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620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4 16:05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支撑座进行转动的回转机构,支撑座上竖向设置有两个立柱,立柱上滑设有第一动力头,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一动力头在对应的立柱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部,第一动力头上设置有用以夹持固定护筒的夹持器。本申请通过将两个立柱集成在一个桩机上的方式,可使得立柱所需高度降低,桩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桩机在进行成桩作业、放置以及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更小,在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有限的前提下,桩机仍能进入施工现场以进行作业,由此使得桩机的使用更为灵活和便捷,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为缓解城市用地的困难并充分利用空间,地下建筑物正向着高、大、深的方向发展。桩机是地下建筑物施工工程中常见的设备,其主要用于成型桩孔,以使施工后期能向桩孔中灌入混凝土,从而成型混凝土桩。

2、桩机运作时,需要先夹持单节护筒,将单节护筒打入地面后通过转动的螺旋杆将护筒内的土送出,桩机的动力头随后再与新的护筒对接,随后将新的护筒夹持并输送至打桩位置处,桩机运作以将新的护筒打入地面,使其压至前一护筒上,随即通过螺旋杆再次进行松土;重复上述步骤,使得多个护筒首尾压合,从而满足桩孔的设计标高,由此完成桩孔的成型作业。

3、实际作业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进程,工程中往往会将单节护筒的长度设置的较长,由此可缩短桩机动力头与护筒对接和对其进行输送的时间。但是这样的方式就使得桩机的桩架需要设置的非常高,由此使得动力头能够将整个护筒夹持固定,而为了能够对高桩架进行支撑,桩机底部的支撑座也需要适用性增大,以确保桩架位于支撑座上时的稳定性。但在进行老旧城区的施工时,由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非常有限,在此限制之下,上述桩机难以进入施工现场,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支撑座进行转动的回转机构,所述支撑座上竖向设置有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上滑设有第一动力头,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一动力头在对应的立柱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上设置有用以夹持固定护筒的夹持器。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成桩作业时,两个第一动力头通过夹持器分别夹持固定两个护筒,其中一个护筒与成桩位置对接,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与成桩位置对接的护筒所在的第一动力头在立柱上进行下滑,第一动力头带动夹持器滑动,直至护筒底部与地面抵接后被压入地面,在此之后,夹持器随后解除对护筒的夹持,使得护筒埋设于地面,通过回转机构驱动支撑座进行转动,此时另一立柱上的第一动力头夹持的护筒将跟随支撑座转动至与成桩位置对接,第一驱动部再驱动此第一动力头下滑以使护筒压入地面中已经埋设的护筒的上方即可;重复进行上述步骤,以使多个护筒在地面内首尾压合,进而满足桩孔的设计标高。

5、上述过程中通过两个立柱的共同配合,使得当前一个护筒埋设于地面中后,后一护筒跟随立柱转动而能快速与前一护筒对接,而前一护筒对应的第一动力头在另一第一动力头将护筒压入地面的同时可夹持固定新的护筒,由此可缩短桩机整体与护筒对接和输送的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进程;且通过将两个立柱集成在一个桩机上的方式,可使得立柱所需高度降低,桩机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桩机在进行成桩作业、放置以及运输时所占据的空间更小,在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有限的前提下,桩机仍能进入施工现场以进行作业,由此使得桩机的使用更为灵活和便捷,能够适应不同的建筑施工需求。

6、可选的,所述立柱上滑设有第二动力头,所述第二动力头位于对应的第一动力头的上方,所述第二动力头上转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二动力头在对应的立柱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上开设有供对应的螺旋杆穿过并插入护筒内的避让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动力头运作以将护筒压入地面后,第二驱动部驱动对应的第二动力头下滑,第二动力头同时驱动螺旋杆进行转动,螺旋杆在转动的同时进行下移,螺旋杆通过避让槽插入护筒内,螺旋杆的转动再将护筒内的土送出,由此完成桩孔的成型作业;避让槽和护筒的配合,使得螺旋杆未钻入地面中时可穿过避让槽而部分位于护筒中,整个螺旋杆无需完全暴露在外,由此将放置螺旋杆和放置护筒的空间进行部分重叠,以此将立柱所需高度进行进一步减缩。除此之外,当护筒压入地面中后,螺旋杆也可直接钻入地面的护筒中,无需再与地面中的护筒进行对接工作,由此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8、可选的,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撑座铰接,所述支撑座上铰接有两个拉杆,两所述拉杆分别与两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以分别驱动拉杆由水平状态转换成竖直状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用于拉动立柱,第三驱动部驱动拉杆进行转动,由此使得拉杆能够由水平状态转换成竖直状态,而当桩机使用完毕之后,第三驱动部可驱动拉杆由竖直状态转换成水平状态,立柱由此可转换成水平状态,进而便于对桩机进行放置,减小桩机放置时所需的空间。

