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印刷行业领域中版辊取放移动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托架自动居中结构。
技术介绍
1、有轴版辊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存放时,需要使用升降架将有轴版辊从放置平台移动至存放架;或者存放的有轴版辊需要使用时,需要使用升降架将有轴版辊从存放架移动至放置平台。目前如申请号为202320654195.6公开的一种有轴版辊升降架,其中升降架搬运有轴版锟时,升降杆带动承托架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承托架移动至有轴版辊两端的轴的正下方;然后升降杆带动承托架向上托住有轴版辊,由于有轴版锟自身较重,容易在接料过程中发生偏移,承托架承托时稳定性不佳,进而也容易磨损架体内部的升降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自动居中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包括架体、升降杆、承托架和居中装置,升降杆设于架体上,居中装置设于升降杆上,承托架与居中装置连接,居中装置包括底板、滑动板、滑动组件和弹性组件,底板与升降杆连接,承托架与滑动板连接,弹性组件设于底板上,并与滑动板连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居中装置,在取版辊时,若承托架一端受压发生偏移,就会压缩偏移侧的弹性组件,当抽起版辊时,在弹性组件作用下将版辊居中,由此实现承托架自动居中,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受压时承托架偏移而对升降杆的磨损,提高托架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杆和弹性件,底板两侧固定有连接座,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弹簧,弹簧设于连接座与滑动板之间,弹簧的一端与滑动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由此,通过设有弹簧,能够节省滑动板内空间并提供良好的弹性性能。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板上设有安装盘,安装盘设于底板和滑动板之间,承托架的一端穿过滑动板与安装盘连接。由此,通过设有安装盘,增加承托架连接时的稳固性。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盘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孔,连接杆远离连接座的一端通过连接孔与安装盘固定。由此,通过设有连接孔,无需另外设置固定件将连接杆固定。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第一导轨固定在底板上,滑动板包括翻折部,第一滑块固定在翻折部的下方,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配合。由此,通过第一滑块和第一导轨配合,使得翻折部可以在第一导轨上水平滑动。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板靠近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水平设置,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配合,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平行设置。由此,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配合,使得第二滑块可以在第二滑轨上平行滑动,进一步保证自动居中效果。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托架远离滑动板的一端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为弧形,支撑槽的开口向上。通过设有支撑槽,可以将有轴版辊的两端限定在支撑槽内,有效防止了移动架在前后移动时有轴版辊发生脱离现象,进一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升降杆(2)、承托架(4)和居中装置(3),所述升降杆(2)设于架体(1)上,所述居中装置(3)设于升降杆(2)上,所述居中装置(3)包括底板(31)、滑动板(32)、滑动组件(30)和弹性组件(33),所述底板(31)与升降杆(2)连接,所述承托架(4)与滑动板(32)连接,所述滑动板(32)通过滑动组件(30)与底板(31)连接,所述弹性组件(33)设于底板(31)上,并与滑动板(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连接座(331)、连接杆(332)和弹性件(334),所述底板(31)两侧固定有连接座(331),所述连接座(331)上均设有通孔(333),所述连接杆(332)设于滑动板(32)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332)上套设有弹性件(334),所述弹性件(334)的一端与连接座(331)相抵接,另一端与滑动板(32)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4)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连接座(331)与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2)上设有安装盘(38),所述安装盘(38)设于底板(31)和滑动板(32)之间,所述承托架(4)的一端穿过滑动板(32)与安装盘(3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38)两端对称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332)远离连接座(331)的一端通过连接孔与安装盘(3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30)包括第一导轨(34)和第一滑块(35),所述第一导轨(34)固定在底板(31)上,所述滑动板(32)包括翻折部(321),所述第一滑块(35)固定在翻折部(321)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34)和第一滑块(35)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2)靠近底板(3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块(36),所述底板(31)上固定有第二导轨(37),所述第二导轨(37)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滑块(36)与第二导轨(37)配合,所述第二导轨(37)与第一导轨(34)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4)远离滑动板(32)的一端设有支撑槽(41),所述支撑槽(41)为弧形,所述支撑槽(41)的开口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升降杆(2)、承托架(4)和居中装置(3),所述升降杆(2)设于架体(1)上,所述居中装置(3)设于升降杆(2)上,所述居中装置(3)包括底板(31)、滑动板(32)、滑动组件(30)和弹性组件(33),所述底板(31)与升降杆(2)连接,所述承托架(4)与滑动板(32)连接,所述滑动板(32)通过滑动组件(30)与底板(31)连接,所述弹性组件(33)设于底板(31)上,并与滑动板(3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3)包括连接座(331)、连接杆(332)和弹性件(334),所述底板(31)两侧固定有连接座(331),所述连接座(331)上均设有通孔(333),所述连接杆(332)设于滑动板(32)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332)上套设有弹性件(334),所述弹性件(334)的一端与连接座(331)相抵接,另一端与滑动板(32)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4)为弹簧,所述弹簧设于连接座(331)与滑动板(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自动居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一联,曾子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尔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