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203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49
本技术属于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用于转向器长管内孔的干涉检测;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杆组件,定位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检测工装还包括检测头;定位杆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为同轴的定位柱、定位杆、旋转杆;检测头包括套筒、套筒顶部的杆状把手、套筒外壁上的若干检测柱。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杆组件依靠定位柱先确定尾部孔的轴心,随后通过检测头能否顺利伸入头部孔以及顺畅转动来确定尾部孔与头部孔是否同轴;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检测工装,特别是涉及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1、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2、转向器是由多种不同的组件组成的,其中转向器长管(也称之为转向器壳体)就是转向器中的一个组件。转向器长管通常通过铸造而成,长管的内孔需要进行干涉检测,即检测长管内孔两端的同轴度;当同轴度不符合标准时,长管内安装的组件之间将无法正常配合。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操作复杂,检测速度慢,降低了检测的效率,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3、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用于转向器长管内孔的干涉检测,内孔由下至上依次为尾部孔、中部孔、头部孔;尾部孔、头部孔的内径均大于中部孔的内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杆组件,定位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检测工装还包括检测头;

4、定位杆组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为同轴的定位柱、定位杆、旋转杆;定位柱与尾部孔匹配,定位杆的外径小于中部孔的内径,旋转杆的外径小于定位杆的外径;定位柱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定位杆与旋转杆转动连接;

5、检测头包括套筒、套筒顶部的杆状把手、套筒外壁上的若干检测柱;

6、套筒的内径与旋转杆的外径匹配;套筒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对称分布有一个限位凹槽;旋转杆上部的左右两侧有与限位凹槽匹配的限位凸起;

7、检测头插在旋转杆的头部,检测头转动带动旋转杆转动;检测头与旋转杆同轴;检测柱端部到套筒轴心的距离,与头部孔内径的二分之一匹配。

8、优选的,旋转杆的尾部伸入到定位杆的头部,旋转杆的尾部通过轴承与定位杆的头部转动连接。

9、优选的,检测柱包括检测柱体、及转动安装在检测柱体端部的滚珠;检测柱体的端部为锥形。

10、优选的,检测柱左右交错的垂直固定在套筒外壁上。

11、优选的,套筒的下端面固定粘贴有磁环a,磁环a下方吸附有固定在旋转杆上的磁环b。

12、优选的,底座上端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板。

13、本技术作用原理如下:

14、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检测工装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拔下检测头,将转向器长管的尾部向下,使得定位杆组件伸入到转向器长管的内孔中。定位柱与尾部孔匹配,定位杆贯穿中部孔,旋转杆的头部伸出头部孔外部;随后将检测头插在旋转杆上,安装有检测柱的套筒伸入到头部孔内,转动检测头,当检测头能够顺畅转动,则尾部孔与头部孔同轴。当检测头无法伸入到头部孔内,或检测头无法顺畅旋转一周,则尾部孔与头部不同轴或头部孔有质量问题,转向器长管不合格。

15、定位杆组件依靠定位柱先确定尾部孔的轴心,随后依靠检测头能否顺利伸入头部孔及顺畅转动来确定尾部孔与头部孔是否同轴。

16、检测头插在旋转杆上,保证了检测头能够保持与旋转杆之间的同轴;旋转杆与定位杆之间是轴承连接,转动顺畅,无阻碍,避免检测头与旋转杆之间产生摩擦,产生磨损,保持检测头与旋转杆之间的同轴的精度;检测柱上的滚珠与头部孔内壁之间是滚动摩擦,摩擦小。

17、磁环a、磁环b相互吸附,防止检测中检测头上下移动。聚四氟乙烯板的使用防止转向器长管尾部碰撞损伤。

18、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轴承的选择与安装、滚珠与定位柱之间的安装均选择本领域常用的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其型号、安装方式,明确的了解其具体如何安装与控制,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19、本技术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杆组件依靠定位柱先确定尾部孔的轴心,随后通过检测头能否顺利伸入头部孔以及顺畅转动来确定尾部孔与头部孔是否同轴;检测速度快,检测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用于转向器长管内孔的干涉检测,内孔由下至上依次为尾部孔、中部孔、头部孔;尾部孔、头部孔的内径均大于中部孔的内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杆组件,定位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其特征在于:检测工装还包括检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旋转杆的尾部伸入到定位杆的头部,旋转杆的尾部通过轴承与定位杆的头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检测柱包括检测柱体、及转动安装在检测柱体端部的滚珠;检测柱体的端部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检测柱左右交错的垂直固定在套筒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套筒的下端面固定粘贴有磁环A,磁环A下方吸附有固定在旋转杆上的磁环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上端面粘贴有聚四氟乙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所述检测工装用于转向器长管内孔的干涉检测,内孔由下至上依次为尾部孔、中部孔、头部孔;尾部孔、头部孔的内径均大于中部孔的内径;检测工装包括底座、定位杆组件,定位杆组件固定安装在底座中心;其特征在于:检测工装还包括检测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旋转杆的尾部伸入到定位杆的头部,旋转杆的尾部通过轴承与定位杆的头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器长管内孔干涉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星闫国强杨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利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