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727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便于混凝土进行下料的同时,避免下料和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扬起,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的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有基座、筒身和顶筒等,基座上侧连接有筒身,筒身上侧连接有顶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抑尘机构能够便于对混凝土进行下料,且能够防止下料过程中粉尘扬起,通过挡尘机构能够便于对筒身进行自动密闭,防止搅拌过程的粉尘扬起,达到了能够在便于混凝土进行下料的同时,避免下料和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扬起,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中道路铺设、桥梁建设、房屋施工等多个领域,其中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2、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需要将原材料(如水泥、砂石等)放置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使得混凝土混合均匀,但是在将混凝土下料至搅拌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在搅拌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碰撞也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

3、因此,现在研发出一种能够在便于混凝土进行下料的同时,避免下料和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扬起,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的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在下料和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构成威胁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便于混凝土进行下料的同时,避免下料和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扬起,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的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2、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有基座、筒身、顶筒、搅拌机构、抑尘机构、除尘机构和挡尘机构,基座上侧连接有筒身,筒身上侧连接有顶筒,筒身设有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顶筒上设有能够防止粉尘扬起的抑尘机构,筒身内还设有能够对其内壁上粘附的混凝土进行刮落的除尘机构,筒身上设有能够防止搅拌过程中扬尘的挡尘机构。

>3、可选地,筒身下部设有出料管。

4、可选地,搅拌机构包括有电机、转轴、搅拌架、支撑杆、短搅杆、转动板、扭簧和十字架,基座中部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筒身转动式连接,转轴上连接有搅拌架,转轴中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杆,转轴上还连接有多个短搅杆,短搅杆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均与相邻的短搅杆之间连接有多个扭簧,筒身上部内侧连接有十字架,转轴与十字架转动式连接,启动基座上的电机,使得转轴转动,使得搅拌架在十字架上进行转动,使得短搅杆和搅拌架对混凝土进行搅拌。

5、可选地,还包括有抑尘机构,抑尘机构包括有滑动块、中心杆、第一弹簧、顶盖、末端板、斜面螺纹、破袋架和第二弹簧,顶筒上滑动式连接有多个滑动块,滑动块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中心杆,中心杆均与相邻的滑动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中心杆上部之间连接有顶盖,中心杆下部之间连接末端板,顶筒内侧开有斜面螺纹,末端板与斜面螺纹接触配合,十字架上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破袋架,破袋架与末端板滑动式连接,末端板与十字架滑动式连接,将混凝土袋放置在顶筒内的末端板上,在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使得末端板向下移动,使得中心杆在滑动块上向下移动,第一弹簧受到挤压收缩,带动顶盖向下移动,在末端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末端板与斜面螺纹的接触配,使得末端板进行转动。

6、可选地,破袋架上侧设有对个破袋钉。

7、可选地,破袋架下侧设有多个挤压锥。

8、可选地,还包括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有固定座、第三弹簧、连接杆和刮壁环,筒身下部内侧连接有多个固定座,固定座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均与固定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弹簧,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刮壁环,刮壁环与筒身接触,转动中的搅拌架或转动板会与连接杆接触,挤压连接杆在固定座上向下移动,刮壁环向下移动对筒身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刮除。

9、可选地,还包括有挡尘机构,挡尘机构包括有耐磨板、内板、对接轴和复位负重块,十字架外侧转动式连接有多个对接轴,对接轴均与筒身转动式连接,对接轴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内板,内板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耐磨板,耐磨板均与相邻的对接轴转动式连接,耐磨板均与筒身接触,耐磨板下侧均连接有复位负重块,末端板下移至与破袋架接触,同时末端板下部的挤压锥挤压内板在对接轴上转动,带动耐磨板进行转动,使得耐磨板带有复位负重块的一端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内板转动打开。

10、可选地,还包括有散料板,转动轴下部还连接有散料板。

11、可选地,还包括有控温器,筒身上部外侧还连接有控温器。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抑尘机构能够便于对混凝土进行下料,且能够防止下料过程中粉尘扬起,通过挡尘机构能够便于对筒身进行自动密闭,防止搅拌过程的粉尘扬起,达到了能够在便于混凝土进行下料的同时,避免下料和搅拌过程中的粉尘扬起,保护环境和工人健康的效果。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当筒身内的混凝土较多时,使得转动板参与至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当筒身内混凝土较少时,转动板收回,达到了能够根据筒身的混凝土的量对混泥土的搅拌方式进行自动调节,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14、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混凝土袋放置在末端板上,使得末端板向下移动,使得破袋架上破袋钉将混凝土袋扎破,同时使得顶盖与顶筒闭合,对顶筒进行密封,达到了能够自动对混凝土进行破袋下料,节约人力,且防止下料时的混凝土灰扬起的效果。

15、4、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中的搅拌架或转动板会与连接杆接触,挤压连接杆在固定座上向下移动,刮壁环向下移动对筒身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刮除,达到了能够对筒身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刮落,防止混凝土残留凝固在筒身内难以清理的效果。

