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889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7
本技术公开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包括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环保型溢流井、多级净化池和集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的植草沟位于所述下沉式绿地靠近道路边缘,以承接并转输道路及绿地雨水至环保型溢流井;所述溢流井下部设有沉泥井,沉泥井沉淀后的雨水经管道排至多级净化池;多级净化池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出水管道接至集水灌溉系统,以将雨水提升用作绿化浇灌或者道路冲洗。本技术通过植草沟、下沉式绿地将雨水转输至溢流井进行预处理,有效拦截雨水中的杂物和泥沙,降低悬浮物等对多级净化池的影响,同时减少管网堵塞,垃圾杂物和泥沙等只需定期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渗水、滞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海绵城市在缓解城市内涝和热岛效应、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执行慢排缓释、源头分散控制的设计理念,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

2、目前,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大多采用“雨水口/溢流井―连接管―市政雨水管网”的传统方式,通过在路边设置雨水口或在绿化带设置溢流井,将雨水收集汇流至雨水管网排放。由于初期雨水含有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污染程度较高,直接排入河湖等自然水体会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浪费,并且大量雨水瞬间排入排水管道会增加管网排水压力。市政排水系统依赖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可见,传统雨水排放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雨洪管理要求。

3、此外,现有雨水回用系统通常是在雨水管网末端设置pp蓄水模块或其他储水设施(统称雨水回用设施),降雨时雨水进入回用设施储存,旱季时将储水设施中的雨水处理后加压回用。但是,该装置含有贮水池、预沉池、蓄水箱等多个组成单元,需要单独处理储存的雨水,占地大,成本较高。

4、因此,现有雨水排放回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缺少“渗滞蓄净”水设施,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水环境污染及水资源浪费严重;(2)暴雨时管网排水压力大,且海绵项目改造中雨水口、溢流口设施重复布置增加建设成本;(3)雨水回用净化工艺流程复杂,占地大、药剂投入多、能耗大,设备使用维护成本高。截止目前,现有的雨水收集净化回用技术还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故亟需提出一种自然净化回用系统,可以在排出积存雨水的同时,将径流雨水以自然的手段进行净化蓄存并加以回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基于自然手段,通过过滤吸附-氧化还原-微生物降解的多级协同作用,彻底去除初雨径流中的污染物并回用,能够改善雨水水质、恢复水体自净与生态景观功能,具有成本较低、净化高效、结构简单、适用性强、维护方便、生态环保等优点。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包括植草沟(1)、下沉式绿地(2)、环保型溢流井(3)、多级净化池(4)和集水灌溉系统(5);其中,所述的植草沟(1)位于所述下沉式绿地(2)靠近道路边缘,以承接并转输道路及绿地雨水至环保型溢流井(3);所述溢流井(3)下部设有沉泥井(31),沉泥井(31)沉淀后的雨水经管道排至多级净化池(4);多级净化池(4)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出水管道接至集水灌溉系统(5),以将雨水提升用作绿化浇灌或者道路冲洗。

3、进一步地,所述植草沟(1)沿平式路缘石外直接铺砌,并沿道路纵向方向通长设置,在溢流井(3)处设置横向浅碟形植草沟与纵向植草沟连通,所述溢流井(3)位于下沉式绿地(2)中央;

4、所述植草沟(1)截面为梯形或沟底下凹的弧形,上口宽20~30cm,深度为15cm,上端面与下沉式绿地(2)顶部齐平,种植耐冲刷植草。

5、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3)由沉泥井(31)、井体(32)、井盖(33)及井盖中部下凹形成的种植腔(34)组成;所述沉泥井(31)位于井体(32)下部,初期雨水中的泥沙以及大颗粒污染物在沉泥井底部沉降。

6、进一步地,所述井盖(33)凸出地面,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植草沟(1)交界处位于植草沟内设置截污网(11),井内侧壁顶部设置截污网,用于阻隔雨水中较大的落叶、垃圾杂物;所述进水口均布设若干导流片(35),导流片一端延伸至溢流井井盖侧壁,另一端与种植腔外壁连接;所述种植腔内部种植植物形成微型雨水花园,底部连接有通气管(36),且与溢流井连通;所述溢流井距离顶部10cm处侧壁连接有雨水排水管,与多级净化池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净化池(4)通过隔板分隔为过滤池(41)、沉水池(42)、生态池(43)及出水池(44),过滤池隔板底部设置格栅滤网(411);沉水池和生态池隔板顶部设置溢流堰(421)。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41)填充过滤净化填料,包括卵石、砾石、沸石及活性炭,填料从上到下粒径依次减小;所述沉水池(42)从上到下依次为沉水植物,土壤层和填料层,填料为石英砂、沸石、陶粒等;所述生态池(43)内侧壁四周设置有支撑托,用于支撑并固定支撑架(431),支撑架下部悬挂生物挂膜填料(432),生物填料为仿生碳纤维水草;所述出水池(44)内设置溢流管(441)和出水管(442),溢流管顶部入口靠近池体顶部,高于正常水位50~100mm,可将过量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出水管与所述集水灌溉系统(5)的提升泵(51)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灌溉系统(5)由提升泵(51)、给水管网(52)和喷灌头(53)组成;其中,提升泵(51)与给水管网(52)连接,给水管网上通过多个连接管连接喷灌头(53)。

