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840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画素数组、一第一闸极驱动器、一第二闸极驱动器、一延迟控制器、以及2N个源极驱动器,N为正整数。画素数组包括2N个显示区域。第一闸极驱动器与第二闸极驱动器分别用以产生多个闸极驱动讯号,以依序开启画素数组中的画素。延迟控制器提供N个延迟时间,且这些延迟时间正比于这些闸极驱动讯号分别传送至第1至第N个显示区域时所产生的延迟量。延迟控制器更分别利用这些延迟时间逐一延迟一主加载讯号,以产生N个从属加载讯号。这些源极驱动器用以依据这些从属加载讯号来产生多个画素电压,以驱动画素数组中的画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而诸多平面显示 器中,液晶显示器因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 性,而成为市场的主流。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器的架构示意图。参照图1,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一画素数组 110、一时序控制器120、多个源极驱动器130_1 130_N以与门极驱动器141与142。其中, 时序控制器120会透过多个控制讯号,例如加载讯号ΤΡ1、输出致能讯号0Ε1,来控制操控 闸极驱动器141与142以及源极驱动器130_Γ130_Ν的运作。藉此,闸极驱动器141与142 会产生多个闸极驱动讯号,以依序开启画素数组110中的画素。源极驱动器130_fl30_N 则用以产生画素电压,以驱动画素数组110中的画素。在实际应用上,闸极驱动讯号是透过多条扫描线来进行传送,且闸极驱动讯号往 往会因扫描线所引发的寄生电阻与寄生电容而产生延迟效应。此外,随着传输路径的长短 的不同,闸极驱动讯号也会有不同的延迟效应。举例来说,将画素数组Iio划分成8个显示 区域Α1ΓΑ18来看的话,如图2A所示,传送至显示区域All与A18的闸极驱动讯号SG21,由 于传输路径较短,因此闸极驱动讯号SG21所受到的延迟效应较小,故可与画素电压VD21相 互匹配。相对地,如图2B所示,传送至显示区域A14与A15的闸极驱动讯号SG22,由于传输 路径较长,因此闸极驱动讯号SG22所受到的延迟效应较大,故与画素电压VD22无法相互匹 配,进而导致数据的写入错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图3绘示为传统液晶显示器在操 作上的波形示意图,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100利用加载讯号TPl与输出致能讯号OEl,来 避免因延迟效应所导致的数据写入错误。其中,当输出致能讯号OEl为逻辑1时,闸极驱动 器141与142所产生的闸极驱动讯号皆被切换至低准位VGL。藉此,两相邻的闸极驱动讯号 SG1_N-1与SG1_N将可透过输出致能讯号OEl而相互隔开。此外,源极驱动器130_1 130_N 皆接收相同的加载讯号ΤΡ1,以依据加载讯号TPl的下降缘来输出数据电压(例如VD1)。然而,随着画面分辨率的提升,讯号的延迟效应也日益严重。此外,延迟效应越严 重,画素的充电时间也就越短。在加上目前为了加速液晶的反应时间以及改善拖影现象的 前提下,显示画面的更新频率已从60赫兹提升至120赫兹或是更高,进而致使画素的充电 时间被压缩的更短。此时,倘若显示装置又面临到严重的延迟效应,则将导致画素充电不 足,进而产生面板的均勻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依据闸极驱动讯号在传送过程中的延迟时 间来产生多个从属加载讯号,并藉此控制液晶显示器中的多个源极驱动器。如此一来,源极驱动器所产生的画素电压将可与不同延迟程度的闸极驱动讯号相互匹配。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器,利用多个从属加载讯号对液晶显示器中 的多个源极驱动器进行个别时序的控制,并藉此缩短用以控制闸极驱动器的输出致能讯 号。如此一来,画素的充电时间将可相应地增加并藉此改善显示面板的均勻性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画素数组、一第一间极驱动器、一第二间极驱 动器、一延迟控制器、以及2N个源极驱动器,N为正整数。画素数组包括2N个显示区域。第 一闸极驱动器与第二闸极驱动器分别设置在画素数组的两侧,并用以分别产生多个闸极驱 动讯号,以依序开启画素数组中的画素。延迟控制器用以提供N个延迟时间,且这些N个延 迟时间正比于这些闸极驱动讯号传送至第1至第N个显示区域时所产生的延迟量。此外, 延迟控制器更分别利用这些延迟时间逐一延迟一主加载讯号,以产生N个从属加载讯号。 