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7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4
本技术适用于智能锁领域,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于门体的内侧;设于安装板上的把手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把手组件上的旋钮组件,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本体与转动件,旋钮本体包括连接端和与连接端连接并相背的驱动端,连接端与安装板相对并与门体中的锁芯传动连接,驱动端从把手组件背离安装板的一面露出,转动件固定于驱动端,转动转动件可带动旋钮组件在把手组件本体上转动;可拆卸地设于把手组件上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覆盖遮蔽把手组件背离安装板的一面及旋钮组件。本技术中,旋钮本体的驱动端被盖板组件所覆盖遮蔽,智能锁在户内侧露出的为盖板组件,外观一致性较佳,且无凸出部位,提升了智能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智能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门锁的解锁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正由传统的机械式钥匙解锁发展到智能化的电子密码锁,以及更为智能化的指纹门锁。解锁方式升级的背后,一方面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门锁的安全性以及门锁的用户体验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了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改变。

2、可识别用户的面部特征以进行解锁的人脸识别智能锁进入了智能锁市场,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来解锁,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都有较高的保证。为避免出现因人脸识别智能锁故障或断电等情况,而导致无法解锁的问题出现,人脸识别智能锁上一般会预留锁孔供以用户插入钥匙进行机械开锁,平常则通过锁芯盖来盖住锁孔的位置且锁芯盖所占面积一般较大。相应地,户内侧也预留了锁孔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户内开锁,同时也设置了后盖来覆盖住户内侧的锁孔。

3、目前,户内侧的智能锁上设置有旋钮,旋钮穿过锁孔以与门体内的锁芯连接,旋转旋钮即可实现开锁。但旋钮从智能锁的表面凸出,导致智能锁的外观一致性受到影响。而且,若是小朋友或者其他人群不小心撞到智能锁,呈凸出设置的旋钮可能会导致受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锁由于旋钮凸出设置,而导致的智能锁外观一致性受到影响及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包括:

3、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门体的内侧;

4、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把手组件;

5、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旋钮组件,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本体与转动件,所述旋钮本体包括连接端和与所述连接端连接并相背的驱动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安装板相对并与门体中的锁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端从所述把手组件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面露出,所述转动件固定于所述驱动端,转动所述转动件可带动所述旋钮组件在所述把手组件本体上转动;以及

6、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覆盖遮蔽所述把手组件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面及所述旋钮组件。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端上的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把手组件。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位元件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把手组件上设有凸柱,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凸柱。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与驱动端的边缘部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复位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相对的另一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端的两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邻,且所述转动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凸柱与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12、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

13、设于所述把手本体的相对下段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

14、设于所述连接部顶部的安装部,所述旋钮本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部中。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本体还包括由所述驱动端向上凸出形成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推动部可随所述旋钮本体同步转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的后侧向前凸出形成有凹陷,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把手本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旋钮本体转动时所述推动部可在所述凹陷上及所述间隙中同步转动,所述凹陷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形状与所述驱动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驱动端穿设所述安装口且可在所述安装口上旋转。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推动部一体成型。

19、本技术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中,旋钮本体的连接端与门体中的锁芯传动连接,以保证可通过旋钮本体来开锁,而旋钮本体的驱动端被可拆卸地设于把手组件上的盖板组件所覆盖遮蔽,即旋钮本体被盖板组件所隐藏,智能锁在户内侧露出的主要结构为盖板组件,外观一致性较佳,且无凸出的部位,提升了智能锁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端上的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把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位元件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把手组件上设有凸柱,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与驱动端的边缘部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复位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相对的另一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端的两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邻,所述转动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凸柱与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本体还包括由所述驱动端向上凸出形成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把手本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推动部可随所述旋钮本体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的后侧向前凸出形成有凹陷,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把手本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旋钮本体转动时所述推动部可在所述凹陷上及所述间隙中同步转动,所述凹陷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形状与所述驱动端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驱动端穿设所述安装口且可在所述安装口上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推动部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端上的复位元件,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把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位元件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把手组件上设有凸柱,所述复位元件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凸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形状与驱动端的边缘部分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复位元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旋钮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上还设有与所述凸柱相对的另一凸柱,两个所述凸柱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端的两侧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及所述第二限位部相邻,所述转动件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凸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川邱敬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几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