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智能电视、高效照明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这些设备都需要使用光提取单元,其均包含一种由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的光扩散材料来提高光的扩散提取效果。点光源发光强度过高易产生眩光现象,使用光扩散材料可以有效改善此问题,在保持发光强度的同时,将眩目的点线光源扩散为柔和的面光源。这种材料可以通过散射和折射作用,将原本为点光源和线光源的入射光扩散为线光源和面光源,大幅增大光的扩散面积,降低由于光集中所产生的眩光现象。
2、光扩散材料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表面微结构型、体积扩散型、复合型以及新型光扩散材料。表面微结构型材料利用光刻和压印等手段在材料表面构造微透镜、三维多孔结构或粗糙凹凸表面等微结构,通过对入射光进行透射、反射和散射从而实现光扩散性能,采用此种制备方法一般需要昂贵的精密仪器,生产效率也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体积扩散型一般使用基体材料添加光扩散粒子构成,是目前主流的方案。复合型光扩散材料则是同时具有表面微结构、基本材料以及光扩散粒子,这显然更加增大了成本。
3、随着国防技术、放射性医学、核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种放射性射线被广泛应用,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为人类所认知,人们对具有防辐射功能的产品需求越来越高。防辐射材料制备方式有物理共混、化学共混以及两者的结合三种方法。物理共混是在不发生化学反应
4、从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在防辐射和防眩晕材料的制备上,其材料改性的方法基本一致,都可以归结为物理的或化学或者两者结合的方法,如果在基本材料中添加一种防眩晕和一种防辐射的改性剂,通过平衡透光率和雾度,有可能获得具有两种功能的功能材料,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不令人满意,这是因为随着改性剂种类的叠加,必然导致透光率的下降,也更难实现透光率与雾度之间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改性聚丙烯腈、抗氧剂,其中,改性聚丙烯腈结构如式1所示:
3、
4、其中,m为la、ce、pr、nd中的一种。
5、优选的,该扩散膜包括按重量份的聚碳酸酯92-98份、改性聚丙烯腈2-7份、抗氧剂0.3-1份。
6、优选的,改性聚丙烯腈的分子量为2.5×104~5×104。
7、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50%羟胺水溶液,升温至50-100℃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纯化水,保温搅拌2h,析出固体,降温至10-30℃继续搅拌2h,过滤,固体水洗两遍,得式2结构的改性聚丙烯腈;
9、
10、s2、将金属氧化物溶解于3n盐酸溶液中,然后调节体系ph至5-6,加入步骤s1制备的式2化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室温搅拌10h,加入去离子水,过滤,滤饼水洗两遍,真空干燥后得式1结构的改性聚丙烯腈;
11、
12、s3、按重量份称取聚碳酸酯92-98份、式1结构的改性聚丙烯腈2-7份、抗氧剂0.3-1份,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在240-295℃,100-120r/min螺杆转速下共混,挤出后,拉条切粒;
13、s4、将步骤s3的切粒物料加入注塑机,注塑温度为300℃,制成厚度0.1mm-5mm扩散膜。
14、优选的,步骤s1中,聚丙烯腈与羟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10。
15、优选的,步骤s2中,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中一种或组合。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5-6。
17、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注塑压力和速度分别为90~150mpa和50%~98%。
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羟胺与聚丙烯腈反应,引入偕胺肟结构,再利用偕胺肟结构对离子的络合能力,进一步络合具有防辐射的稀土元素,制备得到改性的聚丙烯腈,再与pc物理共混,制备得到同时具有防辐射与防眩晕的膜材料,方法新颖,同时改性剂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化学反应和产物分离容易操作,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改性聚丙烯腈、抗氧剂,其中,改性聚丙烯腈结构如式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膜包括按重量份的聚碳酸酯92-98份、改性聚丙烯腈2-7份、抗氧剂0.3-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腈的分子量为2.5×104~5×104。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聚丙烯腈与羟胺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1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中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体系的pH至5-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改性聚丙烯腈、抗氧剂,其中,改性聚丙烯腈结构如式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该扩散膜包括按重量份的聚碳酸酯92-98份、改性聚丙烯腈2-7份、抗氧剂0.3-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丙烯腈的分子量为2.5×104~5×104。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辐射防眩晕扩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成,崔钧,刘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壹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