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6871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辊体感应淬火装置,涉及辊体感应淬火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感应器,支撑组件上滑动配合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固定配合有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与连接组件固定配合的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一不完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若干顶杆,若干顶杆之间转动配合有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每次辊体淬火完毕后,通过控制矫正弧板往复的移动,实现对感应器的矫正,使感应器的形状始终保证接近圆形状,避免感应器形状发生形变,使感应器各位置处到辊体之间距离不相等,从而导致辊体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辊体淬火后硬度的一致性,从而影响辊体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辊体感应淬火,特别是涉及辊体感应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1、感应淬火类型分为:工频、低频、中频、超音频、高频、超高频几种,根据淬硬深度需要来选择适用频率。淬硬层深度越大,所需频率越低,反之,则越高。感应淬火以中频、超音频、高频、超高频为主。

2、一般辊体硬度的提升,一般采用感应淬火的方式,实现对辊体的淬火操作,感应淬火中会使用到感应器,利用感应加热原理对淬火工件进行加热的终端设备,为了更好地对辊体进行加热,感应器的输出端一般采用圆状,使其到辊体外壁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保证辊体受热的均匀性,由于感应器的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辊体受热的均匀性,进而影响辊体淬火后硬度的一致性与生产品质

3、为此,我们提供了辊体感应淬火装置,用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辊体感应淬火装置,通过每次辊体淬火完毕后,通过控制矫正弧板往复的移动,实现对感应器的矫正,使感应器的形状始终保证接近圆形状,避免感应器形状发生形变,使感应器各位置处到辊体之间距离不相等,从而导致辊体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辊体淬火后硬度的一致性,从而影响辊体的品质,解决了现有的由于感应器的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辊体受热的均匀性,进而影响辊体淬火后硬度的一致性与生产品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支撑组件上滑动配合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固定配合有矫正组件;所述矫正组件包括与连接组件固定配合的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圆周阵列的若干顶杆,若干所述顶杆之间转动配合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板,所述第一环板的内周侧面转动连接有导向扇叶;所述壳体和第一环板之间贯穿滑动连接有与导向扇叶滑动抵触的若干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矫正弧板,所述矫正弧板和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第一移动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贯穿开设有与顶杆滑动配合的圆弧槽。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u形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液盒,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两所述第一l形板和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发生设备,所述感应器发生设备和感应器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板一侧面上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一不完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托板和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异形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l形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环板。

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外顶部转动配合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外顶部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插设有辊体;所述辊体的外周侧面上套设有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内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环形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若干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抵杆,所述延伸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一环形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周侧面开设有螺孔。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若干所述第一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抵杆滑动配合的键槽,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板,所述第三l形板和螺孔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设置有十字板,所述十字板和第一环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l形杆,所述十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若干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盘杆,所述圆盘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周侧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周侧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板和第二环形槽之间转动配合。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板的内顶部固定配合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内顶部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周侧面对称开设有与第二滑杆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套筒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所述u形板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啮合配合有链条;所述丝杆的周侧面螺纹连接有与第一转轴转动配合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和u形板之间滑动配合,所述丝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柱罩,所述圆柱罩的外周侧面贯穿开设有呈圆周阵列的若干卡孔,所述圆柱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喇叭板,所述升降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第一转杆周侧面上的圆环板。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板的一内侧面滑动配合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板一内侧面上的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的外周侧面开设有与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球,所述卡球和凹槽之间固定连接与第二弹簧,所述抵块与卡孔之间卡接配合;所述第二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周侧面转动配合有第三环板,所述第三环板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杆,所述第二l形杆和第一环形槽之间转动连接。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板的一内侧面固定配合有喷液组件,所述喷液组件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u形板一内侧面上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外壁连通设置有若干喷头;两所述喷液管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蓄液盒的内底部安装有水泵,其中一所述喷液管和水泵的输出端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导管。

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控制第一不完全齿轮顺时针转动,使第一不完全齿轮带动顶杆顺时针转动,进一步地的带动导向扇叶顺时针转动,使导向扇叶的弧形外壁抵触第一移动杆,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杆向远离导向扇叶轴心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矫正弧板向靠近感应器的内壁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使矫正弧板抵触感应器的内壁,接着使第一不完全齿轮不受力,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矫正弧板向远离感应器的方向移动,往复的重复上述的操作,则通过矫正弧板往复的移动,实现对感应器的矫正,使感应器的形状始终保证接近圆形状,避免感应器形状发生形变,使感应器各位置处到辊体之间距离不相等,从而导致辊体受热不均匀,进而影响辊体淬火后硬度的一致性,从而影响辊体的品质。

12、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辊体插设在底板上的定位槽中,接着通过握紧把手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螺栓并未与螺孔螺纹连接),使把手带动第二环形板顺时针转动,使抵杆沿着键槽带动延伸板向靠近辊体外壁方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设置有感应器(102),所述支撑组件(1)上滑动配合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上固定配合有矫正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01)顶部的U形板(103),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液盒(104),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105),两所述第一L形板(105)和感应器(10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发生设备(106),所述感应器发生设备(106)和感应器(102)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线(107),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板(103)一侧面上的托板(201),所述托板(2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一转轴(202)和第一不完全齿轮(301)固定连接;</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3)的外顶部转动配合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303)外顶部上的第二转轴(401),所述第二转轴(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02),所述底板(402)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403),所述定位槽(403)的内部插设有辊体(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4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13),若干所述第一滑杆(4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414),所述第二环形板(414)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抵杆(409)滑动配合的键槽(415),所述第二环形板(414)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板(416),所述第三L形板(416)和螺孔(412)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栓(417),所述第二环形板(4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03)的内顶部固定配合有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103)内顶部上的电机(501),所述电机(50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套筒(502),所述套筒(502)的内周侧面对称开设有与第二滑杆(423)滑动配合的导向槽(503),所述套筒(502)的外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504),所述U形板(103)的内顶部转动连接有丝杆(505),所述丝杆(505)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506),所述第一链轮(504)和第二链轮(506)之间啮合配合有链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03)的一内侧面滑动配合有传动组件(6),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板(103)一内侧面上的横板(601),所述横板(601)的顶部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602),所述第二转杆(6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块(603),所述抵块(603)的外周侧面开设有与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卡球(604),所述卡球(604)和凹槽之间固定连接与第二弹簧,所述抵块(604)与卡孔(509)之间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03)的一内侧面固定配合有喷液组件(7),所述喷液组件(7)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U形板(103)一内侧面上的横杆(701),所述横杆(7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液管(702),所述喷液管(702)的外壁连通设置有若干喷头(70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设置有感应器(102),所述支撑组件(1)上滑动配合有连接组件(2),所述连接组件(2)上固定配合有矫正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01)顶部的u形板(103),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液盒(104),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板(105),两所述第一l形板(105)和感应器(10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器发生设备(106),所述感应器发生设备(106)和感应器(102)之间电性连接有导线(107),所述底座(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盒(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滑动连接在u形板(103)一侧面上的托板(201),所述托板(2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一转轴(202)和第一不完全齿轮(30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3)的外顶部转动配合有夹持组件(4),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303)外顶部上的第二转轴(401),所述第二转轴(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02),所述底板(402)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403),所述定位槽(403)的内部插设有辊体(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体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4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413),若干所述第一滑杆(41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板(414),所述第二环形板(414)顶部贯穿开设有与抵杆(409)滑动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克石磊魏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