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增流的喷射泵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增流的喷射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157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30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涉及喷射泵领域。可增流的喷射泵包括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流道体结构,流道体结构包括隔离壁、位于其相对两侧的射流通道和增流通道,射流通道与进水腔室、增压腔室分别连通,增流通道与进水腔室、射流通道分别连通,隔离壁包括沿射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位于射流通道的扩散段,第二段的厚度小于第一段,增流通道用于导出流体的导出口开设于第二段,通过结构改进,使可增流的喷射泵最大流速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喷射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


技术介绍

1、喷射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设备,包括电机与泵体,在泵体上设有进水口、进水腔室、射流通道、增压腔室、出水通道与出水口,增压腔室内设有叶轮,进水口连接着进水腔室,进水腔室与射流通道连接,出水口连接着出水通道,增压腔室分别与射流通道、出水通道连接。通过电机驱动叶轮高速旋转,外界水流依次经过进水口、进水腔室、射流通道进入增压室内,经过叶轮的增压作用形成高压水流并进入出水通道,继而从出水口排出。随着叶轮内部流体的不断排出,在叶轮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低压区,甚至达到真空,此时喷射泵入口处的流体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水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叶轮,再由叶轮甩出。在这个过程中,叶轮将泵轴的机械能传给流体,变成流体的压能和动能,并体现为喷射泵的扬程输出。

2、其中,喷射泵的性能取决于扬程与流量两个工作参数,扬程与流量的曲线关系图呈反比关系,即扬程高、则流量小;扬程低、则流量大。而喷射泵流量受到进水通道的限制,因此现有的喷射泵通过设置增流通道使最大可达到的流速增加,但依然存在性能不佳,存在可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其能够通过结构改进,使最大可达到的流速增加的基础上,避免增流通道的结构对射流通道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优化喷射泵的性能。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其包括有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泵体,泵体内设置有进水腔室、增压腔室、以及流道体结构,进水腔室与进水口连通,增压腔室与出水口连通;

3、流道体结构包括隔离壁、以及位于隔离壁的相对两侧的射流通道和增流通道,射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室、增压腔室连通,增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室、射流通道连通。

4、其中,隔离壁包括沿射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位于射流通道的扩散段,第二段的厚度小于第一段,增流通道用于导出流体的导出口开设于第二段。

5、本申请提供的可增流的喷射泵,一方面利用增流通道用于导出流体的导出口位于射流通道的扩散段,从而使增流通道导出的流体在进入增压腔室之前先与增流通道的流体汇合,从而有利于提升回流效率,喷射泵的吸程(即喷射泵把水抽吸上来的高度)得到提升,提升最大流速;另一方面由于隔离壁的相对两侧分别是射流通道和增流通道,且隔离壁包括沿射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因此,通过控制第二段的厚度小于第一段,增流通道用于导出流体的导出口开设于第二段,一方面可缓解或避免流体通过过程中存在扰流、紊流等现象,另一方面使得自增流通道内输出的流体在进入射流通道内后与射流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几乎相同或相近,不仅可有效减少汇流后,流速相差较大的两股液流因较大角度的对冲导致的能量损失,而且可有效缓解因对冲导致的流体紊乱,避免了射流通道在高速喷射时对增流通道内的流体增加湍流的影响,进而提升喷射泵的性能。

6、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与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

7、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对自进水腔室进入增流通道内的流体进行整流,改善流体的流动状态后再与增流通道内的流体汇流,有利于使流体能够较为均匀的自导出口进入增流通道并进行汇流,减少能量损失并有利于提升增流泵的效率。

8、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二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相比于第一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更靠近射流通道的轴线。

9、由于第二段位于射流通道的扩散段,因此通过上述设计,有利于自导出口输出后的流体能够以与射流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几乎相同或相近的方式汇流,进一步缓解因对冲导致的能量损失。

10、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和第二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通过第一弧面过渡,第一弧面凹陷于隔离壁。

11、通过上述第一弧面进行过渡,有利于对自第一段进入第二段的流体进行导流以及稳流,改善自位于第二段输出的流体的流动状态,使流体能够较为均匀的自导出口进入增流通道并进行汇流,从而有利于提升可增流的喷射泵的效率以及减少可增流的喷射泵的震动。

12、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导出口位于射流通道的周向尺寸沿流体方向逐渐增大;或者,

13、导出口位于射流通道的周向尺寸沿所述流体方向先逐渐增大,然后保持不变。

14、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增大导出口,使自增流通道进入的流体均匀的与射流通道汇合,并且有利于减少对于增流通道内的水压的不良影响。

15、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增流通道背离隔离壁的一侧具有沿流体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壁以及第二壁,第二壁与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第二壁相对于第一壁更靠近射流通道的轴线,第一壁与第二壁的连接处形成拐角,拐角的沿增流通道的径向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段。

