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170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20 12:47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包括:本体,具有进水口、第一、第二出水口;阀座,设置在本体内,阀座具有阀腔和分别与阀腔相连通的进水通流口、第一和第二出水通流口,进水通流口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一出水通流口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第二出水通流口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阀芯组件,包括阀杆和分别设于阀杆两端的活塞件和封堵部,活塞件与阀腔的内壁滑动配合并设有贯通的过水孔,阀腔通过过水孔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封堵部与第二出水通流口开闭配合;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阀芯组件往第一出水通流口方向移动以关闭第二出水通流口;当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阀芯组件往第二出水通流口方向移动以打开第二出水通流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水器,尤其是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


技术介绍

1、为了方便手持花洒和顶喷花洒之间的切换,一些现有技术采用手动分水器进行切换分水,这种手动分水器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且操作比较不方便。而另一些现有技术采用水力自动进行切换分水,其利用水压进行切换,例如公告号为cn201543541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的“明装水力自动切换装置”,其利用水力即可实现头部花洒与手握花洒的自动切换,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大直径凸缘32上未设置过水孔,因此,一旦控制杆3的大直径凸缘32由图2状态向上移动进入切换座2内部并堵住第二出口23的状态下,控制杆3继续向上移动,则会在第二出口23下游的水路中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控制杆3要继续向上移动则很难,需要的水压较大,如果水压不足甚至无法驱动控制杆3向上移动到位进而无法顺利打开第一出口22。因此,该方案在水压较低的情况下切换功能较不可靠。

2、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水力自动切换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得低水压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可靠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能够实现在低水压情况下进行可靠切换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

2、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包括:

4、本体,具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

5、阀座,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阀座具有中空的阀腔和分别与所述阀腔相连通的进水通流口、第一出水通流口和第二出水通流口,所述进水通流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和第二出水通流口相对设置;

6、阀芯组件,包括阀杆、设于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的活塞件和设于所述阀杆的第二端的封堵部,所述活塞件与所述阀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件上设有贯通的过水孔,所述阀腔通过所述过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封堵部与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开闭配合,所述进水通流口位于所述活塞件和所述封堵部之间,所述阀芯组件在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和第二出水通流口之间滑动;

7、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阀芯组件往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关闭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阀芯组件往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打开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

8、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活塞件受到的水压大于所述封堵部受到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

9、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阀芯组件施加往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水压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之和大于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和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大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

10、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阀座的第二出水通流口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封堵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封堵部沿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的出水方向内径渐变大,所述封堵部的锥形面与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内侧密封配合。

11、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异形密封件,所述异形密封件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安装于所述阀杆的第一端且与所述活塞件相贴合,所述侧壁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延伸,所述侧壁的外径沿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渐变大,所述侧壁的壁厚沿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渐变小,所述侧壁较大外径的一端与所述阀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底壁上设有与所述过水孔相对应的通孔。

12、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片和连接在所述活塞片周沿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所述阀腔的内壁滑动导向配合,所述过水孔开设在所述活塞片上。

13、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阀座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和第二出水通流口分别设于所述阀座的两端,所述进水通流口设于所述阀座的侧壁上,所述阀杆居中位于所述阀座内。

14、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同轴设置,所述阀座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装入所述本体中。

15、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出水接头,所述第一出水接头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时,将所述阀座限位在所述本体中。

16、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通往手持花洒,所述第二出水口直接或通过第二出水通道通往顶喷花洒,所述本体还与一用于插放手持花洒的插座固定连接。

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技术通过在活塞件上设置贯通的过水孔,阀座的阀腔通过过水孔与第一出水口相连通,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阀芯组件往第二出水通流口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阀腔内的水能够通过过水孔进入第一出水通道中,从而有效避免第一出水通道中形成负压,活塞件两侧的水压能够保持平衡,进而使得即使在较低水压下阀芯组件也能够顺利地打开第二出水通流口,实现水力自动切换,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19、2、通过设置弹性件辅助阀芯组件往第一位置移动,从而使得当与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阀芯组件能够在弹性力的辅助作用下及时快速且可靠地关闭第二出水通流口,自动切换功能更稳定、可靠。

20、3、封堵部为锥形结构,封堵部沿第二出水通流口的出水方向内径渐变大,封堵部的锥形面与环形密封件的内侧密封配合,这样采用锥形面密封的方式介于端面密封和径向密封之间,一方面,使得其既有端面密封能够带来快速打开第一出水通流口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得其有径向密封可以将封堵部设计较小巧,节省封堵部占用内部空间的效果。

21、4、阀芯组件还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异形密封件,设置异形密封件的好处有:一方面,在第一出水通道通水的状态下,异形密封件的侧壁较大外径的一端受到阀腔内水压的作用会与阀腔的内壁密封相贴合,并且水压越大贴合越紧,从而使得水流不会从活塞件的侧壁与阀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流走一小部分,水流能够更集中地从异形密封件的通孔、活塞件的过水孔流过,不会分散水压,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水压对活塞件进行驱动,更可靠;另一方面,异形密封件的侧壁较大外径的一端与阀腔的内壁密封相贴合,这样可以平衡阀芯组件的姿态,避免由于活塞件与阀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的存在导致活塞件发生一定倾斜之后可能出现卡涩或卡死的问题,活塞件的运动更顺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活塞件受到的水压大于所述封堵部受到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阀芯组件施加往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水压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之和大于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和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大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阀座的第二出水通流口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封堵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封堵部沿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的出水方向内径渐变大,所述封堵部的锥形面与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内侧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异形密封件,所述异形密封件包括相连接的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安装于所述阀杆的第一端且与所述活塞件相贴合,所述侧壁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延伸,所述侧壁的外径沿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渐变大,所述侧壁的壁厚沿朝向所述阀杆的第二端的方向渐变小,所述侧壁较大外径的一端与所述阀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底壁上设有与所述过水孔相对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件包括活塞片和连接在所述活塞片周沿的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所述阀腔的内壁滑动导向配合,所述过水孔开设在所述活塞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和第二出水通流口分别设于所述阀座的两端,所述进水通流口设于所述阀座的侧壁上,所述阀杆居中位于所述阀座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通流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同轴设置,所述阀座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装入所述本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出水接头,所述第一出水接头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时,将所述阀座限位在所述本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通往手持花洒,所述第二出水口直接或通过第二出水通道通往顶喷花洒,所述本体还与一用于插放手持花洒的插座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活塞件受到的水压大于所述封堵部受到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阀芯组件施加往第一位置移动的弹性力,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通水时,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水压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之和大于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所述阀芯组件在水压和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当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相连接的第一出水通道止水或截水时,所述活塞件内外两侧受到的水压相平衡,所述阀腔内的水作用于所述封堵部的水压大于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活塞件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与所述阀座的第二出水通流口之间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封堵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封堵部沿所述第二出水通流口的出水方向内径渐变大,所述封堵部的锥形面与所述环形密封件的内侧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切换三通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还包括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异形密封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辉明陈润肖礼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诚霖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