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结构、空滤器及二次补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7014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15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噪结构,包括适用于空滤器的壳体、软管及二次补气管嘴,壳体具有弯折部,弯折部使得壳体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的体积大于第一腔体的体积,二次补气管嘴设于壳体上,并与第一腔体相连通,软管置于第一腔体内,且软管的一端与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另一端沿第一腔体朝向第二腔体的方向延伸,并使得软管的另一端的端口一直延伸至第二腔体内。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设置软管,这样有助于将二次补气管嘴的端口导向到贯穿距更短的位置,且同时将膨胀比提高,更短的贯穿距及更大的膨胀比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所产生的噪音所对应频段(中高频)的噪声。另外,本申请无需变更原有的空滤器造型,使得整车布置难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结构、空滤器及二次补气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般会在发动机的排气管道的特定位置设置一个二次补气装置,该装置通过将空滤器中的新鲜空气引导入排气管中,补充更多的氧气,使高温的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能充分地产生氧化反应,生成对大气污染较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相关技术的二次补气装置主要包括空滤器、通气管、电磁阀及单向阀,当排气管中的压力低于单向阀上游的压力时,单向阀会因为负压作用而打开,此时新鲜空气会由空滤器的干净腔经过通气管进入到发动机的排气管中。

3、然而,在传统的二次补气装置中,由于排气压力波波动的频率较高,导致单向阀的开关频率也较高,从而会引起空滤器内部产生对应频率的压力波动,进而会产生气流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二次补气装置中会产生气流噪声的问题,提供一种降噪结构、空滤器及二次补气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降噪结构,降噪结构包括适用于空滤器的壳体、软管及二次补气管嘴,壳体具有弯折部,弯折部使得壳体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第二腔体的体积大于第一腔体的体积,二次补气管嘴设于壳体上,并与第一腔体相连通,软管置于第一腔体内,且软管的一端与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另一端沿第一腔体朝向第二腔体的方向延伸,并使得软管的另一端的端口一直延伸至第二腔体内。

3、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设置软管,这样有助于将二次补气管嘴的端口导向到贯穿距更短的位置,且同时将膨胀比提高,更短的贯穿距及更大的膨胀比有利于降低二次补气所产生的噪音所对应频段(中高频)的噪声。另外,本申请无需变更原有的空滤器造型,只通过增设软管,这样对空滤器的结构变动较小,不影响发动机的做功性能,且使得整车布置难度降低。

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软管装设于第一外壳的侧壁上,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第一外壳;或软管装设于第二外壳的侧壁上,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第二外壳。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的侧壁上或第二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挂耳,挂耳用于卡接软管。

6、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补气管嘴设有第一扩口,软管穿过第一扩口,并使得软管的一端卡接于二次补气管嘴的内壁。

7、在一些实施例中,软管靠近二次补气管嘴的一端设有第二扩口,第二扩口用于与第一扩口抵接配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补气管嘴与软管过盈配合,二次补气管嘴与软管之间涂抹有密封胶。

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包括上述的降噪结构,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过滤件,过滤件设于第二腔体内,壳体开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管与进气口相连通,出气管与出气口相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均设有出气口,出气管具有2个,2个出气管分别与2个出气口相连通。

11、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补气系统,二次补气系统包括上述的空滤器,还包括按顺序连接的第一通气管、电磁阀、第二通气管、单向簧片阀、发动机杠头排气道及排气管,第一通气管远离电磁阀的一端与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气管设有避让结构,避让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管与第二弯折管,第一弯折管用于与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第二弯折管布置在2个出气管之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适用于空滤器的壳体、软管及二次补气管嘴,所述壳体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得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所述二次补气管嘴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软管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延伸,并使得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的端口一直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软管装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软管装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二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上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用于卡接所述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设有第一扩口,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一扩口,并使得所述软管的一端卡接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的内壁。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靠近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的一端设有第二扩口,所述第二扩口用于与所述第一扩口抵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与所述软管过盈配合,所述二次补气管嘴与所述软管之间涂抹有密封胶。

7.一种空滤器,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还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及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均设有所述出气口,所述出气管具有2个,2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与2个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9.一种二次补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滤器,还包括按顺序连接的第一通气管、电磁阀、第二通气管、单向簧片阀、发动机杠头排气道及排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所述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补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管设有避让结构,所述避让结构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管与第二弯折管,所述第一弯折管用于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所述第二弯折管布置在2个所述出气管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结构包括适用于空滤器的壳体、软管及二次补气管嘴,所述壳体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使得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体积,所述二次补气管嘴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软管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相连通,另一端沿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第二腔体的方向延伸,并使得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的端口一直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软管装设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外壳;或所述软管装设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上,所述二次补气管嘴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二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侧壁上或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挂耳,所述挂耳用于卡接所述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设有第一扩口,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一扩口,并使得所述软管的一端卡接于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靠近所述二次补气管嘴的一端设有第二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发高宏亮钱勉岳大兴李杨冯建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