16、通过控制拐角的沿增流通道的径向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段,有利于自第一壁流出的流体可通过拐角的限定及导向可快速且顺利的进入第二段,进而自位于第二端的导出口进入并与射流通道内的流体汇流,有利于提升水流效率。

17、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壁与第二壁通过第二弧面过渡并形成拐角,第二弧面向增流通道内凹陷。

18、通过上述第一壁与第二壁通过向增流通道内凹陷的第二弧面过渡并形成拐角的设置,有利于自第一壁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二弧面的限定及导向可平稳、快速且顺利的进入第二段,进而自位于第二端的导出口进入并与射流通道内的流体汇流,有利于提升水流效率。

19、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自靠近进水腔室的一侧至靠近导出口的方向上,增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20、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增加从增流通道流入增压腔室内的液体压强。

21、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增流通道设置于射流通道的单侧。

22、单侧的设置方式,相比于周向设置的方向,可在可增流的喷射泵的尺寸不增大的条件下,增流通道可允许通过泥砂等颗粒物的尺寸较大,防止堵塞。

23、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增流通道内设置有导通或阻断增流通道内液体流动的单向止回机构,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大于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单向止回机构导通增流通道;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小于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单向止回机构阻断增流通道。

24、当可增流的喷射泵处于低扬程、大流量的工作状态时,进水腔室内的液体压强大于增压腔室内的液体压强,单向止回机构导通增流通道,从而进水腔室与增压腔室之间的进水流量增加,有效提高喷射泵流量的上限数值。当泵体处于高扬程、小流量的工作状态时,进水腔室内的液体压强小于增压腔室内的液体压强,单向止回机构阻断增流通道,从而进水腔室与增压腔室之间的进水流量减少,有效提高喷射泵扬程的上限数值。

25、也即是,通过在进水腔室与增压腔室之间额外开设一增流通道,并借助单向止回机构根据泵体内增压腔室与进水腔室之间的压强变化、控制增流通道内液体流动的导通或阻断,从而优化了喷射泵流量与扬程的曲线关系图,显著提升了可增流的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进水腔室、增压腔室、以及流道体结构,所述进水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相比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更靠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通过第一弧面过渡,所述第一弧面凹陷于所述隔离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口位于所述射流通道的周向尺寸沿所述流体方向逐渐增大;或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背离所述隔离壁的一侧具有沿流体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壁以及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所述第二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壁更靠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的连接处形成拐角,所述拐角的沿所述增流通道的径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通过第二弧面过渡并形成所述拐角,所述第二弧面向增流通道内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自靠近所述进水腔室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导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增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射流通道的单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内设置有导通或阻断所述增流通道内液体流动的单向止回机构,所述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所述单向止回机构导通所述增流通道;所述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小于所述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所述单向止回机构阻断所述增流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止回机构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具有设置于所述通道内的限位挡件,所述阀芯具有面向所述阀座的抵接面,所述限位档件用于与所述抵接面接触并限制所述阀芯穿入所述阀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面向所述阀芯的一端的端面为凹面,所述阀芯具有面向所述阀座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向所述阀芯凸出以与所述凹面配合并密封所述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背离所述射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弹性支撑座连接的弹性连接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阀瓣、所述弹性支撑座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背离所述射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流通道连接,且所述阀芯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增流通道内,以使所述阀芯可选择性的抵接于所述阀座并密封所述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内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阀座之间形成供所述阀芯往复平移的腔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具有设置于所述通道内的固定座,所述通道的内壁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具有间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具有与所述阀座的端面抵接的抵接区,所述抵接区设有第一密封圈。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围成所述腔体的壁面设置有导向片,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所述阀芯通过导向片移动至所述阀座。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增流的喷射泵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进水腔室内,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阀座以及所述进水腔室的内壁连接,所述加强件将所述进水腔室分隔为多个与所述增压腔室连通的腔室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口处的过滤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具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进水腔室、增压腔室、以及流道体结构,所述进水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相比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更靠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增流通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段位于增流通道的表面通过第一弧面过渡,所述第一弧面凹陷于所述隔离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口位于所述射流通道的周向尺寸沿所述流体方向逐渐增大;或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背离所述隔离壁的一侧具有沿流体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壁以及第二壁,所述第二壁与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平行或趋于平行,所述第二壁相对于所述第一壁更靠近所述射流通道的轴线,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的连接处形成拐角,所述拐角的沿所述增流通道的径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通过第二弧面过渡并形成所述拐角,所述第二弧面向增流通道内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自靠近所述进水腔室的一侧至靠近所述导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增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设置于所述射流通道的单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流通道内设置有导通或阻断所述增流通道内液体流动的单向止回机构,所述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所述单向止回机构导通所述增流通道;所述进水腔室的液体压强小于所述增压腔室的液体压强时、所述单向止回机构阻断所述增流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增流的喷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止回机构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婷婷林高晖林荣颜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