10、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植物为挺水植物,挺水植物为芦苇、鸢尾、千屈菜、再力花、美人蕉净化污水能力强的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

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2、初期及中后期的雨水经植草沟承接并转输至溢流井,在进入溢流井前,树叶、垃圾杂物等被截污网拦截在井外;

13、井内雨水中的泥沙以及大颗粒污染物在沉泥井底部沉降,预处理后的雨水经管道排至多级净化池;所述的净化池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过滤池、沉水池、生态池及出水池,各池体之间依次连通,过滤池隔板底部设置格栅滤网,沉水池和生态池隔板顶部设置溢流堰;

14、过滤池中的净化填料吸附油脂、重金属污染物,初级处理后的水体和残余污染物通过格栅滤网进入沉水池,沉水植物降解氮磷污染物,处理后的水体通过溢流堰进入生态池,在池中投加土著微生物,微生物在碳纤维水草挂膜后继续降解氮磷、有机物等,实现水体自我净化;

15、雨水经过自然深度净化后通过溢流堰进入出水池,经提升泵提升至给水管网喷灌头或洒水栓,用作绿化浇灌或者道路冲洗。

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针对初雨径流污染及净化回用问题,公开了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及方法,通过植草沟、下沉式绿地将雨水转输至溢流井进行预处理,有效拦截雨水中的杂物和泥沙,降低悬浮物等对多级净化池的影响,同时减少管网堵塞,垃圾杂物和泥沙等只需定期进行清理。

18、(2)采用多级净化、多层填料层、植物-微生物深度净化的设计工艺,过滤池填充净化填料吸附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沉水池中的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1)、下沉式绿地(2)、环保型溢流井(3)、多级净化池(4)和集水灌溉系统(5);其中,所述的植草沟(1)位于所述下沉式绿地(2)靠近道路边缘,以承接并转输道路及绿地雨水至环保型溢流井(3);所述溢流井(3)下部设有沉泥井(31),沉泥井(31)沉淀后的雨水经管道排至多级净化池(4);多级净化池(4)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出水管道接至集水灌溉系统(5),以将雨水提升用作绿化浇灌或者道路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沿平式路缘石外直接铺砌,并沿道路纵向方向通长设置,在溢流井(3)处设置横向浅碟形植草沟与纵向植草沟连通,所述溢流井(3)位于下沉式绿地(2)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3)由沉泥井(31)、井体(32)、井盖(33)及井盖中部下凹形成的种植腔(34)组成;所述沉泥井(31)位于井体(32)下部,初期雨水中的泥沙以及大颗粒污染物在沉泥井底部沉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3)凸出地面,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植草沟(1)交界处位于植草沟内设置截污网(11),井内侧壁顶部设置截污网,用于阻隔雨水中较大的落叶、垃圾杂物;所述进水口均布设若干导流片(35),导流片一端延伸至溢流井井盖侧壁,另一端与种植腔外壁连接;所述种植腔内部种植植物形成微型雨水花园,底部连接有通气管(36),且与溢流井连通;所述溢流井距离顶部10cm处侧壁连接有雨水排水管,与多级净化池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净化池(4)通过隔板分隔为过滤池(41)、沉水池(42)、生态池(43)及出水池(44),过滤池隔板底部设置格栅滤网(411);沉水池和生态池隔板顶部设置溢流堰(4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1)、下沉式绿地(2)、环保型溢流井(3)、多级净化池(4)和集水灌溉系统(5);其中,所述的植草沟(1)位于所述下沉式绿地(2)靠近道路边缘,以承接并转输道路及绿地雨水至环保型溢流井(3);所述溢流井(3)下部设有沉泥井(31),沉泥井(31)沉淀后的雨水经管道排至多级净化池(4);多级净化池(4)净化后的雨水通过出水管道接至集水灌溉系统(5),以将雨水提升用作绿化浇灌或者道路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沿平式路缘石外直接铺砌,并沿道路纵向方向通长设置,在溢流井(3)处设置横向浅碟形植草沟与纵向植草沟连通,所述溢流井(3)位于下沉式绿地(2)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3)由沉泥井(31)、井体(32)、井盖(33)及井盖中部下凹形成的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菲张越李叶澄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