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减震休闲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707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垫,所述鞋底划分为前脚掌区、中层区和后脚跟区,所述鞋底端面对应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中均设置有减震气囊且两个减震气囊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鞋底端面对应两个空腔位置均开设若干减震槽,若干所述减震槽组合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每个所述减震槽中均沿鞋底厚度方向滑移有减震块,每个所述减震槽均与各自相邻的空腔连通设置且每个减震块底面均与相邻的减震气囊间隙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减震块顶面均设置有用于穿出减震槽开口处至鞋底端面的弹性垫,所述中层区设置有用于提高鞋底减震强度的减震件。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鞋底减震强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鞋,具体为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


技术介绍

1、休闲鞋是鞋类的一种,主要特色是以一种简单,舒适的设计理念,但目前的休闲鞋其鞋底较硬,使其减震强度较低,导致穿鞋者在步行或站立时脚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鞋底减震强度较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垫,所述鞋底划分为前脚掌区、中层区和后脚跟区,所述鞋底端面对应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中均设置有减震气囊且两个减震气囊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鞋底端面对应两个空腔位置均开设若干减震槽,若干所述减震槽组合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每个所述减震槽中均沿鞋底厚度方向滑移有减震块,每个所述减震槽均与各自相邻的空腔连通设置且每个减震块底面均与相邻的减震气囊间隙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减震块顶面均设置有用于穿出减震槽开口处至鞋底端面的弹性垫,所述中层区设置有用于提高鞋底减震强度的减震件。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在使用者行走过程中会依次交替踩压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当前脚掌区受踩压时使用者脚底会向前脚掌区中的若干弹性垫施加压力,弹性垫受压形变并产生形变作用力施加在使用者脚底,此时为第一层减震,在弹性垫受压至一定程度时其形变作用力小于使用者足部施加的作用力,使得减震块在减震槽中下移并带着部分使用者足部施加的作用力作用在减震气囊上,导致减震气囊受压压缩并将其内部空气传导至后脚跟区中的减震气囊中,减震气囊受压且排气时会产生一定作用力,该作用力能缓和部分使用者足部所施加的作用力,此时为第二层减震,当使用者足部与后脚跟区相接触且与前脚掌区分离时,也会出现弹性垫受压形变和后脚跟区的减震气囊受压压扁,此时后脚跟区的减震气囊中的空气会排至前脚掌区的减震气囊中,减震气囊中空气的流通和减震气囊的形变会缓冲部分使用者足部带来的作用力,此时为第三层减震,即在使用者足部以此踩压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时会享受三层减震,进而提高鞋底的减震强度,即提高回弹度,同时通过减震件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鞋底的减震强度;上述技术中若干减震槽组合呈蜂窝状,以此使得使用者足部仍能通过鞋垫与鞋底端面相接触,即实现局部接触,进而避免受力不均或受力过软而影响使用者脚感。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件包括开设在鞋底上的两个减震孔,两个所述减震孔呈镂空状且两个减震孔组合呈拱桥状设置,两个所述减震孔位于鞋底中层区位置设置,所述减震孔沿鞋底宽度方向水平贯穿设置。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镂空设计有两个减震孔,且两个减震孔组合成拱桥状,以此提高鞋底抗径向载荷能力,同时镂空状设置还能减少鞋底重量,使其轻质化。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减震件还包括两个减震弹片,两个所述减震弹片内嵌于鞋底中且两个减震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减震弹片开设方向与鞋底长度方向一致设置,所述减震弹片由受力端和两个连接端构成,两个所述连接端末端均与受力端连接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始端靠近前脚掌区位置设置,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始端靠近后脚跟区位置设置,所述受力端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且受力端隆起方向朝向鞋底底面设置,所述受力端居于两个减震孔下方位置设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减震弹片内嵌于鞋底中且两个减震弹片相对设置,即两个减震弹片分别靠近鞋底两侧位置设置,同时减震弹片由两个连接端和受力端构成,在鞋底受压并与外界地面相接触时,鞋底向地面施加作用力并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会作用在鞋底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并传导至两个减震弹片连接端上,而受力端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且受力端隆起方向朝向鞋底底面设置且受力端居于两个减震孔下方位置设置,使得连接端与受力端的连接处受连接端下压而发生微量形变,但因受力部隆起方向限制使得在其中一个连接端受压所受作用力部分会传导至受力端和另一个连接端上,以此达到减震作用,进而提高鞋底的减震强度。