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及设备、介质技术_技高网

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及设备、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437258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及设备、介质,方法包括:确认运行除湿模式时,根据新风焓值和新风温度,判断是否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若是,则动态调节热交换温度,根据调节的热交换温度进行初次热交换;在当前送风温度小于所设送风温度时,确定当前的热交换温度;热回收率处于所设全投入范围且第一风温达到所设温度值时,检测压缩机的投入百分比;投入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设投入值时,切出辅热器,所设需变温度叠加当前的热交换温度得到调控温度,根据调控温度进行初次热交换,运行所设运行时间。进一步降低辅热器投入,提高除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整机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特别涉及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及设备、介质


技术介绍

1、高精尖各领域中,产学研各环节都离不开洁净环控的支撑,如医院、生物制药、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的环控都离不开恒温恒湿微环境。在部分场合无法采用无再热的温湿分控解决恒温恒湿时,则再热能耗占据整机运行能耗一大部分。如医院手术部采用温湿联控与温湿分控相比较时,温湿联控方案的再热能耗会占据系统总能耗的40%左右,长运行时耗能惊人。

2、在大新风比或全新风的机组中,处于过渡季节时的双冷源直膨系统的传统控制冷凝再热全投入仍显不足,此时的电辅加热投入仍存在,则直膨系统的冷凝热无法较好的析放,整机运行能耗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及设备、介质,以解决现有除湿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冷凝热回收全投入仍不足,进一步降低辅热器投入,提高除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整机运行能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应用于一种除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室内机壳、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辅热器;

3、所述室内机壳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室内机壳的外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对初次热交换处理后的新风进行再次热交换处理;

4、所述方法包括:

5、当确认运行除湿模式时,获取新风焓值和新风温度,根据所述新风焓值和所述新风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

6、若是,则动态调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交换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

7、检测当前送风温度,当所述当前送风温度小于所设送风温度时,确定当前的所述热交换温度,检测所述除湿系统的热回收率和再次热交换处理后的第一风温;

8、当所述热回收率处于所设全投入范围内且所述第一风温达到所设温度值时,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投入百分比;

9、当所述投入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设投入值时,则先切出所述辅热器,叠加所设需变温度至当前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得到调控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所述调控温度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维持运行所设运行时间。

10、进一步,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还包括:

11、当所述投入百分比大于所设投入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维持当前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

12、将所述辅热器投入所述除湿系统,以运行所述除湿模式。

13、进一步,所述根据所述新风焓值和所述新风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具体包括:

14、判断所述新风焓值是否小于所设焓值且所述新风温度是否小于所设新风温度;

15、若是,则认为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

16、进一步,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有冷媒调节阀,所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交换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具体包括:

17、按照所设温度步长,调节所述热交换温度;

18、根据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调节所述冷媒调节阀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以使初次热交换处理后的第二风温达到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

19、进一步,所述检测所述除湿系统的热回收率具体包括:

20、检测所述除湿系统的室外排热量和室内排热量,根据所述室外排热量和所述室内排热量,计算所述热回收率。

21、进一步,所述当确认运行除湿模式时具体包括:

22、获取新风湿度,根据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计算所述新风焓值和新风露点;

23、当所述新风露点大于所设露点时,则确认运行所述除湿模式。

24、进一步,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还包括:

25、当确认无需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所设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

26、进一步,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还包括:

27、当所述当前送风温度小于所设送风温度且所述热回收率小于所设全投入范围的所设最小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所设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

28、返回再检测所述当前送风温度,直至所述热回收率处于所设全投入范围内。

29、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30、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31、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

32、在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在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

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新风焓值和新风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防止误判断,动态调节第一换热器的热交换温度,使第一换热器以可变温度模式运行,通过依次检测判断当前送风温度、热回收率、再次热交换处理的第一风温和压缩机的投入百分比,以确定热回收投入工况和当前的热交换温度,当确定压缩机的投入百分比小于或等于所设投入值时,优先切出辅热器,所设需变温度与当前调节的热交换温度叠加得到调控温度,以执行变分配比例运行策略,解决现有除湿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冷凝热回收全投入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降低辅热器投入,较好的析放直膨管路的冷凝热,提高除湿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整机运行能耗,解决了现有除湿机组恒温恒湿冷热抵消的热源采用电再热、蒸汽再热或热水再热的方式,导致高能耗的问题;解决了在现有双冷源除湿系统中,当带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直膨管路和第一换热器前级预冷按固定设置的热交换温度控制时,新风在高温低湿会出现预冷干工况运行,导致第二换热器除湿制冷量过小,因而冷凝热不足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包括:室内机壳、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辅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风焓值和所述新风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有冷媒调节阀,所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交换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除湿系统的热回收率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认运行除湿模式时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包括:室内机壳、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辅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风焓值和所述新风温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变分配比例策略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除湿的冷凝热需变分配比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有冷媒调节阀,所述动态调节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交换温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根据调节的所述热交换温度对新风进行初次热交换处理具体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得盛赖凤麟蔡湛文李国源林伟聪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西屋康达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