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康复,尤其涉及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装置、设备及其康复方法。
技术介绍
1、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成人脊柱主要由椎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运动主要发生在脊柱以及与之相连的肌肉和韧带上,且脊柱的负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站立、坐位或卧位时脊柱所承受的负荷及内在平衡,动态是指身体在活动状态下所施于脊柱的力。
2、现有的非手术疗法的脊柱康复设备多为单一的静态按摩椅或按摩床,此类装置为器械的强制性机械力来对背部肌肉进行整体式受力按摩,对脊柱不同位置的受力通常是固定压力压紧或统一作用力进行整体按摩,受力控制不好的话,容易对使用者造成进一步损伤,且现有装置采用单一座姿或躺姿康复治疗时,适应性较差,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装置。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3、康复训练组件,包括自上而下间距设置、两两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ⅰ连接的头颈支撑机构、胸腰支撑机构和尾椎支撑机构,所述头颈支撑机构、所述胸腰支撑机构和所述尾椎支撑机构均包括多个间距设置的气囊支撑件,且所述胸腰支撑机构和所述尾椎支撑机构的作用部分别通过各自的绑带背到后背、与人体臂部、腰部和胯部抵接;
4、多个气泵,分别用于向多个所述气囊支撑件供气、调节气囊支撑件内的气压,进而调节对应身体部位的压力;
5
6、优选地,所述气囊支撑件设为中间对称的弧状囊体结构,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中部内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通过气管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中部设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状囊体结构上、下两端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设有多个数字脉冲按摩头,多个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沿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
8、优选地,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分析,然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支撑件充放气以调节压力。
9、优选地,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康复训练组件的外侧、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ⅱ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头颈支撑机构、所述胸腰支撑机构和所述尾椎支撑机构。
10、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脊柱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调节机构,所述整体调节机构包括:
11、l型支架,包括底架和侧架;
12、升降杆,包括滑动杆和折弯杆,所述滑动杆与所述侧架平行滑动连接,所述折弯杆连接在所述滑动杆的上端、朝向远离所述侧架方向折弯;
13、旋转杆,设为包括上侧部、连接部和下侧部围成的u型结构,所述上侧部与所述折弯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头颈支撑机构、所述胸腰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尾椎支撑机构的侧边与所述下侧部转动连接、上端连接有电动伸缩杆ⅰ,所述电动伸缩杆ⅰ安装在所述旋转杆的上部、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杆ⅰ带动所述尾椎支撑机构的上端向下运动、下端朝上逐渐倾斜、直至形成座椅式结构;
14、驱动机构ⅰ,用于驱动所述滑动杆沿所述侧架上下运动、以带动所述旋转杆升降、进而带动所述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升降;
15、驱动机构ⅱ,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转动。
16、优选地,所述尾椎支撑机构的下端还设有连杆机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电动伸缩杆ⅱ,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杆ⅱ带动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形成可折叠脚踏板结构。
17、优选地,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18、支腿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侧架远离所述脊柱康复训练装置的一侧的上端和下端的上支腿和下支腿,所述上支腿和所述下支腿分别设有两个,所述上支腿、所述下支腿和所述底架的自由端均安装有滚轮;
19、驱动机构ⅲ,安装在侧架的外侧中部的驱动电机ⅲ,所述侧架的外侧中部还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机构ⅲ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20、优选地,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部垂直安装有可折叠支杆。
2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康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使用者首先直接将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穿戴好或者将所述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先安装在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调节机构上再穿戴;
23、s2,再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各个气泵分别调节各个气囊支撑件的充气,使所述气囊支撑件与对应的身体部位相贴合,再根据使用者情况调整所述气囊支撑件对身体部位的压力。
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通过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分别对头颈、胸腰和尾椎进行分段式静态作用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使用时通过绑带将气囊支撑件分别与背部轴向紧贴,调节气囊支撑件的气囊压力,缓慢、均匀地使按摩头与人体压紧,可实现静态和动态时的按摩部件与人体的有效接触,减少了机械部件的硬控操作和人为经验和不稳定性,再根据使用者情况选择对应按摩头进行按摩,大大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6、2、本专利技术通过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可以直接人体背负穿戴即可,可通过柔性连接件ⅰ和各自绑带来实现头颈、胸腰和尾椎之间的相对间距的调整,对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来讲,适应性更好,且对日常生活和锻炼影响较小。
27、3、本专利技术的气囊支撑件采用气囊体结构,质量轻;不用的时候放气收叠,空间利用率高,方便收纳、存储和运输,大大减少产品的运输成本;且采用气压作为压力源,能源清洁(节约)环保。
28、4、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巧妙,结构紧凑,还可结合整体调节机构,选择站、坐或躺式姿态的康复方法,适用范围更广。
2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撑件设为中间对称的弧状囊体结构,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中部内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通过气管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中部设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状囊体结构上、下两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设有多个数字脉冲按摩头,多个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沿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分析,然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支撑件充放气以调节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康复训练组件的外侧、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Ⅱ连接,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头颈支撑机构、所述胸腰支撑机构和所述尾椎支撑机构。
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椎支撑机构的下端还设有连杆机构、外侧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的电动伸缩杆Ⅱ,通过所述电动伸缩杆Ⅱ带动推动所述连杆机构形成可折叠脚踏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部垂直安装有可折叠支杆。
10.一种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支撑件设为中间对称的弧状囊体结构,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中部内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通过气管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中部设有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状囊体结构上、下两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内侧设有多个数字脉冲按摩头,多个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沿所述弧状囊体结构的周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脉冲按摩头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可通信地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分析,然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气泵对所述气囊支撑件充放气以调节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陈自红,王春玲,王兴,张晓玲,王良燕,钱杨,金永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联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