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888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涉及排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排气塔(100);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塔(100)的排气腔(1)内或所述排气塔(100)的进气腔(3)内,用于调节所述排气腔(1)内或所述进气腔(3)内的气体温度;导流设备,所述导流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塔(100)的排气腔(1)内,用于根据进入所述排气腔(1)的气体流向调整自身角度以对进入所述排气腔(1)的气体导流;以及降噪设备,所述降噪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腔(1)的排气腔内壁(2)上,用于根据监测的所述排气塔(100)排气时的噪声频率调整自身高度以降低排气时的噪声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气系统能够降低气流排出的温度以及气流排出时的噪音,进而减少高温、高燥气流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控制,特别是指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航空航天领域,试验室中对火箭等飞行器做试验时,发动机喷口会产生大量噪声和气体,高温空气与常温空气掺混后共同进入排气塔,由排气塔对气流进行降温和降噪。燃气流试验系统工作期间,应顺畅地将燃气流及其试件烧蚀物排出;而现有排气塔内因内部部件布局不合理,容易导致燃气流及其试件烧蚀物在排出的过程中产生整体性回流;同时因现有排气塔内部部件布局不合理,导致排污、排气的面积以及消音面积不足,容易导致塔内燃气流的温度较高,同时在排出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以降低气流排出的温度以及气流排出时的噪音,减少高温、高燥气流对环境的影响。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包括:

4、排气塔;

5、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塔的排气腔内或所述排气塔的进气腔内,用于调节所述排气腔内或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

6、导流设备,所述导流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塔的排气腔内,用于根据进入所述排气腔的气体流向调整自身角度以对进入所述排气腔的气体导流;以及

7、降噪设备,所述降噪设备设置于所述排气腔的排气腔内壁上,用于根据监测的所述排气塔排气时的噪声频率调整自身高度以降低排气时的噪声大小。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设备包括:

9、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的排期腔内壁上或所述进气腔的进气腔内壁上,根据监测到的进入所述排气腔内或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控制启停所述喷淋装置以调节所述排气腔内或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雾装置以及第二喷雾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内壁上,且所述第二喷雾装置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的上方;或者

11、所述第一喷雾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腔内壁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腔内连通的所述排气腔底部的通道间隔内壁上。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设备还包括:

13、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布置于所述排气腔内壁内或所述进气腔内壁上,所述温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监测到的进入所述排气腔内或所述进气腔内的气体温度控制启停所述第一喷雾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电源、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流感应开关、第二电流感应开关以及第三电流感应开关,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均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壁上;或者所述第一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进气腔内壁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通道间隔内壁上;其中,

15、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喷雾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并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热敏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均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7、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流经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k1的电流≤第一电流阈值时,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k1闭合,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k2和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k3打开;

18、当第二电流阈值<流经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k2的电流≤第三电流阈值时,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k2闭合,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k1和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k3打开;

19、当流经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k3的电流>第三电流阈值时,所述第二电流感应开关k2和所述第三电流感应开关k3闭合,所述第一电流感应开关k1打开;

20、所述第一电流阈值<所述第二电流阈值<所述第三电流阈值。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设备包括:

22、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内壁上;

23、滑动圈梁,所述滑动圈梁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内,且所述滑动圈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滑动连接;以及

24、多个消音管,多个所述消音管呈矩阵式排布于所述滑动圈梁内,且多个所述消音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圈梁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改变所述滑动圈梁在所述支撑框架内的移动方向以调整多个所述消音管的角度以实现对进入所述排气腔的气体导流。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圈梁包括:

26、成对设置的外层圈梁,成对设置的所述外层圈梁中的第一圈梁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架一端滑动连接,成对设置的所述外层圈梁中的第二圈梁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架另一端滑动连接;以及

27、成对设置的内层圈梁,成对设置的所述内层圈梁中的第三圈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圈梁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圈梁的另一侧与多个所述消音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成对设置的所述内层圈梁中的第四圈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圈梁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圈梁的另一侧与多个所述消音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圈梁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圈梁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滑移槽;

29、第三圈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圈梁的另一侧之间以及所述第四圈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圈梁的另一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滑移槽,所述第二滑移槽与所述第一滑移槽垂直。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设备包括:

31、噪声频率监测器,所述噪声频率监测器与外部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以及

32、可升降式箱体组件,所述可升降式箱体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内壁上,且所述可升降式箱体组件与所述外部控制单元通信连接,通过所述噪声频率监测器监测并反馈的噪声频率控制并调整所述可升降式箱体组件的高度以降低排气时的噪声大小。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式箱体组件包括:

34、至少两层空腔板,至少两层所述空腔板依次套设;

35、顶板,所述顶板为穿孔板,设置于至少两层所述空腔板上方并与至少两层所述空腔板中的顶层空腔板固定连接;以及

36、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与至少两层所述空腔板上方并与底层空腔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与所述排气腔内壁固定连接。

3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板的穿孔率为1%-3%,所述穿孔板上的孔径为0.5-1mm。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层所述空腔板均采用泡沫铝材料制备。

39、本专利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雾装置(P1)以及第二喷雾装置(P2),其中,所述第一喷雾装置(P1)以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P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内壁(2)上,且所述第二喷雾装置(P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P1)的上方;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电源(D1)、第一热敏电阻(R1)、第二热敏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流感应开关(K1)、第二电流感应开关(K2)以及第三电流感应开关(K3),所述第一热敏电阻(R1)以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R2)均设置于所述排气腔内壁(2)上,或者所述第一热敏电阻(R1)设置于所述进气腔内壁(31)上,所述第二热敏电阻(R2)设置于所述通道间隔内壁(13)上;其中,</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设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圈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设备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式箱体组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雾装置(p1)以及第二喷雾装置(p2),其中,所述第一喷雾装置(p1)以及所述第二喷雾装置(p2)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腔内壁(2)上,且所述第二喷雾装置(p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喷雾装置(p1)的上方;或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烧蚀试验室的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电路包括电源(d1)、第一热敏电阻(r1)、第二热敏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流感应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涛刘彦辰薛辰高睿祥秦广冲李然刘鑫张晓巍张黎明李泽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