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愈技术显。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核心关键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护关键数据的安全,作为数据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数据毁钥技术应运而生。面对日益庞大的数据规模,单一存储颗粒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彻底地、安全地对大容量系统中存储关键数据的多粒存储器件进行销密提出了挑战。
2、目前,常用的销毁技术为软毁钥和硬毁钥。
3、软毁钥主要采取数据覆盖方式,即通过软件对原有的数据进行重写或擦除,其实现方式较为简单,可通过对数据存储芯片写“0”或写“1”操作完成,其缺点是不够灵活,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销密,并存在数据恢复的风险。为提高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弥补软毁钥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硬毁钥的销密方案,通过控制电路将毁钥电源接入存储介质芯片,借助毁钥电源的高压、大电流破坏存储介质芯片的内部结构,从物理上烧毁存储核心关键数据的存储芯片。然而随着存储系统容量的日益增长,面对多目标毁钥场景,难以满足在关键时刻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的关键数据销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能够保障机密存储数据的安全性,针对多目标毁钥场景,当意外情况发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损毁多粒存储芯片,使关键数据无法破解及恢复。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
4、所述供电单元、电源切换单元、储能电容单元、通道切换单元及大容量存储单元之间顺序电连接;
5、所述烧毁控制单元入口连接毁钥电源,出口连接所述电源切换单元及通道切换单元;
6、电源切换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容单元及所述烧毁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所述通道切换单元;所述通道切换单元的出口连通毁钥单元,所述毁钥单元包括多个毁钥通道;各所述毁钥通道分别连接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的多个nand flash分区。
7、进一步的,与所述毁钥通道连通的各所述nand flash分区均为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的关键数据分区。
8、进一步的,所述烧毁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9、进一步的,所述烧毁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上位机。
10、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毁钥电源。
11、进一步的,所述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还包括入口限流开关单元;所述入口限流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毁钥电源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之间;
12、所述入口限流开关单元设置有一个防反开关;所述防反开关的电流方向为自所述毁钥电源至所述储能电容单元。
13、进一步的,所述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还包括p5v-ssd;所述p5v-ssd输出端连接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与所述dc-dc转换器连接的各nand flash分区均为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的一般数据分区。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5、本技术能够保障机密存储数据的安全性,针对多目标毁钥场景,当意外情况发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损毁多粒存储芯片,使关键数据无法破解及恢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电源切换单元、烧毁控制单元、通道切换单元以及储能电容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毁钥通道连通的各所述NAND Flash分区均为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的关键数据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毁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毁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上位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还包括入口限流开关单元;所述入口限流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毁钥电源与所述储能电容单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还包括P5V-SSD;所述P5V-SSD输出端连接DC-DC转换器;所述DC-DC转换器连接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与所述D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电源切换单元、烧毁控制单元、通道切换单元以及储能电容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毁钥通道连通的各所述nand flash分区均为所述大容量存储单元的关键数据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毁控制单元为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容量存储系统硬毁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毁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上位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佳煜,余江南,张锐,王晓伟,王梦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