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口导卫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热轧板生产线上,带钢经过高压水除磷,粗轧,保温以后,带钢进入到精轧机,由于运行距离较长,带钢在进入精轧机之前会出现跑偏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撞击在线设备的情况,所以在进入精轧机之前必须通过精轧机入口处的导卫装置将带钢稳定在机组中心位置。精轧机前侧入口处的导卫装置则可以引导带钢进入精轧机实现正常轧制,同时使带钢对准轧制中心线,以防止带钢头部跑偏。但是带钢与入口导卫侧板频繁冲击和摩擦,会导致导卫侧板出现严重划痕,也会影响带钢侧边质量,即使在导卫侧板处增加耐磨板,耐磨板在较长的工作时间下也会出现磨损。且处理划痕需要补焊打磨,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延长了换辊周期,降低了轧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入口导卫装置,包括框架、导辊和设置于所述框架上的两个导卫本体,至少一个所述导卫本体可沿靠近或远离另一个所述导卫本体的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导卫本体包括导卫侧板,两个所述导卫本体的所述导卫侧板相对设置,且均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通槽,所述导辊布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处,且所述导辊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其中,所述导辊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卫本体相对固定,所述转动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且所述转动组件的部分于其径向上经所述第一通槽伸入对应所述导卫侧板的内侧。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入口导卫装置可以
4、进一步地,所述导卫本体还包括滑动底座和导卫顶板,所述滑动底座的下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底座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框架滑动配合;所述导卫侧板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底座上,所述导卫顶板设置于所述导卫侧板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导向顶板相靠近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导卫侧板之间;所述入口导卫装置还包括驱动液压缸,所述驱动液压缸位于所述框架的上侧,且所述驱动液压缸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以及对应的所述导卫本体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导卫本体还包括侧部耐磨板,两个所述导卫侧板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侧部耐磨板,所述侧部耐磨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槽对应匹配的第一开口;和/或,所述导卫本体还包括底部耐磨板,两个所述滑动底座的顶面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卫侧板之间的部分均设置有所述底部耐磨板。
6、进一步地,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侧板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侧板和后部侧板,两个所述后部侧板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前部侧板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后部侧板的方向递增;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顶板均包括前部顶板和后部顶板,所述前部顶板水平设置,所述后部顶板与所述滑动底座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前部顶板的方向递减。
7、进一步地,各所述后部侧板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导辊,多个所述导辊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或者,各所述后部侧板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槽,各所述第一通槽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导辊。
8、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导卫装置还包括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设置于所述框架或所述导卫本体上,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滑动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冷却水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辊的轴线之间,所述冷却水管的轴向与所述导辊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冷却水管的轴线分别到相邻两个所述导辊的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冷却水管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水管顶部的周侧壁对称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朝向相邻且对应的所述导辊。
9、进一步地,所述导卫顶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的第二通槽,并且两个所述导卫顶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通槽相远离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导卫顶板的上侧面还设置有长条形凹槽,所述长条形凹槽于其延伸方向的一端通过中间槽与所述第二通槽连通,其中,且所述中间槽的宽度小于所述长条形凹槽的宽度;
10、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活动柱、芯轴与固定于所述芯轴顶部的轴顶座,所述活动柱设置有贯穿其径向的第一螺纹孔,所述轴顶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二螺纹孔沿垂直于所述芯轴的轴向的方向贯穿所述轴顶座,所述第一螺栓用于依次连接入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且所述中间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径;所述导辊用于沿竖向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处,直至所述轴顶座与所述第二通槽匹配,并使所述活动柱置于所述长条形凹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导辊还包括上轴承、第一油封和第二油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芯轴,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呈筒状的辊身,所述辊身套设于所述芯轴,且所述辊身与所述芯轴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上轴承,所述第一油封和所述第二油封分别设置于所述辊身与所述芯轴之间,且所述第一油封位于所述上轴承的上侧,所述第二油封位于所述上轴承的下侧;
12、所述芯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油道和第一出油道,所述第一进油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的顶端,所述第一进油道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与所述辊身之间,且所述第一进油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油封与所述上轴承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一出油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的底端,所述第一出油道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与所述辊身之间,且所述第一出油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油封与所述上轴承的底端之间。
