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镜澄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340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斜顶块的一侧与产品内壁结合,另一侧有向内的1度斜度,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多个台阶的结构使得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的接触面增大,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压强减小,因此能有效避免拔模时对产品的伤害,大大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成品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特别涉及一种深腔的盒类注塑件的斜顶 块。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斜顶块上有一个台阶,正好顶住产品的底部,斜顶块的运动方向有向内的1 度斜度,当斜顶块向上运动时,会带动产品一起运动,当运动到一定距离时,斜顶块与产品 接触的面就会分开,产品就会脱离模具。由于注塑件在凝固时会产生收缩,因此产品对模芯 会有很大的包紧力,利用斜顶块顶出产品时,顶块上的台阶就会对产品产生挤压,当单位面 积上的压力大于塑料的抗压强度时,产品就会被挤伤。一些深腔的盒类注塑件,在脱模斜度很小的情况下,拔模力会很大,因此单位面积 上的压力较容易大于塑料的抗压强度,产品很容易被挤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斜顶 块,能有效避免拔模时对产品的伤害,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拔模时 对产品的伤害,提高成品率。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斜顶块的一侧与产品的 内壁结合,另一侧向内倾斜,所述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所述斜顶块向内倾斜的一侧的倾斜角度为1度。本技术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这种结构使得斜顶块与 产品内壁的接触面增大,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压强减小,因此能有效避免拔模时对产品 的伤害,大大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成品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斜顶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斜顶块1,台阶11,产品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斜顶块1。斜顶块1的一侧与产品2内壁结合,另一侧有向内的1度斜度,斜顶块1与产品2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11。多个台阶11的结构使得斜顶块1与产品2内壁的接触面增大,在顶出产品2时对 产品2的压强减小,因此能有效避免拔模时对产品2的伤害,大大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 成品率。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实 用新型。由本技术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之中。权利要求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斜顶块(1)的一侧与产品(2)的内壁结合,另一侧向内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1)与产品(2)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1)向内倾 斜的一侧的倾斜角度为1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斜顶块的一侧与产品内壁结合,另一侧有向内的1度斜度,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多个台阶的结构使得斜顶块与产品内壁的接触面增大,在顶出产品时对产品的压强减小,因此能有效避免拔模时对产品的伤害,大大降低不良品的产生,提高成品率。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604275SQ200920318090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镜澄 申请人:王镜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块,斜顶块(1)的一侧与产品(2)的内壁结合,另一侧向内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1)与产品(2)内壁结合的部位设有多个台阶(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镜澄
申请(专利权)人:王镜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