10、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辅助撑架,所述辅助撑架上设置有两条钢丝绳,两所述钢丝绳分别与两个拉杆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撑架上的两条钢丝绳用以分别拉动两个拉杆,由此提高拉杆位于支撑座上时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立柱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的卷扬绳穿过所述滑轮并与所述第一动力头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驱动第一动力头在立柱上进行下滑时,第一卷扬机运作以使卷扬绳被放出,卷扬绳穿过滑轮而与第一动力头连接,第一动力头下滑的过程中,滑轮进行转动,由此使得卷扬绳被放出拉动时更为顺滑;第一卷扬机和滑轮的共同配合以完成第一动力头的移动驱动,第一卷扬机和滑轮在支撑座上占用空间较小,使得桩机整体的结构更为紧凑。

14、可选的,所述立柱顶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滑轮相对的辅助轮,所述第一卷扬机的卷扬绳穿过所述辅助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卷扬机的卷扬绳同时穿过滑轮和辅助轮,在卷扬绳被放出拉动的整个过程中,辅助轮和滑杆均与卷扬绳接触而进行转动,通过两个转轮的共同配合以提高卷扬绳被放出过程中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竖向滑轨,所述第一动力头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竖向滑轨上并与所述竖向滑轨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卷扬机的卷扬绳被放出以使第一动力头下滑,第一动力头滑动的整个过程中,滑块均位于竖向滑轨上进行滑动,通过竖向滑轨和滑块的共同配合以对第一动力头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制,避免第一动力头在滑动的过程中出现错位的情况,提高第一动力头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辅助卷扬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卷扬机设置于支撑座以进行备用,当第一卷扬机经长时间运作后,出现磨损或损坏情况时,可使用辅助卷扬机进行第一动力头的移动驱动,由此避免桩机运作的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坏而使得桩机不得不停机维修而消耗较多时间。

20、可选的,两所述立柱在所述支撑座上对称分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立柱在支撑座上对称分布,以使支撑座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支撑座(1)进行转动的回转机构(2),所述支撑座(1)上竖向设置有两个立柱(3),所述立柱(3)上滑设有第一动力头(4),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一动力头(4)在对应的立柱(3)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4)上设置有用以夹持固定护筒(5)的夹持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滑设有第二动力头(10),所述第二动力头(10)位于对应的第一动力头(4)的上方,所述第二动力头(10)上转动设置有螺旋杆(11),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二动力头(10)在对应的立柱(3)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4)上开设有供对应的螺旋杆(11)穿过并插入护筒(5)内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支撑座(1)铰接,所述支撑座(1)上铰接有两个拉杆(12),两所述拉杆(12)分别与两所述立柱(3)连接,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以分别驱动拉杆(12)由水平状态转换成竖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辅助撑架,所述辅助撑架上设置有两条钢丝绳(14),两所述钢丝绳(14)分别与两个拉杆(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15),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上的第一卷扬机(7),所述第一卷扬机(7)的卷扬绳穿过所述滑轮(15)并与所述第一动力头(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顶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滑轮(15)相对的辅助轮(16),所述第一卷扬机(7)的卷扬绳穿过所述辅助轮(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竖向滑轨(17),所述第一动力头(4)上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位于所述竖向滑轨(17)上并与所述竖向滑轨(17)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辅助卷扬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立柱(3)在所述支撑座(1)上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底部设置有用以带动所述支撑座(1)进行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回转机构(2)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支撑座(1)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底部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支撑座(1)进行转动的回转机构(2),所述支撑座(1)上竖向设置有两个立柱(3),所述立柱(3)上滑设有第一动力头(4),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一动力头(4)在对应的立柱(3)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4)上设置有用以夹持固定护筒(5)的夹持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上滑设有第二动力头(10),所述第二动力头(10)位于对应的第一动力头(4)的上方,所述第二动力头(10)上转动设置有螺旋杆(11),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用以分别驱动第二动力头(10)在对应的立柱(3)上进行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动力头(4)上开设有供对应的螺旋杆(11)穿过并插入护筒(5)内的避让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支撑座(1)铰接,所述支撑座(1)上铰接有两个拉杆(12),两所述拉杆(12)分别与两所述立柱(3)连接,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以分别驱动拉杆(12)由水平状态转换成竖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化多功能接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上设置有辅助撑架,所述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恺吴赞李志超范梁伟余良浩陈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