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431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开启扇防渗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幕墙横向支撑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的室内侧,固定夹具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的室外侧,固定夹具与幕墙横向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并配合夹紧玻璃幕墙开启扇上方的第一固定玻璃,玻璃幕墙开启扇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夹具和幕墙横向支撑之间;第一固定玻璃与幕墙横向支撑和固定夹具均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横向扣板扣接于固定夹具的室外侧,导水板安装于横向扣板和固定夹具之间,导水板的上端穿过固定夹具并与第一固定玻璃相贴合,导水板的下端穿过横向扣板并延伸至玻璃幕墙开启扇室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结构和导流结构的结合,有效地提升了防渗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开启扇防渗水,具体涉及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


技术介绍

1、现如今幕墙已经是建筑常用外立面装饰材质,幕墙也因其通透性和美观性,受到大众青睐。但是由于幕墙采用单元式方式安装,导致玻璃幕墙不论是明框幕墙、半隐框幕墙还是隐框幕墙均有漏水的风险,尤其是玻璃幕墙开窗的位置的漏水问题,一直以来是业界比较头疼的问题。甚至倾斜玻璃幕墙的开窗位置漏水问题,更是业内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目前现有的方案以改善幕墙结构的专利有:

3、(1)一种防水幕墙结构,申请号:201611201772.7。

4、通过链接杆件粘贴和杆件变形防水。具体为防水幕墙结构,包括第一幕墙板、第二幕墙板、第三幕墙板和第四幕墙板,所述第一幕墙板、第二幕墙板、第三幕墙板和第四幕墙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幕墙板、第二幕墙板、第三幕墙板和第四幕墙板粘接,在所述第一幕墙板与所述第二幕墙板设置在同一高度,所述第三幕墙板与所述第四幕墙板设置所述第一幕墙板与所述第二幕墙板的下方,在所述第一幕墙板与所述第二幕墙板之间形成竖直空隙a,在所述第三幕墙板与所述第四幕墙板之间形成竖直空隙b,在所述竖直空隙a与所述竖直空隙b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

5、(2)一种新型防水幕墙框架,申请号:201420030635.1。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幕墙框架,包括本体,其与承重墙体框架固定连接,其中间与幕墙板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竖直方向的两侧设有对称的两排三角形卡块,承重墙体框架设有与上述三角形卡块匹配连接的三角形卡槽,所述三角形卡槽与三角形卡块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本技术结构牢固,防水透气,成本低。

7、(3)一种防水幕墙,申请号:201821134845.x。

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幕墙,涉及建筑幕墙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幕墙和防水组件,所述幕墙包括墙体与外墙板,所述防水组件包括有与墙体固定的支架以及支架上连接有防水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位于外墙板接缝处,所述支架的上端生成有与防水件配合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水件上设置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插入安装槽内,将防水件与幕墙相对固定,本技术用防水件代替粘合的密封件,固定牢靠,具有防水件安装牢固的效果。

9、(4)一种防水幕墙,申请号:202222300595.5。

10、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幕墙。所述防水幕墙包括:相邻的两块幕墙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幕墙体之间,两块所述幕墙体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开设有扣槽,所述扣槽内扣合有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扣条,两块所述幕墙体和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扣合有同一块防水挡板,两块所述幕墙体和所述防水挡板的外侧均开设有卡槽,对应两个所述卡槽内扣合有同一块疏水板,所述防水挡板和两块所述幕墙体之间均设有固定机构。本技术提供的防水幕墙具有便于相邻两块幕墙体进行整体连接,提高使用稳定性,确保使用疏水效果,降低渗水可能的优点。

11、目前现有的方案以等压腔原理进行解决幕墙防水问题的专利有:

