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873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选用竹炭作为基础材料,利用其多孔性和吸附性,使茶多酚附着在竹炭表面及竹炭内部的微孔中,利用壳聚糖和交联剂之间的交联作用,使壳聚糖在竹炭表面成膜覆盖,这种膜结构可以保护其内部的竹炭和茶多酚不与外界相接触,避免了茶多酚的氧化,使化妆品在包装开启后仍有较长的有效储存期限,其中将变成膜的竹炭加入植物油和水中,再加入乳化剂,使其形成膏体或乳液,方便化妆品材料的存储和利用,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材料制备,具体为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


技术介绍

1、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占茶叶干重的20%~35%,主要包括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和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6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

2、在化妆品中,茶多酚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具有抗皮肤衰老、消炎杀菌、促进皮肤微循环、防晒消斑等功效,被广泛应用。然而茶多酚在空气中接触氧气后易被氧化;将茶多酚直接添加入化妆品,在化妆品包装开启后,包装内的化妆品会与空气频繁接触,化妆品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而氧化,进而导致化妆品产品性能的下降,使化妆品在包装开启后有效使用期限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及化妆品,改性化妆品材料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3、以下步骤所用组分均按重量分数计;

4、1、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包括以下合成步骤: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5、将3~4份茶多酚溶于100~110份水中,得到茶多酚溶液;

6、将7~12份竹炭加入上述茶多酚溶液中,静置4h使茶多酚吸附至竹炭上;

7、将2份壳聚糖和2份交联剂加入上述茶多酚溶液中,通过壳聚糖和交联剂之间的交联作用,使壳聚糖成膜覆盖在竹炭表面,得到表面成膜的竹炭;

8、将8~10份表面成膜的竹炭、1份水杨酸加入10~12份植物油中,再加入乳化剂和100份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后得到化妆品材料。

9、选用竹炭作为基础材料,利用其多孔性和吸附性,使茶多酚附着在竹炭表面及竹炭内部的微孔中。利用壳聚糖和交联剂之间的交联作用,使壳聚糖在竹炭表面成膜覆盖,这种膜结构可以保护其内部的竹炭和茶多酚不与外界相接触,避免了茶多酚的氧化,使化妆品在包装开启后仍有较长的有效储存期限。

10、其中将变成膜的竹炭加入植物油和水中,再加入乳化剂,使其形成膏体或乳液,方便化妆品材料的存储和利用。

11、其中水杨酸可微溶于水,使溶液呈弱酸性;化妆品材料在使用时,添加适量的水,使水杨酸溶解;从而形成一个酸性水溶液环境,进而使壳聚糖所形成的膜结构在酸性环境下溶解,从而释放竹炭上附着的茶多酚。同时其中水杨酸可以去除皮肤表面角质层,可以加速茶多酚进入皮肤毛孔,提升茶多酚的适用效果。

12、作为优选;竹炭在加入茶多酚溶液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对竹炭改性,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改性步骤:

13、s1、将20份竹炭加入150~200份去离子水中,煮沸去离子水,去离子水趁热过滤,将过滤得到的竹炭放入烘箱中干燥;

14、s2、将1份乙二胺四乙酸溶于160份沸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将s1中经烘箱干燥后的15份竹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中,搅拌乙二胺四乙酸溶液10min,使竹炭混合均匀;

15、s3、停止搅拌,乙二胺四乙酸溶液降温冷却至20℃,过滤乙二胺四乙酸溶液得到经乙二胺四乙酸改性的竹炭。

16、通过煮沸去离子水并过滤,可以除去竹炭中可溶性杂质。

17、其中乙二胺四乙酸作为一种强力的螯合剂,可以与竹炭表面的某些金属离子结合,避免竹炭中金属离子对皮肤的破坏;且通过上述结合,增强了竹炭的吸附能力,使竹炭可以吸附更多的茶多酚。

18、其中茶多酚在弱酸环境下的稳定性更好,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弱酸,通过其吸附在竹炭表面,使竹炭整体呈弱酸性,增强了茶多酚在竹炭上的稳定性。

19、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将茶多酚吸附至竹炭的表面包括以下步骤:

20、s1、将3~4份茶多酚溶于100~110份温水中得到茶多酚溶液,温水的温度区间为75℃~85℃;

21、s2、向茶多酚溶液中加入7~12份竹炭,并搅拌使竹炭与茶多酚溶液充分混合,混合过程中茶多酚溶液温度保持不变;

