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装面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面料,其能够“取长补短”,借助不同材料的特性,使复合面料具有更多的优异性能。但是复合面料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复合面料由于是多层面料叠加而成,中间还具有粘合剂,导致整体的透气透湿性能较为一般,在一些使用场合中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包括面料外层和面料内层,所述面料外层内侧均匀设置有大凸粒,所述面料内层的外侧设置有大凸粒位置错开的小凸粒,所述面料外层与面料内层复合连接后,大凸粒、小凸粒以及大凸粒和小凸粒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透气层;所述面料外层由第一混纺纱织造而成,所述第一混纺纱包括莱赛尔纤维纱以及加捻缠绕莱赛尔纤维纱的海藻炭纤维纱。
4、优选的,所述面料内层由第二混纺纱织造而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由莫代尔纤维纱和艾腈纱加捻而成。
5、优选的,所述艾腈纱包括腈纶纱主体以及嵌设在腈纶纱主体内的艾草纤维。
6、优选的,所述大凸粒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大凸粒的顶部还通过涂抹设置有纳米银抗菌层,纳米银抗菌层部分嵌入凹槽内。
7、优选的,所述大凸粒和小凸粒的直径比为2-2
8、优选的,所述面料外层、透气层与面料内层的厚度比为1:0.8-1.2:1.1-1.4。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包括面料外层和面料内层,面料外层内侧均匀设置有大凸粒,面料内层的外侧设置有大凸粒位置错开的小凸粒,面料外层与面料内层复合连接后,大凸粒、小凸粒以及大凸粒和小凸粒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透气层;大凸粒通过织造工艺与面料外层一起织造成型,小凸粒也是与面料内层一起织造成型,面料外层与面料内层只需在大凸粒和小凸粒顶部刷上粘合剂就可以进行复合,牢固度高,同时凸粒和小凸粒之间的空隙能够再配合透气和透湿性好的面料外层与面料内层,使复合面料整体的透气、透湿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另外,还可以在大凸粒的顶部涂抹设置纳米银抗菌层,纳米银抗菌层由纳米银抗菌浆料制成,能够使莱赛尔抑菌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外层(1)和面料内层(2),所述面料外层(1)内侧均匀设置有大凸粒(11),所述面料内层(2)的外侧设置有大凸粒(11)位置错开的小凸粒(21),所述面料外层(1)与面料内层(2)复合连接后,大凸粒(11)、小凸粒(21)以及大凸粒(11)和小凸粒(21)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透气层(3);所述面料外层(1)由第一混纺纱织造而成,所述第一混纺纱包括莱赛尔纤维纱(41)以及加捻缠绕莱赛尔纤维纱(41)的海藻炭纤维纱(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内层(2)由第二混纺纱织造而成,所述第二混纺纱由莫代尔纤维纱(43)和艾腈纱(5)加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粒(1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6),所述大凸粒(11)的顶部还通过涂抹设置有纳米银抗菌层(7),纳米银抗菌层(7)部分嵌入凹槽(6)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粒(11)和小凸粒(21)的直径比为2-2.5:1。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透湿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外层(1)和面料内层(2),所述面料外层(1)内侧均匀设置有大凸粒(11),所述面料内层(2)的外侧设置有大凸粒(11)位置错开的小凸粒(21),所述面料外层(1)与面料内层(2)复合连接后,大凸粒(11)、小凸粒(21)以及大凸粒(11)和小凸粒(21)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透气层(3);所述面料外层(1)由第一混纺纱织造而成,所述第一混纺纱包括莱赛尔纤维纱(41)以及加捻缠绕莱赛尔纤维纱(41)的海藻炭纤维纱(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莱赛尔抑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内层(2)由第二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丰,谢炳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强针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