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自动上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702 阅读:5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家蚕自动上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捉蚕上簇:当群体发育比较齐的一批蚕中有5-10%的熟蚕时,将熟蚕捉起单独上簇;    (2)添食蜕皮激素:在簇室温24±2℃,20-21点时给余下的大批蚕添食蜕皮激素,平均2万5千±5%头蚕添食12毫升;    (3)自动上簇:10-12小时后,整批蚕会集中老熟,再将鱼腥草撒一层在蚕座内,同时将簇具全展开放在蚕座上,并保持簇室内光线偏暗且均匀,熟蚕在鱼腥草的特殊气味的熏染下迅速离开蚕座自动上簇,20分钟后,当一片方格簇中有120-150头或一片折簇中有350-400头熟蚕时,将簇具进行搁挂,剩下的零星熟蚕,人工集中上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蚕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家蚕上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家蚕养殖过程中一般都采用传统的熟蚕人工捉起法上簇,其基本操作方法是上簇时,由人工逐头捉起熟蚕,将收集到的一定数量的熟蚕及时送到簇室,按照一定的要求,均匀地把熟蚕撒布在蚕簇上让其吐丝结茧,这种传统的上簇方法存在如下不足第一、劳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一般一个劳动力只能承担一张熟蚕的上簇管理,劳动强度大而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蚕业发展的需要。第二、易人为造成蚕体伤害,降低蚕茧产量人工捉起熟蚕时,容易人为造成熟蚕体的抓伤、扯伤、甩伤和积压受伤,从而增加簇中死亡率,降低蚕茧产量,影响茧丝质量。第三、易增加养蚕成本由于劳动强度大,上簇往往都要雇工,自然就要开支人工工资和生活费用,导致养蚕成本增大,养蚕收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熟蚕存活率高、上簇时间短、养殖成本低、产茧质量高、适于大规模养殖的家蚕的上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蚕自动上簇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捉蚕上簇当群体发育比较齐的一批蚕中有5-10%的熟蚕时,将熟蚕捉起单独上簇;(2)添食蜕皮激素在簇室温24±2℃,20-21点时给余下的大批蚕添食蜕皮激素,平均2万5千±5%头蚕添食12毫升;(3)自动上簇10-12小时后,整批蚕会集中老熟,再将鱼腥草撒一层在蚕座内,同时将簇具全展开放在蚕座上,并保持簇室内光线偏暗且均匀,熟蚕在鱼腥草的特殊气味的熏染下迅速离开蚕座自动上簇,20分钟后,当一片方格簇中有120-150头或一片折簇中有350-400头熟蚕时,将簇具进行搁挂,剩下的零星熟蚕,人工集中上簇。其中,在添食蜕皮激素步骤中,如果簇室温度高于26℃,则在22-23点时添食蜕皮激素;如果簇室温度低于22℃,则在15-16点时添食蜕皮激素;在自动上簇步骤中在蚕座上撒的鱼腥草,是由于鱼腥草含有挥发性油,油中含有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月桂醛等成份,因而可产生一种特殊气味,熟蚕的嗅觉较为灵敏,对这种气味特别敏感,在其熏染下会尽快离开蚕座向蚕具爬行上簇。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熟蚕向上爬行的生理特性,利用鱼腥草的特殊气味的熏染其向上自动爬上簇营茧,因此有如下明显的优点第一、省工省时、劳动强度低、适于大规模生产以单张种计算,传统的上簇方法需要720分钟才能完成上簇,而本专利技术只需要30分钟;在用工方面,完成上簇,传统的上簇方法需要用工1.5个,而本专利技术仅需用工0.06个,是传统方法用工的1/25,同时,无须大量人工将熟蚕捉起,极大地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正是因为其省工省时且劳动强度低,才适于大规模的养殖,也方便管理。第二、提高了熟蚕的存活率和产茧的质量传统的上簇方法造成了大量的熟蚕被被抓伤甚至死亡,每张种会增加次茧5千克,而本专利技术几乎无熟蚕被抓伤,每张种会增加好茧5千克;第三、养殖成本低在市场中,好茧的价格是次茧价格的11倍左右,加上所省下的人工和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养殖成本可比采用传统的上簇方法的养殖成本降低许多,这样就增大了养殖家蚕的收益,能够极大地调动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家蚕自动上簇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捉蚕上簇当群体发育比较齐的一批蚕中有5-10%的熟蚕时,将熟蚕捉起单独上簇;(2)添食蜕皮激素在簇室温24±2℃,20-21点时给余下的大批蚕添食蜕皮激素,平均2万5千±5%头蚕添食12毫升;(3)自动上簇10-12小时后,整批蚕会集中老熟,再将鱼腥草撒一层在蚕座内,同时将簇具全展开放在蚕座上,并保持簇室内光线偏暗均匀,熟蚕在鱼腥草的特殊气味的熏染下会迅速离开蚕座自动上簇,20分钟后,当一片方格簇中有120-150头或一片折簇中有350-400头熟蚕时,将簇具进行搁挂,剩下的零星熟蚕,人工集中上簇。实施例2按实施例1中的方法使家蚕自动上簇,在添食蜕皮激素步骤中,如果簇室温度高于26℃,则在22-23点时添食蜕皮激素。实施例3按实施例1中的方法使家蚕自动上簇,在添食蜕皮激素步骤中,如果簇室温度低于22℃,则在15-16点时添食蜕皮激素。本专利技术与传统上簇方法各项指标的比较见下表(以单张种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蚕自动上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1)捉蚕上簇当群体发育比较齐的一批蚕中有5-10%的熟蚕时,将熟蚕捉起单独上簇;(2)添食蜕皮激素在簇室温24±2℃,20-21点时给余下的大批蚕添食蜕皮激素,平均2万5千±5%头蚕添食12毫升;(3)自动上簇10-12小时后,整批蚕会集中老熟,再将鱼腥草撒一层在蚕座内,同时将簇具全展开放在蚕座上,并保持簇室内光线偏暗且均匀,熟蚕在鱼腥草的特殊气味的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若川魏正新周厚祥方仕贵刘学英
申请(专利权)人:隆昌县蚕桑丝绸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