22、s3、向茶多酚溶液中加入2份氯化钠,搅拌茶多酚饱和溶液10min使氯化钠溶解,搅拌过程中保持茶多酚饱和溶液温度不变;

23、s4、停止搅拌,茶多酚溶液缓慢降温至20~25℃,静置4h,使茶多酚在竹炭表面析出。

24、通过降温使茶多酚溶液中的茶多酚析出,其中向茶多酚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利用氯化钠和茶多酚争夺溶剂水,可以增加茶多酚的析出量。

25、作为优选,茶多酚吸附在竹炭的过程中,茶多酚溶液降温至20~25℃后,按重量份数计,先将1份碳酸氢钠加入茶多酚溶液中溶解,再静置4h,使茶多酚和碳酸氢钠在竹炭表面析出。

26、将碳酸氢钠吸附至竹炭上,在化妆品使用时,将化妆品溶于热水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进而通过气体冲破壳聚糖覆盖在竹炭表面的膜,使得竹炭上的茶多酚可以尽快释放。碳酸氢钠的溶液为弱碱性,而茶多酚在弱碱性的环境下,稳定性有所下降,竹炭上吸附的乙二胺四乙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竹炭内的ph环境,增强茶多酚在竹炭上的稳定性,同时乙二胺四乙酸可以在升温条件下加速碳酸氢钠的分解。

27、作为优选;所述壳聚糖在交联前,使用过氧化氢降解为低分子量的壳聚糖。

28、壳聚糖分子量较大时,需要向水中加入酸使水溶液ph到达一定范围,才能使壳聚糖溶解;如果壳聚糖交联过程中加入酸,会导致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分解,导致碳酸氢钠失效。且分子量较大的壳聚糖交联后,其溶解性受溶液ph变化影响较小,在使用化妆品时,其壳聚糖膜较难以破坏,不利于使用化妆品时茶多酚的释放。

29、因此壳聚糖在交联前,因此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将壳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壳聚糖,提升壳聚糖的溶解性,使其可以直接溶于水中,交联过程不需加酸,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壳聚糖膜;且小分子的壳聚糖交联成膜后,其溶解性受溶液ph变化影响较大,利于对壳聚糖膜的破坏。

30、作为优选;所述交联剂为海藻酸钠;将按重量份数计,将2份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和2份海藻酸钠加入茶多酚溶液中共混,静置3~5h后,过滤后得到表面成膜的竹炭。

31、高分子量的壳聚糖不能直接溶于水,需要加入有机酸等酸性使水呈酸性才能溶解;使用高分子量的壳聚糖成膜会增大后续工艺处理难度;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可以直接溶于水,因此可以将壳聚糖、海藻酸钠和竹炭直接共混成膜。其中海藻酸钠作为交联剂所形成的膜具有较佳的密封性。

32、作为优选;按重量份数计,按重量份数计,表面成膜的竹炭、水杨酸加入植物油的乳化过程如下;

33、s1、将水杨酸加入乙醇中溶解;待水杨酸完全溶解后,缓慢向乙醇中加入去离子水,至水杨酸析出形成细微的颗粒,过滤得到水杨酸颗粒,

34、s2、将1份水杨酸颗粒和8~10份表面成膜的竹炭加入10~12份植物油溶液,再加入100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加入乳化剂搅拌3h后得到化妆品材料。

35、其中水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竹炭在加入茶多酚溶液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对竹炭改性,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改性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将茶多酚吸附至竹炭的表面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茶多酚溶液降温至20~25℃后,按重量分数计,先将1份碳酸氢钠加入茶多酚溶液中溶解,再静置4h,使茶多酚和碳酸氢钠在竹炭表面析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在交联前,使用过氧化氢降解为低分子量的壳聚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海藻酸钠;按重量份数计,将2份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和2份海藻酸钠加入茶多酚溶液中共混,静置3~5h后,过滤后得到表面成膜的竹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表面成膜的竹炭、水杨酸加入植物油的乳化过程如下;

8.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化妆品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竹炭在加入茶多酚溶液前,使用乙二胺四乙酸对竹炭改性,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改性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将茶多酚吸附至竹炭的表面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化妆品材料,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茶多酚溶液降温至20~25℃后,按重量分数计,先将1份碳酸氢钠加入茶多酚溶液中溶解,再静置4h,使茶多酚和碳酸氢钠在竹炭表面析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怙仓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