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垫端面对应鞋底中层区位置铺设有软层垫,所述软层垫由透气软弹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鞋垫端面对应鞋底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若干所述弹性凸起均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软层垫由透气软弹聚氨酯材质制成,使其具备柔软性,变相提高使用者穿鞋舒适度和鞋子的减震强度,同时若干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的弹性凸起,也能变相提高使用者穿鞋舒适度和鞋子的减震强度。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由eva材质或软质pvc材质制成。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鞋底由eva材质或软质pvc材质制成,若采用eva树脂材质使得鞋底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若采用软质pvc材质使得鞋底具备高弹性、重量轻等性能,通过上述两种材质的选择来提高鞋底的柔软性和耐磨性,进而提高鞋子的减震强度。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底面沿鞋底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耐磨条纹,若干所述耐磨条纹均由耐磨橡胶材质制成。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上述技术中鞋底底面沿鞋底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耐磨条纹且若干耐磨条纹均由耐磨橡胶材质制成,以此提高鞋底的耐磨性,进而提高鞋子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垫,所述鞋底划分为前脚掌区、中层区和后脚跟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端面对应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中均设置有减震气囊且两个减震气囊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鞋底端面对应两个空腔位置均开设若干减震槽,若干所述减震槽组合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每个所述减震槽中均沿鞋底厚度方向滑移有减震块,每个所述减震槽均与各自相邻的空腔连通设置且每个减震块底面均与相邻的减震气囊间隙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减震块顶面均设置有用于穿出减震槽开口处至鞋底端面的弹性垫,所述中层区设置有用于提高鞋底减震强度的减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开设在鞋底上的两个减震孔,两个所述减震孔呈镂空状且两个减震孔组合呈拱桥状设置,两个所述减震孔位于鞋底中层区位置设置,所述减震孔沿鞋底宽度方向水平贯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还包括两个减震弹片,两个所述减震弹片内嵌于鞋底中且两个减震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减震弹片开设方向与鞋底长度方向一致设置,所述减震弹片由受力端和两个连接端构成,两个所述连接端末端均与受力端连接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始端靠近前脚掌区位置设置,另一个所述连接端始端靠近后脚跟区位置设置,所述受力端径向截面呈圆弧状设置且受力端隆起方向朝向鞋底底面设置,所述受力端居于两个减震孔下方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端面对应鞋底中层区位置铺设有软层垫,所述软层垫由透气软弹聚氨酯材质制成,所述鞋垫端面对应鞋底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设置有若干弹性凸起,若干所述弹性凸起均由聚氨酯泡沫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由EVA材质或软质PVC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底面沿鞋底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耐磨条纹,若干所述耐磨条纹均由耐磨橡胶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垫,所述鞋底划分为前脚掌区、中层区和后脚跟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端面对应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位置均开设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中均设置有减震气囊且两个减震气囊之间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鞋底端面对应两个空腔位置均开设若干减震槽,若干所述减震槽组合呈蜂窝状排布设置,每个所述减震槽中均沿鞋底厚度方向滑移有减震块,每个所述减震槽均与各自相邻的空腔连通设置且每个减震块底面均与相邻的减震气囊间隙配合设置,每个所述减震块顶面均设置有用于穿出减震槽开口处至鞋底端面的弹性垫,所述中层区设置有用于提高鞋底减震强度的减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开设在鞋底上的两个减震孔,两个所述减震孔呈镂空状且两个减震孔组合呈拱桥状设置,两个所述减震孔位于鞋底中层区位置设置,所述减震孔沿鞋底宽度方向水平贯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减震休闲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还包括两个减震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炎金荔芳金乐游叶灵慧陈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飞驰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