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散热的,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制冷机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数据中心,包括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风冷系统用于为数据中心的一部分热源进行制冷,液冷系统用于为数据中心的又一部分热源进行制冷,由于数据中心内的热源的发热量是动态变化的,从而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对热源的制冷,有时候会出现制冷效果差,有事又会导致制冷能力过剩,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制冷机及数据中心,以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还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风冷系统包括风冷蒸发器以及风冷冷凝器,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与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与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换热器;制冷系统还包括换热板,换热板包括与风冷系统连接的风冷输入端和风冷输出端以及和液冷系统连接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风冷输入端和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风冷输出端和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连接至与液冷换热器连接的管路,换热板用于风冷冷凝器流入换热板的工质和自液冷换热器流入换热板的工质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在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的温度低于流经液冷冷凝器的工质的温度时,则可以通过风冷系统向液冷系统补冷,相反,在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的温度高于流经液冷冷凝器的工质的温度时,则可以通过液冷系统向风冷系统补冷,通过换热板将接收的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与流经液冷换热器的工质进行热
3、一些实施例中,风冷系统还包括与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入主干路和与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的输出主干路,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均与输出主干路连接,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和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均与输入主干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自输入主干路分别流向风蒸发器和换热板,此时,可以通过流经风冷蒸发器的工质与风冷热源进行热交换,而通过流经换热板的工质则用于与液冷系统侧的工质进行热交换。而且,自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流向风冷蒸发器和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压强相同,从而风冷蒸发器和换热板不会相互影响,即工质流经风冷蒸发器时与风冷热源的热交换不会导致工质流经换热板时与液冷系统侧的工质的热交换效率变高或变低,同样,分冷系统侧的工质流经换热板时与液冷系统侧的工质的热交换不会影响工质流经风冷蒸发器时与风冷热源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本实施例中的风冷系统,在与换热板连接后,也不会影响风冷系统的制冷的稳定性。
4、一些实施例中,风冷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液态工质气化的风冷节流阀,风冷节流阀连接在连接输出主干路和风冷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换热节流阀能够使流经换热节流阀的液态工质的压强瞬间降低,以将液态工质经过换热节流阀后变为气态工质,在次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经换热节流阀流向换热板的气态工质的温度大幅降低,以提高风冷系统对液冷系统的补冷能力。
5、一些实施例中,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连接,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与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自风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首先进入风冷蒸发器,从而在工质进入换热板前,已与风冷热源进行热交换,而与风冷热源热交换之后,如果流向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依旧较低,则可以利用换热板向液冷系统补冷,以充分挖掘利用风冷系统的制冷能效。本实施例中,在不影响风冷系统制冷的前提下,能够充分挖掘利用风冷系统的制冷能效为液冷系统补冷。
6、一些实施例中,风冷系统还包括风冷压缩机、与风冷压缩机并联设置的压缩支路以及连接在压缩支路上的压缩单向阀,压缩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冷压缩机的输入端和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风冷压缩机的输出端和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压缩单向阀的流向为自压缩支路的输入端流向压缩支路的输出端,在工质流经风冷压缩机时,自风冷输入端流入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低于自液冷输入端流入换热板的温度;在工质流经压缩支路时,自风冷输入端流入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高于自液冷输入端流入换热板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风冷热源发热量较小时,可以关闭风冷压缩机,此时风冷蒸发器流出的工质将通过压缩支路绕过风冷压缩机流向风冷冷凝器,以形成由风冷冷凝器、风冷节流阀、风冷蒸发器组成的回路,由于风冷热源的发热量较小,在不需要风冷压缩机工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风冷热源的制冷,还能够通过液冷系统实现补冷,而且,由于风冷压缩机停止工作,从而可以节约供风冷压缩机工作的电能。在风冷压缩机工作室,则制冷效果更好,还能够实现对液冷系统的补冷。
7、一些实施例中,风冷系统还包括用于与热回收设备连接的余热板换,余热板换的输入端与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余热板换的输出端与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风冷蒸发器时的工质吸收了大量的风冷热源的热量,然后通过余热板换时,工质将风冷热源的热量与外部的热回收设备或外部供暖设备进行热交换,以向外部热回收设备或外部供暖设备提供热量。如此可以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在用于数据中心时,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pue。
