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6922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生态净化池内吊养藻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有限的净化空间内充分利用沉淀池内的物理沉降、浮水植物氮磷吸收与遮光隔热,理化处理池内富营养物质的微生物矿化与转化、功能生物的过滤作用,和生物净化池内大型藻类的吸收作用等逐级、多层次地实现对尾水的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池塘养殖是我国内陆和沿海滩涂最主要的渔业生产方式,随着野生渔业资源的减少以及海洋污染等问题的凸显,池塘养殖已经是满足人们各类水产品消费需求的最稳定和最安全的途径。但随着池塘养殖集约化趋势的发展,养殖尾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养殖尾水有效处理不仅关系到养殖塘区周边区域的水体生态安全,同样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自身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当前,随着有关法规的完善,尾水排放和治理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目前国内关于尾水处理已有多种技术路线,不过从经济和运维的角度看,则以池坝模式的生态处理最有应用前景。但是,此类处理模式存在着土地成本高和处理效能不足的问题。为此有人基于资源回用的理念,提出选择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鱼、贝、藻等功能生物在增收降本的同时增加系统的处理效能,然而同样面临着水体理化因子波动过大导致鱼类和贝类等投放物死亡率高,以及水体透明度低不能满足藻类对光照的需求和所选藻类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低和适养温度与盐度区间窄等问题。兼之有数据表明高位池新排尾水中cod、氮、磷等主要污染指标的可沉降部分占比分别达到13.40%、34.85%和50.46%,若能在沉淀环节实现大粒径颗粒物的去除,则可以极大减轻后续环节的处理负荷,进而提高终端排水的水质。因此,沉淀设计参数优化、系统内水温等理化因子调控、悬浮颗粒物去除与透明度提升以及优秀工具藻筛选和养殖管理是补足上述技术短板的关键。

r/>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2、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生态净化池内吊养有藻苗。

3、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60%以上,以此达到将水体表层温度控制在35℃以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90%以上。

4、沉淀池设置溢流孔,其为“∫”结构,其进水口低于水面0.5米,出水口位于水面上方。

5、生物净化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40%以上,以达到适当调控水温的作用。

6、耐盐浮水植物为海马齿。

7、生物净化池底部设置增氧装置。

8、筏架上吊养的牡蛎密度为120~150只/m2,牡蛎规格20g/只以上。

9、生态净化池吊养的藻苗密度为30株/m2,单株规格为15~20g/株,养殖水深为水面20~80cm。

10、藻苗选择红翎菜。红翎菜为全年生长大型藻类,其对盐度耐受下限为13‰,温度耐受上限为37℃,可完全覆盖水产养殖周期,同时可以克服雨季水体盐度波动大以及高温期藻类易腐烂等问题。

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

12、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海水养殖尾水依次进入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处理,其中,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生态净化池内吊养有藻苗。

13、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60%以上,以此达到将水体表层温度控制在35℃以内的要求。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90%以上。

14、沉淀池设置溢流孔,其为“∫”结构,其进水口低于水面0.5米,出水口位于水面上方。

15、进一步地,海水养殖尾水在池内水力停留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上,经静态沉淀24h后中上层尾水中cod、总氮和总磷等指标趋于稳定,因此沉淀池的设计应基于养殖塘排水周期内的流量而定,即其容积需保证尾水在沉淀池内的水力停留时间在24h以上,亦即其设计标准应以容积而非面积作为依据。

16、生物净化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40%以上,以达到适当调控水温的作用。耐盐浮水植物为海马齿。

17、生物净化池底部设置增氧装置,控制水中溶氧不低于4.0mg/l。

18、进一步地,海水养殖尾水在池内水力停留时间需在12h以上,确保水体自该池流出时的透明度达到1m以上。

19、筏架上吊养的牡蛎密度为120~150只/m2,牡蛎规格20g/只以上。

20、生态净化池吊养的藻苗密度为30株/m2,单株规格为15~20g/株,养殖水深为水面20~80cm。

21、藻苗选择红翎菜。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提供海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方案,有效解决沉淀池设计标准模糊、水体温度偏高、净水贝类成活率低以及优秀工具藻缺失等问题,最终极大提高处理系统工作效能、压缩土地占用并显著增加经济产出,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

