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动力箱,特别是一种配置散热网板的发动机动力箱。
技术介绍
1、一般的发动机动力箱会配置散热网,而散热网一般采用均匀布置网孔结构,将整片散热区域网孔布置为均匀分布且口径相同。
2、例如,公告号为cn219508704u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双动力驱动液压挖掘机”,其包括挖掘机本体、散热组件和滤网,所述挖掘机本体具有一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安装有与所述挖掘机本体连接的柴油机和电动机,所述散热组件的散热端正对着所述电动机,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动力箱的侧壁上设置的开口处,以使所述动力箱与外界相连通;为了便于动力箱的内部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滤网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水平高度大于外壳的水平高度,第二滤网的水平高度小于外壳的水平高度。该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即为用于与外界连通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网。
3、如上述,一般散热网矩形覆盖区域有主散热区及外周散热区,主散热区和外周散热区的散热面需求不同,外周散热区作为从次散热区域散热量要求较低,但现有一般散热网网孔是按主散热区散热面布置,外周散热区网孔也跟主散热区一样口径较大、较为密集,使得砂石碎石从该外周散热区进入动力箱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动力箱,将散热网分成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随着远离主散热区次散热孔的孔宽度逐渐变小,有效降低砂石碎石从该外周散热区进入动力箱风险。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发动机动
4、如上述,将散热网分成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散热孔(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的中心呈矩形阵列或错位阵列状均匀分布,散热孔的孔宽度随着从次散热区中心至边缘(与主散热区相接)逐渐变大,主散热区散热面充足以充分散热,且随着远离主散热区次散热孔的孔宽度逐渐变小,满足主散热区外周散热面逐渐缩减需求,有效降低砂石碎石从该外周散热区进入动力箱风险,而且其间距变大强度更大。
5、基于前述方案,在一改进方案中,散热网组件还包括框板,框板包括横框和纵框,横框和纵框横纵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散热网的外周缘。框板强度高于散热网,起到固定散热网以及散热网通过框板固定在动力箱上作用,有效提高连接强度。
6、基于前述方案,在一改进方案中,散热网组件还包括滑轨组,滑轨组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滑轨平行布置于动力箱的外壳上,且两条滑轨的滑槽相对布置,框板滑动连接于两条滑轨的滑槽内。其中,滑轨的横截面呈u字型状结构,滑轨的末端布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布置于滑槽内,起到限位作用。如此,采用滑轨滑动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快速拆装更换。
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本技术的一种散热网板及发动机动力箱,将散热网分成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散热孔(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的中心呈矩形阵列或错位阵列状均匀分布,散热孔的孔宽度随着从次散热区中心至边缘(与主散热区相接)逐渐变大,主散热区主散热孔散热面充足以充分散热,且随着远离主散热区次散热孔的孔宽度逐渐变小,满足主散热区外周散热面逐渐缩减需求,有效降低砂石碎石从该外周散热区进入动力箱风险,而且其间距变大强度更大,利于增加散热网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网板,包括散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上布置有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所述主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主散热孔组成的主散热孔组,所述次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次散热孔组成的次散热孔组,所述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的中心呈矩形阵列或错位阵列状均匀分布;定义每个次散热区的与主散热区距离至大位置有一个渐变点,该次散热区的次散热孔组的孔宽度随着从该渐变点向外扩散而逐渐变大,且次散热孔的孔宽度小于主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板,框板包括横框和纵框,横框和纵框横纵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散热网的外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组,滑轨组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滑轨能够平行布置于动力箱的外壳上,且两条滑轨的滑槽相对布置,框板滑动连接于两条滑轨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U字型状结构,滑轨的末端布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布置于滑槽内;且,散热网是在板材上开设主散热孔组及次散热孔组形成,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分别呈圆形或正六边形状结构;且,散热网的一侧为主散热区
5.一种发动机动力箱,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上配置有连通外界散热用的散热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组件包括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上布置有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所述主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主散热孔组成的主散热孔组,所述次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次散热孔组成的次散热孔组,所述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的中心呈矩形阵列或错位阵列状均匀分布;定义每个次散热区的与主散热区距离至大位置有一个渐变点,该次散热区的次散热孔组的孔宽度随着从该渐变点向外扩散而逐渐变大,且次散热孔的孔宽度小于主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动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组件还包括框板,框板包括横框和纵框,横框和纵框横纵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散热网的外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动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组件还包括滑轨组,滑轨组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滑轨平行布置于动力箱的外壳上,且两条滑轨的滑槽相对布置,框板滑动连接于两条滑轨的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动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U字型状结构,滑轨的末端布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布置于滑槽内;且,散热网是在板材上开设主散热孔组及次散热孔组形成,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分别呈圆形或正六边形状结构;且,散热网的一侧为主散热区且其另一侧两角处为次散热区,或者,散热网的中部为主散热区且其外周四角处为次散热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网板,包括散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网上布置有主散热区和次散热区,所述主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主散热孔组成的主散热孔组,所述次散热区分布有由若干个次散热孔组成的次散热孔组,所述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的中心呈矩形阵列或错位阵列状均匀分布;定义每个次散热区的与主散热区距离至大位置有一个渐变点,该次散热区的次散热孔组的孔宽度随着从该渐变点向外扩散而逐渐变大,且次散热孔的孔宽度小于主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板,框板包括横框和纵框,横框和纵框横纵连接且分别布置于散热网的外周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组,滑轨组包括两条滑轨,两条滑轨能够平行布置于动力箱的外壳上,且两条滑轨的滑槽相对布置,框板滑动连接于两条滑轨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热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呈u字型状结构,滑轨的末端布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布置于滑槽内;且,散热网是在板材上开设主散热孔组及次散热孔组形成,主散热孔和次散热孔分别呈圆形或正六边形状结构;且,散热网的一侧为主散热区且其另一侧两角处为次散热区,或者,散热网的中部为主散热区且其外周四角处为次散热区。
5.一种发动机动力箱,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伟,黄报频,粟星奇,钟传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美斯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