16、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下料完成后,末端板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向上移动,耐磨板在复位负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带动内板转动闭合,达到了能够使得混凝土在筒身内进行密闭搅拌,防止搅拌过程中的混凝土灰扬起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基座(1)、筒身(2)、顶筒(3)、搅拌机构(4)、抑尘机构(5)、除尘机构(6)和挡尘机构(7),基座(1)上侧连接有筒身(2),筒身(2)上侧连接有顶筒(3),筒身(2)设有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4),顶筒(3)上设有能够防止粉尘扬起的抑尘机构(5),筒身(2)内还设有能够对其内壁上粘附的混凝土进行刮落的除尘机构(6),筒身(2)上设有能够防止搅拌过程中扬尘的挡尘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筒身(2)下部设有出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搅拌机构(4)包括有电机(41)、转轴(42)、搅拌架(43)、支撑杆(44)、短搅杆(45)、转动板(46)、扭簧(47)和十字架(48),基座(1)中部连接有电机(41),电机(41)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与筒身(2)转动式连接,转轴(42)上连接有搅拌架(43),转轴(42)中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4),转轴(42)上还连接有多个短搅杆(45),短搅杆(4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46),转动板(46)均与相邻的短搅杆(45)之间连接有多个扭簧(47),筒身(2)上部内侧连接有十字架(48),转轴(42)与十字架(48)转动式连接,启动基座(1)上的电机(41),使得转轴(42)在十字架(48)上转动,使得搅拌架(43)进行转动,使得短搅杆(45)、支撑杆(44)和搅拌架(43)对混凝土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抑尘机构(5),抑尘机构(5)包括有滑动块(51)、中心杆(52)、第一弹簧(53)、顶盖(54)、末端板(55)、斜面螺纹(550)、破袋架(56)和第二弹簧(57),顶筒(3)上滑动式连接有多个滑动块(51),滑动块(5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中心杆(52),中心杆(52)均与相邻的滑动块(5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3),中心杆(52)上部之间连接有顶盖(54),中心杆(52)下部之间连接末端板(55),顶筒(3)内侧开有斜面螺纹(550),末端板(55)与斜面螺纹(550)接触配合,十字架(48)上侧通过第二弹簧(57)连接有破袋架(56),破袋架(56)与末端板(55)滑动式连接,末端板(55)与十字架(48)滑动式连接,将混凝土袋放置在顶筒(3)内的末端板(55)上,在混凝土的重力作用下使得末端板(55)向下移动,使得中心杆(52)在滑动块(51)上向下移动,第一弹簧(53)受到挤压收缩,带动顶盖(54)向下移动,在末端板(5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末端板(55)与斜面螺纹(550)的接触配,使得末端板(55)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破袋架(56)上侧设有对个破袋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破袋架(56)下侧设有多个挤压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除尘机构(6),除尘机构(6)包括有固定座(61)、第三弹簧(62)、连接杆(63)和刮壁环(64),筒身(2)下部内侧连接有多个固定座(61),固定座(6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杆(63),连接杆(63)均与固定座(6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三弹簧(62),连接杆(63)之间连接有刮壁环(64),刮壁环(64)与筒身(2)接触,转动中的支撑杆(42)或转动板(46)会与连接杆(63)接触,挤压连接杆(63)在固定座(61)上向下移动,刮壁环(64)向下移动对筒身(2)内壁上的混凝土进行刮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挡尘机构(7),挡尘机构(7)包括有耐磨板(71)、内板(72)、对接轴(73)和复位负重块(74),十字架(48)外侧转动式连接有多个对接轴(73),对接轴(73)均与筒身(2)转动式连接,对接轴(73)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内板(72),内板(72)外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耐磨板(71),耐磨板(71)均与相邻的对接轴(73)转动式连接,耐磨板(71)均与筒身(2)接触,耐磨板(71)下侧均连接有复位负重块(74),末端板(55)下移至与破袋架(56)接触,同时末端板(55)挤压内板(72)在对接轴(73)上转动,带动耐磨板(71)进行转动,使得耐磨板(71)带有复位负重块(74)的一端向上转动,从而使得内板(72)转动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散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基座(1)、筒身(2)、顶筒(3)、搅拌机构(4)、抑尘机构(5)、除尘机构(6)和挡尘机构(7),基座(1)上侧连接有筒身(2),筒身(2)上侧连接有顶筒(3),筒身(2)设有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4),顶筒(3)上设有能够防止粉尘扬起的抑尘机构(5),筒身(2)内还设有能够对其内壁上粘附的混凝土进行刮落的除尘机构(6),筒身(2)上设有能够防止搅拌过程中扬尘的挡尘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筒身(2)下部设有出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搅拌机构(4)包括有电机(41)、转轴(42)、搅拌架(43)、支撑杆(44)、短搅杆(45)、转动板(46)、扭簧(47)和十字架(48),基座(1)中部连接有电机(41),电机(41)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42),转轴(42)与筒身(2)转动式连接,转轴(42)上连接有搅拌架(43),转轴(42)中部连接有多个支撑杆(44),转轴(42)上还连接有多个短搅杆(45),短搅杆(4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转动板(46),转动板(46)均与相邻的短搅杆(45)之间连接有多个扭簧(47),筒身(2)上部内侧连接有十字架(48),转轴(42)与十字架(48)转动式连接,启动基座(1)上的电机(41),使得转轴(42)在十字架(48)上转动,使得搅拌架(43)进行转动,使得短搅杆(45)、支撑杆(44)和搅拌架(43)对混凝土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抑尘机构(5),抑尘机构(5)包括有滑动块(51)、中心杆(52)、第一弹簧(53)、顶盖(54)、末端板(55)、斜面螺纹(550)、破袋架(56)和第二弹簧(57),顶筒(3)上滑动式连接有多个滑动块(51),滑动块(5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中心杆(52),中心杆(52)均与相邻的滑动块(5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3),中心杆(52)上部之间连接有顶盖(54),中心杆(52)下部之间连接末端板(55),顶筒(3)内侧开有斜面螺纹(550),末端板(55)与斜面螺纹(550)接触配合,十字架(48)上侧通过第二弹簧(57)连接有破袋架(56),破袋架(56)与末端板(55)滑动式连接,末端板(55)与十字架(48)滑动式连接,将混凝土袋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其鹏余柱陈中华耿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