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膜,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是单面电晕、白色不透明的bopp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应用场景之一是应用于饮料包装领域。作为一种应用方式,将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表面印刷后制成pet饮料瓶的环绕式标签,这种标签广泛应用于各大品牌的饮料包装上。
2、为了保持饮料的新鲜度和口感,同时为了避免饮料过冷或过热,各大超市、商店大都是将饮料摆放在2~8℃之间的饮料柜内。但是,在夏天或其他高温环境下,由于饮料瓶的低温和环境温度的高温,使得标签出现明显的褶皱,影响饮料的美观且不利于饮料的反复低温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能够应用于冷冻饮料标签包装场景,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制成的标签在2~8℃之间的饮料柜内存放期间不出现明显的褶皱,满足饮料的美观及低温储存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包括依序设置的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包括共聚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20~30wt%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珠光母料和3~7wt%聚烯烃弹性体,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20℃。
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在所述上表层加入20
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中,在所述中间层加入了聚烯烃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是一类只含有碳氢元素的饱和聚合物,其结构一般具有一定碳链长度的支链或侧基,同时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对中间层的聚丙烯在低温时提供支撑作用;另外,由于聚烯烃弹性体与中间层的聚丙烯的组成元素相同,且都是饱和结构,聚烯烃弹性体与聚丙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聚烯烃弹性体对聚丙烯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上述特性,设计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珠光母料和3~7wt%聚烯烃弹性体,使所述中间层具有低温回弹性和韧性的作用。
6、所述中间层中所述珠光母料的加入,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薄膜的力学性能下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中间层中加入所述聚烯烃弹性体,利用所述聚烯烃弹性体对所述中间层中的聚丙烯进行增韧,弥补了由于添加所述珠光母料而造成的力学性能损失。本专利技术在所述中间层中加入3~7wt%聚烯烃弹性体,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与所述聚丙烯共混合后,提高了聚丙烯分子链的延展性,在聚丙烯层状堆积区之间或球晶边界处,所述聚烯烃弹性体与所述聚丙烯之间形成片晶互锁结构,固定了界面层相互扩散的分子链,防止了缠结链段的松弛,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存在增强了所述中间层的共混物的低温韧性,弥补了由于添加所述珠光母料而造成的力学性能损失,从而使得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标签膜在低温储存或者高低温环境切换的期间,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而不出现褶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限定所述聚烯烃弹性体在所述中间层中的含量为3~7wt%,若所述中间层中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含量低于3wt%,起不到有效的低温抗皱的效果;若所述中间层中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含量高于7wt%,会使得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标签膜的力学性能下降,即拉伸强度的下降,会影响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标签膜在后续应用的贴标过程。
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中,在所述上表层加入了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具有的-cf3基团,使所述上表层的表面被-cf3基团覆盖,从而使所述上表层的表面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即较低的表面张力),由于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制成的标签是直接接触饮料瓶的,当饮料瓶从2~8℃之间的饮料柜中取出后,由于冷凝原因,饮料瓶上会产生冷凝水,当冷凝水接触到标签时,借助于所述上表层表面的低表面能改善冷凝水在其表面的分布和流动,使冷凝水快速收拢成水珠快速排走。此外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丙烯酸酯主链的刚性强,能够提高聚合物的硬度,同时酯基侧链能够提供一定的柔韧性,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所述上表层的硬度,通过与所述中间层的协同作用,有效改善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制成的标签出现褶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限定所述上表层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含量为20~30wt%,若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所述上表层中的含量低于20wt%,所述上表层的表面能较高,起不到降低所述上表层的表面能的效果;若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所述上表层中的含量高于30wt%,所述上表层的硬度过大,容易导致所述上表层出现开裂的情况。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20℃。采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上述范围内的聚烯烃弹性体,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力学强度与低温韧性的平衡性最优,若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35℃,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力学强度明显下滑,若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增韧效果较差,不利于所述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低温回弹性。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表层中,所述三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而成;所述三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0~40wt%。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聚合形成的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具有-cf3基团,能够使所述上表层的表面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同时,其丙烯酸酯主链上具有甲基,使得丙烯酸酯主链的活动性受到限制,主链刚性增强,进一步提高了聚合物的硬度。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0~40wt%,所述上表层表面的表面能降低的效果最好。若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小于20wt%,所述上表层表面的表面能降低效果不明显;若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大于40wt%,由于所述上表层表面覆盖的-cf3基团已接近饱和,无法再明显降低所述上表层表面的表面能。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是:以甲基异丁基甲酮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晴为引发剂,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而成。在制备过程中,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单体的用量为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的总用量的20~40wt%。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10.5~12.5g/10min(测定条件:190℃,2.16kg)。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上表层中,所述共聚聚丙烯在所述上表层中的含量为40~50wt%,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包括共聚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20~30wt%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珠光母料和3~7wt%聚烯烃弹性体,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而成;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0~4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是:以甲基异丁基甲酮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晴为引发剂,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熔融温度为190℃,负载重量为2.16kg的测定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5~12.5g/10min。
5.根据权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在熔融温度为230℃,负载重量为2.16kg的测定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9~13g/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中,所述共聚聚丙烯在所述上表层中的含量为40~50wt%,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在所述上表层中的含量为30~40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中,所述聚丙烯在所述中间层中的含量为73~87wt%;所述珠光母料在所述中间层中的含量为10~20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层包括均聚聚丙烯和1~5wt%抗粘连母料。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设置的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包括共聚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20~30wt%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所述中间层包括聚丙烯、珠光母料和3~7wt%聚烯烃弹性体,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为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而成;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20~40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是:以甲基异丁基甲酮为溶剂,偶氮二异丁晴为引发剂,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单体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抗皱双向拉伸聚丙烯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乙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熔融温度为190℃,负载重量为2.16kg的测定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10.5~12.5g/1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杰,邹晓明,徐文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冠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