12、(1)一种防水幕墙,申请号:201921960424.7。

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幕墙,包括密室等压腔,所述密室等压腔分为第一密室等压腔、第二密室等压腔、第三密室等压腔、第四密室等压腔和第五密室等压腔;所述第一密室等压腔、第二密室等压腔、第三密室等压腔、第四密室等压腔和第五密室等压腔周围通过单元框架相互分割,且所述单元框架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所述单元框架还包括位于第一密室等压腔和第二密室等压腔顶部的顶边框、位于第五密室等压腔底部的底边框和连接顶边框和底边框的左边框,本技术采用单元框架将密室等压腔分隔开,并采用五道水密封胶条达到各个连接处的防水目的,即使通过渗透进入密室等压腔,每个密室等压腔底部均设有等压腔排水孔,有利于保持压力均衡。

14、(2)一种防水幕墙结构,申请号201721353005.8。

15、本技术涉及幕墙
,公开了一种防水幕墙结构,其包括底板、单元式面板及设置于底板与单元式面板之间的固定支架,底板和固定支架均与龙骨架连接,单元式面板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支架;相邻的底板间设有缝隙,缝隙内设有密封胶。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与单元式面板的双层结构,外层的单元式面板起到装饰及挡水的作用,内层的相邻底板之间的缝隙处设有密封胶形成防水界面,底板与单元式面板之间形成一个等压腔,幕墙结构内的压力与外界压力相等,当外层单元式面板接触到雨水时会因重力作用向下流动,而不会由于内外压力差渗入幕墙结构的内部,有效提高幕墙的整体防水性能。

16、(3)一种构件式明框玻璃防水幕墙,申请号:201520099527.4。

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构件式明框玻璃防水幕墙,包括龙骨,固定于龙骨上的双层中空玻璃,以及用于固定双层中空玻璃的铝合金压板,龙骨上设有向双层中空玻璃侧凸起的固定槽,铝合金压板通过穿入固定槽内的自攻螺钉固定双层中空玻璃于龙骨上,在龙骨和双层中空玻璃之间设有室内胶条,在双层中空玻璃和铝合金压板之间设有室外胶条,同时双层中空玻璃和固定槽外壁之间采用密封胶进行环形密封,本技术优点在于,采用环形密封胶把室内胶条和室外胶条之间的空气腔分割为两个,把可能渗漏的雨水全部挡在了前腔内,渗漏雨水的所有活动都只能在前腔进行,不会流入后腔,从而彻底杜绝了雨水进入室内的可能。

18、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如下:

