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导热测试,具体是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日趋微型化、高性能化,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和累积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及时导出,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稳定性。为满足散热设备的需求,采用石墨烯薄膜对设备内部的热量进行导出散热,石墨烯薄膜质量轻、机械强度高,热导率高。但在应用石墨烯薄膜时,需要先对其导热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能有效导热。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是采用精密的测试仪器对石墨烯薄膜进行测试。
2、专利公开号为cn110887864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的测试方法,包括待测样品的取样、测试环境的营造、待测样品的放置、加热块的放置、测温件的放置、温度数据的采集、多组数据的获取、温度数据的分析,可以准确的测试出石墨烯膜的导热性能,并能区分出不同厚度的石墨烯膜的性能差异,操作简单、耗时少,测试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的监测测试。
3、然而,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依赖于精密的测试仪器,虽然能够测试出石墨烯薄膜的导热性能,但并未充分考虑样品尺寸和形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特别是样品的形状,如长宽是否规则,对导热测试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提出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解决了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依赖于精密的测试仪器,虽然能够测试出石墨烯薄膜的导热性能,但并未充分考虑样品尺寸和形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的技术问题
2、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获得多个不同形状石墨烯薄膜的轮廓边线;
4、步骤二:根据各个石墨烯薄膜的轮廓边线,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
5、步骤三:根据各个石墨烯薄膜的轮廓边线,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
6、步骤四:根据各个石墨烯薄膜的轮廓边线,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传热面积;
7、步骤五:根据各个石墨烯薄膜的轮廓周长和传热面积,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形状复杂度;
8、步骤六:在相同测试环境下,以轮廓中心点为加热点,对各个石墨烯薄膜进行加热处理,并结合传热面积分析获得导热参数;
9、步骤七:根据导热参数和形状复杂度,分析获得形状关联系数;
10、步骤八:根据形状关联系数输出导热参数修正计算公式。
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的具体方式为:
12、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所有形状点坐标,将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所有形状点坐标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中心点的横坐标,将纵坐标的平均值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中心点的纵坐标,进而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
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的具体方式为:
14、通过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每相邻的两个形状点坐标,计算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将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每相邻的两个形状点之间的距离之和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ci,其中i指代为不同的石墨烯薄膜,i=1、2、……、n,其中n指代为石墨烯薄膜的数量,n为正整数且n≥1。
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传热面积的具体方式为:
16、根据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所有形状点坐标,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的长度与宽度,计算各个石墨烯薄膜的长度与宽度之间的乘积b,并将b×θ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传热面积si,θ为预设参数。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的长度与宽度的具体方式为:
18、从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所有形状点坐标中,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对应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各个石墨烯薄膜横坐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的长度,将各个石墨烯薄膜纵坐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的宽度。
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形状复杂度的具体方式为:
20、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轮廓边线上的形状点坐标数量mi与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ci之间的比值eai,同时获得与传热面积si之间的比值ebi,将eai和ebi之间的和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形状复杂度hi。
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获得导热参数的具体方式为:
22、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将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作为加热点,在预定加热功率p下使用加热源对各个石墨烯薄膜进行加热处理,将预定加热功率p与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传热面积si之间的比值,作为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热流量qi;
23、沿着各个石墨烯薄膜的长度传热方向均设置e个温度测量点,每个温度测量点之间的间隔距离均为△x,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的e个温度测量点中温度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绝对值ri,根据公式ki=(qi×di)/(ri×si),计算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导热参数ki,△x为预设值,e为预设数量值,e为正整数,e>1。
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分析获得形状关联系数的具体方式为:
25、将多个石墨烯薄膜的导热参数和形状复杂度组成数据集(h1,k1)、(h2,k2)、……、(hn,kn),计算形状复杂度hi和导热参数ki的平均值,然后计算每个形状复杂度与平均形状复杂度的差值mai以及导热参数与平均导热参数的差值mbi,计算形状复杂度差值mai平方和ga以及导热参数差值mbi平方和gb,再计算复杂度差值mai和导热参数差值mbi之间的乘积总和l,最后,通过公式,分析获得形状关联系数z。
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输出导热参数修正计算公式的具体方式为:
27、将形状关联系数引入至公式ki=(qi×di)/(ri×si)中,输出导热参数修正计算公式。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9、本专利技术,通过考虑石墨烯薄膜的形状复杂度,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薄膜的实际导热性能,减小因形状不规则导致的测试误差,本专利技术不仅测试了石墨烯薄膜的导热参数,还引入了形状关联系数,从多个角度对薄膜的导热性能进行评估,使得测试结果更为全面和可靠,使得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石墨烯薄膜,为石墨烯薄膜在散热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
30、同时通过计算形状关联系数,反映了导热参数与形状复杂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导热测试结果的影响,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石墨烯薄膜的导热特性,将形状关联系数引入导热参数的计算公式中,进行纠正处理,根据形状关联系数对不同形状的薄膜进行导热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纠偏,以减小因形状不规则导致的测试误差,使得石墨烯薄膜导热参数的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的具体方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的具体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导热参数的具体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析获得形状关联系数的具体方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导热参数修正计算公式的具体方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中心点的具体方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导热薄膜材料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各个石墨烯薄膜分别对应的轮廓周长的具体方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雁龙,黄存东,王坚,章亮华,李术强,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湘仪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