8、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系统包括液泵、用于散热的液冷换热器、液冷输入管路以及液冷输出管路;液冷输入管路的一端与液冷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液冷输出管路的一端与液冷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均与液冷输出管路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均通过管路连接在液冷输出管路上,从而自液冷换热器流向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相对流入液冷换热器的温度更低,对自液冷换热器流向换热板的温度较低的工质和自风冷冷凝器流向换热板的温度较低的工质在换热板内进行补冷,可以更有效的降低自液冷换热器流出并流向外部液冷热源端的工质的温度,或有效降低自风冷冷凝器流向风冷蒸发器的工质的温度,以提高风冷系统与风冷热源的热交换效率,或提高液冷系统与液冷热源的热交换效率,进而提高风冷系统或液冷系统的制冷效率。
9、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控制阀连接在液冷输出管路上,且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阀的两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由于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阀的两端连接,从而在控制阀打开时,由于直接流向液冷热源端的流阻低于流向换热板的流阻,从而自液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的大部分自控制阀流向液冷热源端,而几乎没有或很少一部分流向换热板,此时可用在不需要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进行补冷的场景下。在控制阀闭合时,此时自液冷冷凝器流出的工质则需要绕过控制阀流向换热板,然后再流向液冷热源端,此时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用于制冷的风冷蒸发器以及用于散热的风冷冷凝器,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主干路,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出主干路,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出主干路连接,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入主干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液态工质气化的风冷节流阀,所述风冷节流阀连接在连接所述输出主干路和所述风冷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系统还包括用于与热回收设备连接的余热板换,所述余热板换的输入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余热板换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泵、用于散热的液冷换热器、液冷输入管路以及液冷输出管路;所述液冷输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换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冷输出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换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均与所述液冷输出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在所述液冷输出管路上,且所述换热板的液冷输入端和液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阀的两端连接。
9.一种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还包括淋泵、喷淋池以及喷淋头,所述淋泵设于所述喷淋池,并驱动喷淋池内的工质自喷淋头向所述风冷系统和所述液冷系统喷洒工质。
11.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机房、位于机房内的多个热源以及如上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个制冷机,所述多个制冷机连接在机房的外侧,并与所述多个热源连接,以用于向所述多个热源制冷。
12.一种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机房、多个风冷热源、多个液冷热源以及如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个制冷系统,所述多个风冷热源和所述多个液冷热源设在所述机房内,所述机房设有多个风道口和多个液冷接口,所述多个风冷系统与所述多个风道口连接,以用于与所述多个风冷热源进行热交换;所述多个液冷系统的液冷换热器通过所述多个液冷接口直接与所述液冷热源的制冷板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包括用于制冷的风冷蒸发器以及用于散热的风冷冷凝器,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主干路,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输出主干路,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均与所述输出主干路连接,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和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均与所述输入主干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液态工质气化的风冷节流阀,所述风冷节流阀连接在连接所述输出主干路和所述风冷输入端之间的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板的风冷输出端与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系统还包括风冷压缩机、与所述风冷压缩机并联设置的压缩支路以及连接在所述压缩支路上的压缩单向阀,所述压缩支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风冷压缩机的输入端和所述风冷蒸发器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缩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风冷压缩机的输出端和所述风冷冷凝器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压缩单向阀的流向为自所述压缩支路的输入端流向所述压缩支路的输出端,在工质流经所述风冷压缩机时,自所述风冷输入端流入所述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低于自所述液冷输入端流入所述换热板的温度;在工质流经所述压缩支路时,自所述风冷输入端流入所述换热板的工质的温度高于自所述液冷输入端流入所述换热板的温度。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