13、进一步地,所述导辊还包括下轴承和第三油封,所述辊身与所述芯轴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所述下轴承,所述第三油封设置于所述辊身与所述芯轴之间,且所述第三油封位于所述下轴承的上侧,所述第三油封位于所述第二油封的下方;所述芯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进油道,所述第二进油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的顶端,所述第二进油道的另一端贯穿至所述芯轴与所述辊身之间,且所述第二进油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油封与所述下轴承的顶端之间。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下套筒和下端盖,所述下套筒套设于所述芯轴的底部,且所述下套筒与所述芯轴相对固定,所述下端盖固定于所述辊身的底部,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导辊(4)和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的两个导卫本体(2),至少一个所述导卫本体(2)可沿靠近或远离另一个所述导卫本体(2)的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导卫本体(2)包括导卫侧板(22),两个所述导卫本体(2)的导卫侧板(22)相对设置,且均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通槽(223),所述导辊(4)布置于所述第一通槽(223)处,且所述导辊(4)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其中,所述导辊(4)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卫本体(2)相对固定,所述转动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且所述转动组件的部分于其径向上经所述第一通槽(223)伸入对应所述导卫侧板(22)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滑动底座(21)和导卫顶板(23),所述滑动底座(21)的下侧设置有导向槽(211),所述滑动底座(21)通过所述导向槽(211)与所述框架(1)滑动配合;所述导卫侧板(2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底座(21)上,所述导卫顶板(23)设置于所述导卫侧板(22)的顶部,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侧部耐磨板(51),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侧部耐磨板(51),所述侧部耐磨板(51)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223)对应匹配的第一开口;和/或,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底部耐磨板(52),两个所述滑动底座(21)的顶面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之间的部分均设置有所述底部耐磨板(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侧板(221)和后部侧板(222),两个所述后部侧板(222)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前部侧板(221)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后部侧板(222)的方向递增;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顶板(23)均包括前部顶板(231)和后部顶板(232),所述前部顶板(231)水平设置,所述后部顶板(232)与所述滑动底座(21)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前部顶板(231)的方向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后部侧板(222)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槽(223),所述第一通槽(223)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导辊(4),多个所述导辊(4)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或者,各所述后部侧板(222)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槽(223),各所述第一通槽(223)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导辊(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管(6),所述冷却水管(6)设置于所述框架(1)或所述导卫本体(2)上,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冷却水管(6)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辊(4)的轴线之间,所述冷却水管(6)的轴向与所述导辊(4)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冷却水管(6)的轴线分别到相邻两个所述导辊(4)的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冷却水管(6)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冷却水管(6)顶部的周侧壁对称设置有喷水口(61),所述喷水口(61)朝向相邻且对应的所述导辊(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卫顶板(23)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槽(223)连通的第二通槽(233),并且两个所述导卫顶板(23)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通槽(233)相远离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导卫顶板(23)的上侧面还设置有长条形凹槽(234),所述长条形凹槽(234)于其延伸方向的一端通过中间槽(236)与所述第二通槽(233)连通,其中,且所述中间槽(236)的宽度小于所述长条形凹槽(234)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4)还包括上轴承(421)、第一油封(422)和第二油封(423),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芯轴(411),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呈筒状的辊身(431),所述辊身(431)套设于所述芯轴(411),且所述辊身(431)与所述芯轴(41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所述上轴承(421),所述第一油封(422)和所述第二油封(423)分别设置于所述辊身(431)与所述芯轴(411)之间,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导辊(4)和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的两个导卫本体(2),至少一个所述导卫本体(2)可沿靠近或远离另一个所述导卫本体(2)的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导卫本体(2)包括导卫侧板(22),两个所述导卫本体(2)的导卫侧板(22)相对设置,且均设置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通槽(223),所述导辊(4)布置于所述第一通槽(223)处,且所述导辊(4)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其中,所述导辊(4)包括固定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导卫本体(2)相对固定,所述转动组件活动套设于所述固定组件,且所述转动组件的部分于其径向上经所述第一通槽(223)伸入对应所述导卫侧板(22)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滑动底座(21)和导卫顶板(23),所述滑动底座(21)的下侧设置有导向槽(211),所述滑动底座(21)通过所述导向槽(211)与所述框架(1)滑动配合;所述导卫侧板(2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滑动底座(21)上,所述导卫顶板(23)设置于所述导卫侧板(22)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导向顶板相靠近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之间;所述入口导卫装置还包括驱动液压缸(3),所述驱动液压缸(3)位于所述框架(1)的上侧,且所述驱动液压缸(3)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分别与所述框架(1)以及对应的所述导卫本体(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侧部耐磨板(51),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所述侧部耐磨板(51),所述侧部耐磨板(51)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223)对应匹配的第一开口;和/或,所述导卫本体(2)还包括底部耐磨板(52),两个所述滑动底座(21)的顶面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之间的部分均设置有所述底部耐磨板(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侧板(2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侧板(221)和后部侧板(222),两个所述后部侧板(222)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前部侧板(221)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后部侧板(222)的方向递增;和/或,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两个所述导卫顶板(23)均包括前部顶板(231)和后部顶板(232),所述前部顶板(231)水平设置,所述后部顶板(232)与所述滑动底座(21)之间的间距向着远离所述前部顶板(231)的方向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入口导卫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后部侧板(222)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通槽(223),所述第一通槽(223)处设置有多个所述导辊(4),多个所述导辊(4)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或者,各所述后部侧板(222)沿垂直于所述导卫本体(2)滑动方向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槽(223),各所述第一通槽(223)处设置有一个所述导辊(4)。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青,陈波涛,付环宇,马博,夏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