2N个源极驱动器用以依据这些从属加载讯号来产生多个画素电压,以驱动画素数组中的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i个延迟时间正比于这些闸极驱动讯号传送至 第i个显示区域所产生的延迟量,且延迟控制器利用第i个延迟时间延迟主加载讯号,并据 以产生第i个从属加载讯号,i为整数且1 < i < 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i个源极驱动器与第(2N+l-i)个源极驱动器依 据第i个从属加载讯号,来分别驱动画素数组中位在第i个显示区域与第(2N+l-i)个显示 区域的画素。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画素数组、一闸极驱动器、一延迟控制器、 以及N个源极驱动器,N为大于1的整数。画素数组包括N个显示区域。闸极驱动器用以 产生多个闸极驱动讯号,以依序开启画素数组中的画素。延迟控制器用以提供N个延迟时 间,且这些延迟时间正比于这些闸极驱动讯号分别传送至些显示区域时所产生的延迟量。 此外,延迟控制器更分别利用这些延迟时间逐一延迟一主加载讯号,以产生N个从属加载 讯号。所述N个源极驱动器则用以依据这些从属加载讯号来产生多个画素电压,以驱动画 素数组中的画素。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是依据闸极驱动讯号在传送过程中的延迟时间来对主加载讯号 进行延迟,并据以产生多个从属加载讯号。藉此,液晶显示器中的多个源极驱动器在所述多 个从属加载讯号的控制下,其所产生的画素电压可与不同延迟程度的闸极驱动讯号相互匹 配。此外,用以控制闸极驱动器的输出致能讯号,将可随着画素电压与闸极驱动讯号的相互 匹配而相应地缩短。藉此,画素的充电时间将可相应地增加,并藉此改善显示面板的均勻性 不佳的问题。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 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液晶显示器的架构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用以说明图1的画素电压与闸极驱动讯号的匹配度的波形示意 图。图3绘示为传统液晶显示器在操作上的波形示意图。图4绘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架构示意图。图5绘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延迟控制器的电路示意图。图6绘示为用以说明图5实施例的波形图。图7绘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架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 液晶显示器110:画素数组120:时序控制器130_Γ130_Ν 源极驱动器141、142 闸极驱动器All Α18:显示区域OEl 输出致能讯号TPl 加载讯号SG21、SG22、SG1_N_1、SG1_N 闸极驱动讯号VD21、VD22、VD1 画素电压400、700 液晶显示器410,710 画素数组421 第一闸极驱动器422 第二闸极驱动器720:闸极驱动器430、730 时序控制器440、740 延迟控制器451 458、751 758 源极驱动器A41 A48、A71 A78 显示区域D41、D42、D71 传输方向SG41_1 SG41_K、SG42_广SG42_K、SG7_1 SG7_k 闸极驱动讯号Δ t41 Δ t44、Δ t71 Δ t78 延迟时间TP4、TP7 主加载讯号ΤΡ41 ΤΡ44、ΤΡ71 ΤΡ78 从属加载讯号VD41 VD48、VD71 VD78 画素电压0E4、0E7:致能讯号R41 R44:电阻C41 C44:电容510飞40 延迟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图4绘示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一画素数组,包括2N个显示区域,N为正整数;一第一闸极驱动器,设置在该画素数组的一侧;一第二闸极驱动器,设置在该画素数组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一闸极驱动器与该第二闸极驱动器会分别产生多个闸极驱动讯号,以依序开启该画素数组中的画素;一延迟控制器,用以提供N个延迟时间,且该些延迟时间正比于该些闸极驱动讯号分别传送至第1至第N个显示区域时所产生的延迟量,并分别利用该些延迟时间逐一延迟一主加载讯号,以产生N个从属加载讯号;以及2N个源极驱动器,用以依据该些从属加载讯号来产生多个画素电压,以驱动该画素数组中的画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东鑫林明璋陈建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