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工具,具体说是一种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
技术介绍
现在的水杯大都靠触摸感觉温度,有些保温效果好的水杯用手触摸外壳感受不到 杯中水的的温度,只能用嘴唇靠近杯口去判断水温,非常不方便,不小心还容易烫伤嘴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触摸感温、可以直观地用光线表达杯中水温的 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包括带有杯底的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为夹层结构,杯底的夹层中安装有电池和热敏控制电路,在杯体的杯口处固定安装有发光环,所述发光环内嵌装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连接到热敏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热敏控制电路是串联在发光二极管上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无需触摸感温、可以直观地用光线表达杯中水温,使用方便,避免了触摸感温容易烫伤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包括带有杯底1的杯体2,所 述杯底1为夹层结构,杯底1的夹层中安装有电池3和热敏控制电路4,在杯体2的杯口处 固定安装有发光环5,所述发光环5采用透明的玻璃或者有机塑料等材料制成,发光环5内 嵌装有发光二极管6,发光二极管6连接到热敏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所述热敏控制电路4是串联在发光二极管6上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发光二极管6串联后连接在电池3的两极,发光二极管6采用 底功耗高亮度的红色发光管。当杯中 ...
【技术保护点】
带有温度显示的水杯,包括带有杯底(1)的杯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1)为夹层结构,杯底(1)的夹层中安装有电池(3)和热敏控制电路(4),在杯体(2)的杯口处固定安装有发光环(5),所述发光环(5)内嵌装有发光二极管(6),发光二极管(6)连接到热敏控制电路(4)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