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72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12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柱改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该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包括底部柱体、顶部柱体和避让段,避让段包括避让柱体,避让柱体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承力部,两个承力部位于底部柱体和顶部柱体的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钢筋的内侧。本技术提供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在预设位置形成有避让段,以减少避让段位置处的截面积,为场地提供更大的空间,满足尺寸较大的设备的运行对场地的要求,减少设备与钢筋混凝土柱的碰撞,同时,承力部能够增加钢筋混凝土柱易刮碰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即使出现操作失误,也是设备刮碰承力部,避免出现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现象,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柱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既有混凝土柱改造,具体地涉及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


技术介绍

1、钢筋混凝土柱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是房屋、桥梁、水工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支柱、桥墩、基础柱、塔架和桁架的压杆。

2、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呈矩形的柱状结构。在工业厂房中,来来往往有很多叉车,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将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角碰坏。随之而来的,混凝土角脱落,边上的钢筋(受力主筋)外漏,导致钢筋锈蚀,影响混凝土柱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耐久性较差。此外,往往因为运行的吊车更换,而新更换的吊车宽度增加,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积较大,无法满足新吊车的运行需求。可见,传统的混凝土柱无法满足结构强度需求,耐久性较差,且自身的横截面较大,无法满足尺寸较大的设备的运行对场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包括底部柱体、顶部柱体和避让段,所述避让段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部柱体和所述底部柱体的避让柱体,所述避让柱体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承力部,所述承力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部柱体上的钢筋和所述底部柱体上的钢筋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承力部位于所述底部柱体和所述顶部柱体的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钢筋的内侧。

3、可选地,所述承力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避让柱体的侧面的两个第一钢板和一个第二钢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钢板用于与所述顶部柱体上的钢筋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钢板用于与所述底部柱体上的钢筋连接,所述第二钢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连接,且所述第二钢板位于所述第一钢板的朝向所述避让柱体的一侧。

4、可选地,所述第一钢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的厚度。

5、可选地,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

6、可选地,所述避让段还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承力部的相对应的一侧。

7、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避让柱体侧面的两个侧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多个缀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承力部连接。

8、可选地,所述侧板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缀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9、可选地,多个所述缀板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10、可选地,所述侧板的顶部向上伸出所述承力部,且所述侧板的顶部伸出端与所述顶部柱体连接,所述侧板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承力部,且所述侧板的底部伸出端与所述底部柱体连接。

11、可选地,处于边部的两个所述缀板的尺寸大于其余所述缀板的尺寸。

12、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在预设位置形成有避让段,以减少避让段位置处的截面积,为场地提供更大的空间,满足尺寸较大的设备的运行对场地的要求,减少设备与钢筋混凝土柱的碰撞,同时,承力部能够增加钢筋混凝土柱易刮碰位置处的结构强度,并且,即使出现操作失误,也是设备刮碰承力部,避免出现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现象,增加了钢筋混凝土柱的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柱体(1)、顶部柱体(2)和避让段(3),所述避让段(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部柱体(2)和所述底部柱体(1)的避让柱体(31),所述避让柱体(31)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承力部(32),所述承力部(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部柱体(2)上的钢筋(4)和所述底部柱体(1)上的钢筋(4)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承力部(32)位于所述底部柱体(1)和所述顶部柱体(2)的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钢筋(4)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部(32)包括设置在所述避让柱体(31)的侧面的两个第一钢板(321)和一个第二钢板(3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钢板(321)用于与所述顶部柱体(2)上的钢筋(4)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钢板(321)用于与所述底部柱体(1)上的钢筋(4)连接,所述第二钢板(3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321)连接,且所述第二钢板(322)位于所述第一钢板(321)的朝向所述避让柱体(3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3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32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321)与所述第二钢板(322)的连接处设有过渡段(32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段(3)还包括两个连接部(33),两个所述连接部(33)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承力部(32)的相对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3)包括设置在所述避让柱体(31)侧面的两个侧板(33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侧板(331)的多个缀板(332),两个所述侧板(331)分别与两个所述承力部(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31)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缀板(332)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缀板(332)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31)的顶部向上伸出所述承力部(32),且所述侧板(331)的顶部伸出端与所述顶部柱体(2)连接,所述侧板(331)的底部向下伸出所述承力部(32),且所述侧板(331)的底部伸出端与所述底部柱体(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处于边部的两个所述缀板(332)的尺寸大于其余所述缀板(332)的尺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柱体(1)、顶部柱体(2)和避让段(3),所述避让段(3)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顶部柱体(2)和所述底部柱体(1)的避让柱体(31),所述避让柱体(31)的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承力部(32),所述承力部(3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部柱体(2)上的钢筋(4)和所述底部柱体(1)上的钢筋(4)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承力部(32)位于所述底部柱体(1)和所述顶部柱体(2)的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钢筋(4)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部(32)包括设置在所述避让柱体(31)的侧面的两个第一钢板(321)和一个第二钢板(32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钢板(321)用于与所述顶部柱体(2)上的钢筋(4)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钢板(321)用于与所述底部柱体(1)上的钢筋(4)连接,所述第二钢板(3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钢板(321)连接,且所述第二钢板(322)位于所述第一钢板(321)的朝向所述避让柱体(3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32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322)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哑铃形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321)与所述第二钢板(322)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芳袁瀚张俊傥陈动史夏杰高鹏飞张广灿邱金凯段威阳赵立勇高涛宋春江郭永泉孙琛屈雨浓曹乃月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