19、目前现有的专利多从玻璃幕墙单元解决问题,采用优化幕墙支撑构造和利用等压强的原理力图解决玻璃幕墙防水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尚无针对开敞结构的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水问题解决,更无倾斜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水问题解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包括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上方的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包括横向扣板、密封胶、幕墙横向支撑、导水板和固定夹具,幕墙横向支撑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的室内侧,固定夹具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的室外侧,固定夹具与幕墙横向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并配合夹紧玻璃幕墙开启扇上方的第一固定玻璃,玻璃幕墙开启扇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夹具和幕墙横向支撑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玻璃与幕墙横向支撑和固定夹具均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横向扣板扣接于固定夹具的室外侧,导水板安装于横向扣板和固定夹具之间,且导水板的上端穿过固定夹具并与第一固定玻璃相贴合,导水板的下端穿过横向扣板并延伸至玻璃幕墙开启扇室外侧,用以将渗入固定夹具和第一固定玻璃之间的渗水导向下方的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上方的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包括横向扣板(1)、密封胶(2)、幕墙横向支撑(4)、导水板(14)和固定夹具(16),幕墙横向支撑(4)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室内侧,固定夹具(16)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室外侧,固定夹具(16)与幕墙横向支撑(4)通过螺栓连接并配合夹紧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上方的第一固定玻璃(3),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夹具(16)和幕墙横向支撑(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扣板(1)为倒U型结构,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均开设有导水孔,导水板(14)分别穿过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的导水孔,且导水板(14)与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的导水孔之间均设置有便于渗水通过的导水间隙;所述导水板(14)上端背离第一固定玻璃(3)的一面为便于将第一固定玻璃(3)上的渗水导入到导水板(14)上的导水上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启扇防渗水装置,开启扇防渗水装置包括窗户上框(15)、窗户下框架盖板(11)、窗户下框(12)和侧边窗框(18),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两侧安装有侧边窗框(18),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上端安装有窗户上框(15),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下端安装有窗户下框(12),且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与窗户上框(15)、窗户下框(12)和两个侧边窗框(1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2);所述窗户下框架盖板(11)安装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下方的第二固定玻璃上端,且窗户下框架盖板(11)靠近室外侧的一面设置有便于将落入窗户下框架盖板(11)上的水导向第二固定玻璃室外侧的导水下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下框(12)的下部为与导水下倾斜面平行设置的倾斜面结构,且窗户下框(12)下部的室内侧安装有披水条(19)和橡胶密封条(20);所述窗户下框(12)的中部开设有漏水孔,用以通过漏水孔将从窗户下框(12)与玻璃幕墙开启扇(13)之间渗透的雨水导流至导水下倾斜面上,且漏水孔位于披水条(19)和橡胶密封条(20)的室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上端的室内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窗户框支撑件(6),且第一窗户框支撑件(6)与窗户上框(15)配合卡接;所述第一窗户框支撑件(6)的室内侧支撑有第一窗户支撑构件(5),第一窗户支撑构件(5)与幕墙横向支撑(4)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下端的室内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窗户框支撑件(21),且第二窗户框支撑件(21)与窗户下框(12)配合卡接;所述第二窗户框支撑件(21)的室内侧支撑有第二窗户支撑构件(22),第二窗户支撑构件(22)与幕墙横向支撑框架(8)通过螺栓连接,幕墙横向支撑框架(8)的室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用以支撑窗户下框架盖板(11)的窗户下框支撑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16)和幕墙横向支撑(4)之间卡接有窗户上框架(23),窗户上框架(23)内固定有圆柱形防掉落横杆,J型弯钩板转动连接于圆柱形防掉落横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两侧均支撑有位于其室内侧的第三窗户框支撑件(28),第三窗户框支撑件(28)与侧边窗框(18)配合卡接,第三窗户框支撑件(28)的室内侧支撑有与幕墙竖向构件(25)通过螺栓相连接的第三窗户支撑构件(29),且第三窗户支撑构件(29)支撑于幕墙横向支撑杆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上端与幕墙竖向构件(25)的上端通过开启扇铰链(30)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角为66°-90°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上方的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横向杆件防渗水装置包括横向扣板(1)、密封胶(2)、幕墙横向支撑(4)、导水板(14)和固定夹具(16),幕墙横向支撑(4)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室内侧,固定夹具(16)位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室外侧,固定夹具(16)与幕墙横向支撑(4)通过螺栓连接并配合夹紧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上方的第一固定玻璃(3),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夹具(16)和幕墙横向支撑(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扣板(1)为倒u型结构,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均开设有导水孔,导水板(14)分别穿过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的导水孔,且导水板(14)与横向扣板(1)和固定夹具(16)上的导水孔之间均设置有便于渗水通过的导水间隙;所述导水板(14)上端背离第一固定玻璃(3)的一面为便于将第一固定玻璃(3)上的渗水导入到导水板(14)上的导水上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启扇防渗水装置,开启扇防渗水装置包括窗户上框(15)、窗户下框架盖板(11)、窗户下框(12)和侧边窗框(18),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两侧安装有侧边窗框(18),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上端安装有窗户上框(15),玻璃幕墙开启扇(13)的下端安装有窗户下框(12),且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与窗户上框(15)、窗户下框(12)和两个侧边窗框(1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2);所述窗户下框架盖板(11)安装于玻璃幕墙开启扇(13)下方的第二固定玻璃上端,且窗户下框架盖板(11)靠近室外侧的一面设置有便于将落入窗户下框架盖板(11)上的水导向第二固定玻璃室外侧的导水下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明框玻璃幕墙开启扇防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下框(12)的下部为与导水下倾斜面平行设置的倾斜面结构,且窗户下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乐杨厚维杨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