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364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3D打印供墨技术领域,通过在发热底座中设置回墨腔、回墨缓冲腔、进墨缓冲腔、进墨腔、喷头容纳腔和泵容纳腔,多个喷头主体分别放置于多个喷头容纳腔中,泵循环构件放置于泵容纳腔中,即可将喷头主体和泵循环构件集成在发热底座中,结构紧凑,体积更小,确保介质在多个喷头主体中等温、等压差、等流量进行打印,并且由于各腔室之间的连通通道均开设在发热底座中,无需额外设置管道,进一步减少体积,发热底座整体被加热时,热量能够传递到各个腔中,保证整体装置统一温度运行,并且缓冲腔的设置能够减小弯月面压力波动,保证供墨流量更加稳定,供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供墨,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mjp 3d打印机大多采用单喷头打印模型,在打印幅面较大的模型时,需要移动喷头或者打印平台来补偿喷头的打印幅宽,使打印机必须保持着高频次的机械往复运动,增加了重复定位误差,有着打印效率低、打印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单喷头打印机打印效率低、打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包括:发热底座、喷头主体和泵循环构件;

3、所述发热底座配置为能够被整体加热,且所述发热底座内形成有回墨腔、回墨缓冲腔、进墨缓冲腔、进墨腔、喷头容纳腔和泵容纳腔;

4、所述喷头主体与所述喷头容纳腔对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主体一一设置于所述喷头容纳腔中,所述泵循环构件设置于所述泵容纳腔中;

5、所述回墨腔与所述回墨缓冲腔连通,所述回墨缓冲腔与所述泵循环构件的进口连通,所述泵循环构件的出口与所述进墨缓冲腔连通,所述进墨缓冲腔与所述进墨腔连通,所述进墨腔与所述喷头主体的进口连通,所述喷头主体的出口与所述回墨腔连通;

6、所述回墨腔与所述回墨缓冲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回墨缓冲腔与所述泵循环构件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泵循环构件与所述进墨缓冲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进墨缓冲腔与所述进墨腔之间的连通通道均开设在所述发热底座内。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8、所述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还包括墨路分配器;

9、所述墨路分配器高于所述发热底座;

10、所述墨路分配器分别与所述进墨腔、回墨腔和多个所述喷头主体连通,所述墨路分配器配置为能够将所述进墨腔中的液体分配到各个所述喷头主体中,且能够将各个所述喷头主体内未被喷射的液体汇集输送到所述回墨腔中。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2、所述墨路分配器内设置有进墨总管、出墨总管、多个进墨支管和多个出墨支管;

13、所述进墨腔与所述进墨总管连通,所述进墨总管与多个所述进墨支管连通,多个所述进墨支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喷头主体的进口连通;

14、多个所述喷头主体的出口分别与多个所述出墨支管连通,多个所述出墨支管均与所述出墨总管连通,所述出墨总管与所述回墨腔连通。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6、多个所述进墨支管的长度尺寸和直径尺寸均相同,多个所述出墨支管的长度尺寸和直径尺寸均相同。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18、所述泵循环构件包括墨泵构件、墨泵单向阀和墨泵接头;

19、所述墨泵单向阀和所述墨泵接头均设置于所述泵容纳腔中,所述墨泵构件的底部伸入到所述泵容纳腔中;

20、所述回墨缓冲腔与所述墨泵单向阀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墨泵单向阀的出口端与所述墨泵构件连通,所述墨泵构件通过所述墨泵接头与所述进墨腔连通。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2、所述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

23、所述发热底座内形成有过滤放置腔,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滤放置腔中,所述过滤装置设置于所述墨泵接头与所述进墨缓冲腔之间。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25、所述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还包括第一气盒和第二气盒;

26、所述第一气盒通过第一气路与所述进墨腔连通,所述第一气路上设置有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气盒连接有第一负压泵,以使所述第一气盒为所述进墨腔提供负压;

27、所述第二气盒通过第二气路与所述回墨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路上设置有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二气盒连接有第二负压泵,以使所述第二气盒为所述回墨腔提供负压;

28、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分别与第三气路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三气路连接有正压泵,以使所述第三气路分别为所述进墨腔和所述回墨腔提供正压。

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30、所述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还包括底座端盖;

31、所述底座端盖盖设在所述发热底座上,所述底座端盖具有多个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使所述喷头主体与所述墨路分配器连通;

32、所述底座端盖上设置有进墨气路接头,所述第一气路通过所述进墨气路接头与所述进墨腔连通;

33、所述底座端盖上设置有回墨气路接头,所述第二气路通过所述回墨气路接头与所述回墨腔连通。

34、第二方面,基于所述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的控制方法,

35、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处于打印状态时,第二气盒为回墨腔提供的负压值大于第一气盒为进墨腔提供的负压值;

36、第一切换阀切换到第一气路与进墨腔连通状态,第二切换阀切换到第二气路与回墨腔连通状态,以通过第一气盒和第二气盒产生的压差使液体在回墨腔、泵循环构件、过滤装置、进墨腔和喷头主体之间循环流动;

37、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处于上电保护状态时,检测回墨腔、进墨腔和喷头主体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液体温度大于或等于保证流体为液态的温度时,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切换到打印状态;

38、当检测到的液体温度小于保证流体为液态的温度时,对发热底座进行加热;

39、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第二气盒为回墨腔提供的负压值等于第一气盒为进墨腔提供的负压值,以使喷头主体不滴墨;

40、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处于压墨状态时,第一切换阀切换到第三气路与进墨腔连通状态,第二切换阀切换到第三气路与回墨腔连通状态,以通过正压泵和第三气路为进墨腔和回墨腔提供正压,对喷头主体进行压墨。

4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42、第一气盒和第二气盒通过第四气路连通,第四气路上设置有平衡阀;

43、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处于断电状态时,平衡阀打开,第一切换阀切换到第一气路与进墨腔连通状态,第二切换阀切换到第二气路与回墨腔连通状态。

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通过在发热底座中设置回墨腔、回墨缓冲腔、进墨缓冲腔、进墨腔、喷头容纳腔和泵容纳腔,多个喷头主体分别放置于多个喷头容纳腔中,泵循环构件放置于泵容纳腔中,即可将喷头主体和泵循环构件集成在发热底座中,结构紧凑,体积更小,确保介质在多个喷头主体中等温、等压差、等流量进行打印,并且由于各腔室之间的连通通道均开设在发热底座中,无需额外设置管道,进一步减少体积,发热底座整体被加热时,热量能够传递到各个腔中,保证整体装置统一温度运行,并且缓冲腔的设置能够减小弯月面压力波动,保证供墨流量更加稳定,供墨效果更佳,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单喷头打印机打印效率低、打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底座(100)、喷头主体(200)和泵循环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底座(100)、喷头主体(200)和泵循环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喷头3d打印循环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兴任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闪铸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