24、本专利技术基于传统的池坝处理模式,重点解决了沉淀池理化条件调控、生物净化池悬浮颗粒物去除与透明度提升以及生态净化池大型藻类养殖与管理等技术要点。其中沉淀池理化因子调控通过选择耐盐浮水植物海马齿构建水面浮床,利用其吸收氮磷与遮光隔热的特点,通过调节其覆盖率促使水体水温与微藻生物量维持在一个适宜水平,以保障下个处理环节中功能生物对摄食与生活水温的要求。生物净化池悬浮颗粒物去除与透明度提升旨在通过优化尾水水力负荷、增氧强度与牡蛎与扇贝等功能生物投放量的匹配关系,实现对微藻、悬浮颗粒物充分净化,在实现去除尾水中微藻及颗粒物的同时显著提高水体的透明度。生态净化池大型藻类养殖与管理的技术要点为设计适宜的吊养方式,确保红翎菜这一生长期长、对盐度及温度波动适应性强同时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大型藻类实现对水体中可溶性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深度吸收,最终实现对养殖尾水的充分净化。

25、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上述三个技术环节有效整合,可在有限的净化空间内充分利用沉淀池内的物理沉降、浮水植物氮磷吸收与遮光隔热,理化处理池内富营养物质的微生物矿化与转化、滤食贝类等功能生物的过滤作用,和生物净化池内红翎菜等大型藻类的吸收作用等逐级、多层次地实现对尾水的净化。该模式极大提高了池坝净水系统的处理效率,采用滤食贝类生物过滤的方式可有效避免物理过滤存在的滤材堵塞与污染物再释放的问题,同时对投放的贝类与红翎菜等功能生物的适时捕捞、采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增产增收、补贴尾水处理成本和对尾水中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所述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所述生态净化池内吊养藻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溢流孔,其为“∫”结构其进水口低于水面0.5米,出水口位于水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净化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40%以上;所述生物净化池底部设置增氧装置;所述吊养的牡蛎密度为120~150只/m2,牡蛎规格20g/只以上;所述生态净化池吊养的藻苗密度为30株/m2,单株规格为15~20g/株,养殖水深为水面20~8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耐盐浮水植物为海马齿,所述藻苗为红翎菜。

7.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海水养殖尾水依次进入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处理,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所述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所述生态净化池内吊养藻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60%以上;所述沉淀池设置溢流孔,其为“∫”结构,其进水口低于水面0.5米,出水口位于水面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海水养殖尾水在所述沉淀池内水力停留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净化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40%以上;所述生物净化池底部设置增氧装置,控制水中溶氧不低于4.0mg/L;所述生物净化池的海水养殖尾水在池内水力停留时间需在12h以上;所述吊养的牡蛎密度为120~150只/m2,牡蛎规格20g/只以上;所述生态净化池吊养的藻苗密度为30株/m2,单株规格为15~20g/株,养殖水深为水面20~80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生物净化池和生态净化池,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和生物净化池的水面设置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所述生物净化池内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下吊养有牡蛎,所述生态净化池内吊养藻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6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9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池设置溢流孔,其为“∫”结构其进水口低于水面0.5米,出水口位于水面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物净化池设置的耐盐浮水植物生物浮床覆盖率在40%以上;所述生物净化池底部设置增氧装置;所述吊养的牡蛎密度为120~150只/m2,牡蛎规格20g/只以上;所述生态净化池吊养的藻苗密度为30株/m2,单株规格为15~20g/株,养殖水深为水面20~8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与净水效能增益型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丽华谭华强张博朱长波赵超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