动配合的滑块(621),且滑杆(62)升降连接在连接套(61)上;所述滑杆(62)的底部设置有换挡头(64),且换挡头(64)与滑杆(62)之间设置有弹簧环槽(65);所述复位弹簧(63)套设在滑杆(62)上,且复位弹簧(63)的上端抵在连接套(61)的底面上,复位弹簧(63)的下端抵在弹簧环槽(65)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索(7);所述拉索(7)的一端与所述挡杆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换挡外壳(2)、挡杆套(3)、换挡杆(4)和pcb电路板(5);所述换挡外壳(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顶部;所述换挡外壳(2)内设置有用于所述换挡杆(4)换挡活动的活动腔(20),换挡外壳(2)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20)连通的直线换挡孔(21);换挡外壳(2)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齿形换挡槽(22);所述挡杆套(3)呈前后方向转动连接在换挡外壳(2)上且位于所述活动腔(20)内;所述换挡杆(4)穿设在所述挡杆套(3)内,且换挡杆(4)的上部穿过所述直线换挡孔(21);所述换挡杆(4)的下部通过弹性复位组件(6)抵在所述齿形换挡槽(22)上;挡杆套(3)左右方向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水平凸出的转轴(30);所述转轴(30)的外端设置有安装槽(301);所述安装槽(301)内设置有磁块(8);所述换挡外壳(2)上位于所述转轴(30)的一侧设置有转轴配合通孔(23);所述转轴(30)插设在所述转轴配合通孔(23)内,且所述磁块(8)与外界连通;所述pcb电路板(5)设置在换挡外壳(2)上位于转轴(30)一侧的外壁上,且通过所述磁块(8)转动与pcb电路板(5)相电磁感应配合进行不同电信号的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套(3)的外壁上位于转轴(30)的外圈设置有圆槽(31);所述转轴配合通孔(23)处设置有水平凸出并与所述圆槽(31)相转动配合的圆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套(3)上位于转轴(30)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旋转配合槽(32);所述换挡外壳(2)上位于转轴(30)相对一侧的内壁上与旋转配合槽(32)相转动配合的旋转柱(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汽车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外壳(2)包括左壳体(201)、右壳体(202)、换挡顶板(203)和换挡底板(204);所述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且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固定连接;所述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之间的空挡形成所述活动腔(20);左壳体(201)和右壳体(202)顶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腔(20)连通的空挡;所述换挡顶板(203)固定连接在左壳体(201)的顶部和右壳体(202)的顶部之间,所述直线换挡孔(21)与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梓军郭海宽陈军叶浩梁龚海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