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302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5
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涉及玩具枪领域,包括弹壳、夹持机构和抛壳块,弹壳可移动设置在套筒内;夹持机构设置在套筒上夹持并带动弹壳移动,包括凹槽、转轴、夹持块和阻尼杆,凹槽从套筒侧面向内凹陷成型以容纳弹壳;转轴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凹槽后方;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前端向外延伸至凹槽处;阻尼杆设置在套筒内,端部朝向凹槽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并与夹持块一侧接触,推动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并夹持在凹槽中的弹壳;通过倾斜设置的阻尼杆,推动夹持块沿靠近弹壳的方向转动以牢牢夹持弹壳,无论从何种角度持有枪械并进行抛壳模拟,都能沿本身设置的方向牢固的推动夹持块转动,保证弹壳随套筒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玩具枪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


技术介绍

1、玩具枪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逐渐发展成除了无法真正射出子弹以外,其他各方面都力求与真实枪械接近的功能。如模拟枪械击发状态、更换弹匣、仿真子弹装填以及射击时抛壳,能更好的提高玩具枪的真实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由其以模拟真实枪械射击后抛出弹壳为最,不仅提高了真实性,还能够应用于射击训练中以模拟真实射击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玩具枪抛壳机构,夹持弹壳向后移动并抛出时,所采用的夹持弹壳的结构过为松散,在不同角度下扣下扳机后,枪械套筒向后移动过程中夹持弹壳并不稳定,经常出现夹持失误的情况,导致弹壳在向后移动过程中上下浮动,并在到达抛壳位置时无法与弹壳弹出结构接触以完成抛壳,模拟抛壳效果不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设置在仿真手枪枪身上的套筒内,包括弹壳、夹持机构和抛壳块,弹壳可移动设置在套筒内;夹持机构设置在套筒上夹持并带动弹壳移动,包括凹槽、转轴、夹持块和阻尼杆,凹槽从套筒侧面向内凹陷成型以容纳弹壳;转轴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凹槽后方;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前端向外延伸至凹槽处并可沿靠近或远离弹壳的方向转动并将弹壳夹持或松开;阻尼杆设置在套筒内,端部朝向凹槽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并与夹持块一侧接触,推动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并夹持在凹槽中的弹壳;抛壳块设置位于夹持组件后方,弹壳随套筒向后移动并经过抛壳块处时由抛壳块将弹壳向另一侧顶出。

4、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包括转动部和夹持部,转动部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转轴右侧并绕转轴转动;夹持部成型转动部前端并向内延伸至凹槽内与弹壳接触,所述阻尼杆与转动部的右侧接触以推动转动部逆时针转动。

5、优选的,所述阻尼杆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转动部后端的右侧接触,转动部与阻尼杆的接触面为与所述阻尼杆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推压面。

6、优选的,所述夹持部沿靠近弹壳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成型,所述夹持块沿夹持部延伸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夹持部与弹壳的接触面为向左下方倾斜成型的斜面,以适应弹壳在所述凹槽中升降。

7、优选的,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凹槽出口处并位于靠近所述夹持块一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持部的侧面接触,以限制夹持块的转动幅度。

8、优选的,还包括复进机构,复进机构包括导向杆、复进弹簧和供弹推块,导向杆固定设置在枪身内,套筒前端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复进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并连接在套筒与枪身之间;供弹推块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所述凹槽后方,随套筒从后向前移动并推动新的弹壳进入凹槽中。

9、优选的,所述供弹推块包括成型在后侧可将弹壳暂时推入弹匣中的倾斜面和成型在前端可将弹壳从弹匣中推出的垂直面。

10、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设置的阻尼杆,推动夹持块沿靠近弹壳的方向转动以牢牢夹持弹壳,且由于阻尼杆的可靠性,无论从何种角度持有枪械并进行抛壳模拟,都能沿本身设置的方向牢固的推动夹持块转动,保证弹壳随套筒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1、阻尼杆前端与转动部右侧接触,且由于阻尼杆倾斜设置,所以转动部与阻尼杆接触的推压面角度与阻尼杆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进一步提高阻尼杆推动夹持块的可靠性;

12、夹持部沿靠近弹壳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成型,夹持部与弹壳的接触面为向左下方倾斜成型的斜面,当弹壳在凹槽中上下移动而改变与夹持部的接触位置时,能始终保持夹持块对弹壳的夹持力保持稳定,不易出现夹持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弹壳抛出的稳定性;

13、限位块与夹持部接触,能够避免夹持块过度旋转导致无法与弹壳接触,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4、供弹推块可随套筒复位将弹匣中的弹壳重新推入供弹槽中,自动完成枪械的重新上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设置在仿真手枪枪身上的套筒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壳、夹持机构和抛壳块,弹壳可移动设置在套筒内;夹持机构设置在套筒上夹持并带动弹壳移动,包括凹槽、转轴、夹持块和阻尼杆,凹槽从套筒侧面向内凹陷成型以容纳弹壳;转轴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凹槽后方;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前端向外延伸至凹槽处并可沿靠近或远离弹壳的方向转动并将弹壳夹持或松开;阻尼杆设置在套筒内,端部朝向凹槽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并与夹持块一侧接触,推动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并夹持在凹槽中的弹壳;抛壳块设置位于夹持组件后方,弹壳随套筒向后移动并经过抛壳块处时由抛壳块将弹壳向另一侧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包括转动部和夹持部,转动部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转轴右侧并绕转轴转动;夹持部成型转动部前端并向内延伸至凹槽内与弹壳接触,所述阻尼杆与转动部的右侧接触以推动转动部逆时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转动部后端的右侧接触,转动部与阻尼杆的接触面为与所述阻尼杆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推压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沿靠近弹壳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成型,所述夹持块沿夹持部延伸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套筒上,夹持部与弹壳的接触面为向左下方倾斜成型的斜面,以适应弹壳在所述凹槽中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凹槽出口处并位于靠近所述夹持块一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夹持部的侧面接触,以限制夹持块的转动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进机构,复进机构包括导向杆、复进弹簧和供弹推块,导向杆固定设置在枪身内,套筒前端可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复进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并连接在套筒与枪身之间;供弹推块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所述凹槽后方,随套筒从后向前移动并推动新的弹壳进入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推块包括成型在后侧可将弹壳暂时推入弹匣中的倾斜面和成型在前端可将弹壳从弹匣中推出的垂直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设置在仿真手枪枪身上的套筒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壳、夹持机构和抛壳块,弹壳可移动设置在套筒内;夹持机构设置在套筒上夹持并带动弹壳移动,包括凹槽、转轴、夹持块和阻尼杆,凹槽从套筒侧面向内凹陷成型以容纳弹壳;转轴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凹槽后方;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前端向外延伸至凹槽处并可沿靠近或远离弹壳的方向转动并将弹壳夹持或松开;阻尼杆设置在套筒内,端部朝向凹槽出口方向倾斜设置并与夹持块一侧接触,推动夹持块绕转轴转动并夹持在凹槽中的弹壳;抛壳块设置位于夹持组件后方,弹壳随套筒向后移动并经过抛壳块处时由抛壳块将弹壳向另一侧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包括转动部和夹持部,转动部设置在套筒内并位于转轴右侧并绕转轴转动;夹持部成型转动部前端并向内延伸至凹槽内与弹壳接触,所述阻尼杆与转动部的右侧接触以推动转动部逆时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手枪内的夹持退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杆倾斜设置并与所述转动部后端的右侧接触,转动部与阻尼杆的接触面为与所述阻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权蔡东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尖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