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乳化液泵,尤其涉及一种乳化液泵底座。
技术介绍
1、乳化液泵用于采煤工作面,为液压支架提供乳化液,工作原理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乳化液泵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尤其是在空间狭小的坑道口、掘进头、低煤层和回采面等地段,更是一般大型注液泵站无法替代的产品,深受广大煤矿工作者的欢迎。
2、乳化液泵总成装车过程中,装卸工需要将其推入货车最里面,可以避免因急刹而导致的强烈碰撞,只需要对乳化液泵底座外端进行固定即可,但是装车人员通常把握不好装车距离,如果过行程则会导致货车与乳化液泵底座接触磨损,如果未能完全将乳化液泵底座推到最里面,乳化液泵底座与货车内端具有活动空间,乳化液泵底座安装不稳固会移动碰撞,考虑到装卸工不同的装卸习惯,乳化液泵底座设置防撞结构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乳化液泵底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化液泵底座,包括用于放置乳化液泵以及电机的架体,架体包括中架以及一对设置于中架下方两端的底板,两个底板相互远离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组件,每个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一对定向滑轮,两个所述防撞组件连接于两个底板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弧形防撞条、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底板,两个所述弧形防撞条固定于两个安装部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弧形防撞条的两端连接于安装部的两端,所述弧形防撞条的外弧面向外凸出且弧形防撞条的内弧面与安装部之间形成缓冲腔,所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板以及活动杆,所述弧形防撞条和活动杆分别设置于安装板两侧,所述活动杆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安装板,所述活动杆滑动安装于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杆进行固定的锁止件。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底板上对应活动杆位置设置有活动孔,所述底板相邻活动孔的两侧设置有与活动孔对应的长圆孔,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活动并限位于长圆孔内的螺杆,所述锁止件为调节螺母且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配合。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底板与中架两侧端部分别留有一端距离以形成供弧形防撞条收纳的让位空间。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筒、活动件以及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筒连接于安装部朝向缓冲腔一侧面,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滑动并限位于固定筒内,所述缓冲弹簧安装于固定筒内且位于活动件与固定筒内壁之间,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弧形防撞条的内弧面。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防撞条为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架包括两个横截面呈工字型且对称排布的侧板以及若干设置于两个侧板之间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若干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呈上下排布,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侧板的安装槽内,若干所述连接柱间隔排布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架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回液总管和供液总管,所述回液总管和供液总管设置有接口且与乳化液泵连接。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架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中架的支撑块,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一侧壁为支撑斜面。
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中架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底板以及防撞组件,在发生碰撞时弧形防撞条优先受力,可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减少噪音,并且缓冲腔内设置有缓冲件,避免弧形防撞条过度变形,延长使用寿命,避免运输过程中乳化液泵底座与外物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液泵底座,包括用于放置乳化液泵以及电机的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中架(13)以及一对设置于中架(13)下方两端的底板(2),两个底板(2)相互远离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组件(3),每个所述底板(2)底部设置有一对定向滑轮(4),两个所述防撞组件(3)连接于两个底板(2)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防撞组件(3)包括弧形防撞条(5)、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6)固定于底板(2),两个所述弧形防撞条(5)固定于两个安装部(6)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弧形防撞条(5)的两端连接于安装部(6)的两端,所述弧形防撞条(5)的外弧面(7)向外凸出且弧形防撞条(5)的内弧面(8)与安装部(6)之间形成缓冲腔(9),所述缓冲腔(9)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缓冲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6)包括安装板(11)以及活动杆(12),所述弧形防撞条(5)和活动杆(12)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1)两侧,所述活动杆(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安装板(11),所述活动杆(12)滑动安装于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2)上对应活动杆(12)位置设置有活动孔(14),所述底板(2)相邻活动孔(14)的两侧设置有与活动孔(14)对应的长圆孔(15),所述活动杆(12)上设置有活动并限位于长圆孔(15)内的螺杆(16),所述锁止件(31)为调节螺母且调节螺母与螺杆(16)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2)与中架(13)两侧端部分别留有一端距离以形成供弧形防撞条(5)收纳的让位空间(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0)包括固定筒(18)、活动件(19)以及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筒(18)连接于安装部(6)朝向缓冲腔(9)一侧面,所述活动件(19)的一端滑动并限位于固定筒(18)内,所述缓冲弹簧安装于固定筒(18)内且位于活动件(19)与固定筒(18)内壁之间,所述活动件(19)的另一端连接于弧形防撞条(5)的内弧面(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撞条(5)为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13)包括两个横截面呈工字型且对称排布的侧板(20)以及若干设置于两个侧板(20)之间且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连接件(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包括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以及若干连接柱(24),所述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呈上下排布,所述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侧板(20)的安装槽内,若干所述连接柱(24)间隔排布于第一支撑板(22)和第二支撑板(2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13)顶部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回液总管(25)和供液总管(26),所述回液总管(25)和供液总管(26)设置有接口(27)且与乳化液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13)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支撑座(28),所述支撑座(28)包括两个间隔设置于中架(13)的支撑块(29),两个支撑块(29)相互靠近一侧壁为支撑斜面(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液泵底座,包括用于放置乳化液泵以及电机的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中架(13)以及一对设置于中架(13)下方两端的底板(2),两个底板(2)相互远离一侧分别设置有防撞组件(3),每个所述底板(2)底部设置有一对定向滑轮(4),两个所述防撞组件(3)连接于两个底板(2)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防撞组件(3)包括弧形防撞条(5)、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6)固定于底板(2),两个所述弧形防撞条(5)固定于两个安装部(6)相互远离一侧壁,所述弧形防撞条(5)的两端连接于安装部(6)的两端,所述弧形防撞条(5)的外弧面(7)向外凸出且弧形防撞条(5)的内弧面(8)与安装部(6)之间形成缓冲腔(9),所述缓冲腔(9)内至少设置有一个缓冲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6)包括安装板(11)以及活动杆(12),所述弧形防撞条(5)和活动杆(12)分别设置于安装板(11)两侧,所述活动杆(1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安装板(11),所述活动杆(12)滑动安装于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活动杆(12)进行固定的锁止件(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板(2)上对应活动杆(12)位置设置有活动孔(14),所述底板(2)相邻活动孔(14)的两侧设置有与活动孔(14)对应的长圆孔(15),所述活动杆(12)上设置有活动并限位于长圆孔(15)内的螺杆(16),所述锁止件(31)为调节螺母且调节螺母与螺杆(16)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乳化液泵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2)与中架(13)两侧端部分别留有一端距离以形成供弧形防撞条(5)收纳的让位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强,王依芜,石央丽,郑巨静,赵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