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330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属于农林种植技术领域,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桶体、桶盖、播种板和封堵结构,播种桶体的上下端为敞口设置,桶盖可分离固定连接在播种桶体顶端敞口处,播种板可分离连接在播种桶体内侧下端,播种板上侧与播种桶体内壁围成盛装种子的容纳腔体,且播种板上均布有多个播种通孔;封堵结构可拆分固定连接在播种桶体下端敞口处,且封堵结构可将播种板的播种通孔封堵阻止种子通过。本技术的播种装置,可便于携带操作,实现种子的均匀播种,且满足多种植物种子的播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林种植,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1、播种装置是一种可以将种子播洒在土壤中的器具,一些播种装置配合设置有动力源,可以实现机械播种,这类播种装置一般称为播种机;一些播种装置本身不配置动力源,使用时需要依靠较大的外力才能移动。对于大型播种机,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往往不适用于小规模的播种和特定情况不适宜播种机运作的情况;而对于需要依靠较大外力才能移动的播种装置,往往过于依赖于牲畜等外力来源,两种播种装置的成本都较高,对于地面情况不适宜机械运作或牲畜行走的播种要求难以满足。例如盆栽种植三叶草时,上述两类播种装置均不适用;由于三叶草种子太小,采用点播种植的话较为费时费力,撒播的话很难撒匀,导致后期不易观察三叶草的表型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播种装置在例如三叶草种子盆栽播种时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该播种装置可便于携带操作,实现种子的均匀播种,且满足多种植物种子的播种需求。

2、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包括:

3、播种桶体,所述播种桶体的上下端为敞口设置;

4、桶盖,所述桶盖可分离固定连接在所述播种桶体顶端敞口处;

5、播种板,所述播种板可分离连接在所述播种桶体内侧下端,所述播种板上侧与播种桶体内壁围成盛装种子的容纳腔体,且播种板上均布有多个播种通孔;

6、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可拆分固定连接在所述播种桶体下端敞口处,且封堵结构可将播种板的播种通孔封堵阻止种子通过。

7、优选的,所述播种桶体上下端与桶盖、封堵结构采用插接卡装或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播种桶体顶端向外翻转形成第一翻沿卡圈,所述桶盖的外圈翻沿下端设置有第二翻沿卡圈,所述播种桶体上端的第一翻沿卡圈对应卡入所述桶盖的外圈翻沿内侧。

9、优选的,所述播种桶体的下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束腰部,且播种桶体内侧壁位于束腰部上下侧分别形成第一支撑斜面、第二支撑斜面,所述播种板对应卡接在第一支撑斜面或第二支撑斜面上。

10、优选的,所述播种板包括板体沿着板体圆周外圈向上或向下翻折形成的支撑翻沿,所述支撑翻沿对应卡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斜面或第二支撑斜面上。

11、优选的,所述板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向下凸出的播种位槽,所述播种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供种子通过的播种通孔。

12、优选的,所述播种桶体位于束腰部下侧形成安装端。

13、优选的,所述封堵结构为封堵底盖,所述封堵底盖包括卡入安装端内圈的支撑内圈,所述支撑内圈顶端设置有与播种板对应的封堵板,所述支撑内圈下端向外翻折形成固定外圈,所述支撑内圈与固定外圈之间形成卡装槽,所述封堵底盖通过卡装槽对应固定扣合在所述安装端上并使得封堵板封堵播种板的播种通孔。

14、优选的,所述封堵结构为封堵插板,所述安装端圆周向设置插槽,所述封堵插板沿着插槽卡入安装端并使得封堵插板封堵播种板的播种通孔。

15、优选的,所述桶盖顶端设置有提拉手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技术的播种装置,可便于携带操作,实现种子的均匀播种,且满足多种植物种子的播种需求;

18、2、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尺寸播种通孔的播种板,满足不同植物种子播种需求;采用具有播种位槽结构的播种板可很好的控制种子下料数量,避免播种通孔设置过大或过小导致种子播种数量不均的问题;

19、3、该封堵结构与播种桶体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满足取下或者旋转的方式满足播种板种子播种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播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上下端与桶盖(2)、封堵结构采用插接卡装或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顶端向外翻转形成第一翻沿卡圈(12),所述桶盖(2)的外圈翻沿下端设置有第二翻沿卡圈(21),所述播种桶体(1)上端的第一翻沿卡圈(12)对应卡入所述桶盖(2)的外圈翻沿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的下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束腰部(11),且播种桶体(1)内侧壁位于束腰部(11)上下侧分别形成第一支撑斜面(13)、第二支撑斜面(14),所述播种板(5)对应卡接在第一支撑斜面(13)或第二支撑斜面(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板(5)包括板体(51)沿着板体(51)圆周外圈向上或向下翻折形成的支撑翻沿(53),所述支撑翻沿(53)对应卡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斜面(13)或第二支撑斜面(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5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向下凸出的播种位槽(52),所述播种位槽(52)的底部设置有供种子通过的播种通孔(5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位于束腰部(11)下侧形成安装端(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为封堵底盖(3),所述封堵底盖(3)包括卡入安装端(15)内圈的支撑内圈(31),所述支撑内圈(31)顶端设置有与播种板(5)对应的封堵板(33),所述支撑内圈(31)下端向外翻折形成固定外圈(32),所述支撑内圈(31)与固定外圈(32)之间形成卡装槽(34),所述封堵底盖(3)通过卡装槽(34)对应固定扣合在所述安装端(15)上并使得封堵板(33)封堵播种板的播种通孔(5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为封堵插板(6),所述安装端(15)圆周向设置插槽,所述封堵插板(6)沿着插槽卡入安装端(15)并使得封堵插板(6)封堵播种板的播种通孔(5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2)顶端设置有提拉手柄(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播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上下端与桶盖(2)、封堵结构采用插接卡装或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顶端向外翻转形成第一翻沿卡圈(12),所述桶盖(2)的外圈翻沿下端设置有第二翻沿卡圈(21),所述播种桶体(1)上端的第一翻沿卡圈(12)对应卡入所述桶盖(2)的外圈翻沿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桶体(1)的下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束腰部(11),且播种桶体(1)内侧壁位于束腰部(11)上下侧分别形成第一支撑斜面(13)、第二支撑斜面(14),所述播种板(5)对应卡接在第一支撑斜面(13)或第二支撑斜面(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板(5)包括板体(51)沿着板体(51)圆周外圈向上或向下翻折形成的支撑翻沿(53),所述支撑翻沿(53)对应卡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斜面(13)或第二支撑斜面(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种子的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萌陈洁菲施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