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泽歧专利>正文

一种逃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8226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逃生舱,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的外层甲板、内层甲板构成,舱体上设置有舱门,外层甲板与内层甲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减震器。舱体上设置有透气孔。舱体设置有报警器。内层甲板内设置有扶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逃生舱,在椭圆形的舱体内设置有减震器,可以避免重物挤压,并设置有通气孔来换气,在舱体内有报警器可以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舱内的扶手可以避免人们在舱体内摇晃。(*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防护器具
,涉及一种逃生舱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们由于无处可躲,最后造成人员的伤亡,如 果人们能坚持一段时间,就会获得更多的被营救的时间,而现在还没有可以被人们用来进 行逃生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舱,能够避免被倒塌物挤压造成的伤亡。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逃生舱,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的外层甲 板、内层甲板构成,舱体上设置有舱门,外层甲板与内层甲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减震器。 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舱体上设置有透气孔。 舱体设置有报警器。内层甲板内设置有扶手。 本技术的逃生舱,在椭圆形的舱体内设置有减震器,可以避免重物挤压,并设 置有通气孔来换气,在舱体内有报警器可以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舱内的扶手可以避免 人们在舱体内摇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逃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外层甲板,2.内层甲板,3.减震器,4.舱门,5.透气孔,6.报警器,7.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技术逃生舱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双层的外层甲板 1、内层甲板2构成,在舱体上设置有舱门4,外层甲板1与内层甲板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 减震器3,在舱体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在内层甲板2内还设置有扶手7,在舱体设置有报 警器6。 本技术逃生舱的使用过程是,当遭遇到危险,比如地震房屋倒塌的时候,迅速 躲藏到舱体内,然后关闭舱门4。可以通过透气孔5进行换气。倒塌的物品砸在外层甲板l 上通过减震器3,减缓对内层甲板2的冲击。当逃生舱经过撞击之后,由于舱体为椭圆形,可 以进行活动,避免舱体遭受更大的挤压,在舱体内的扶手7方便人们固定。当灾难过后,可 以 用报警器6向外界呼救。权利要求一种逃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的外层甲板(1)、内层甲板(2)构成,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门(4),所述外层甲板(1)与内层甲板(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减震器(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上设置有透气孔(5)。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设置有报警器(6)。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逃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甲板(2)内设置有扶手(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逃生舱,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的外层甲板、内层甲板构成,舱体上设置有舱门,外层甲板与内层甲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减震器。舱体上设置有透气孔。舱体设置有报警器。内层甲板内设置有扶手。本技术的逃生舱,在椭圆形的舱体内设置有减震器,可以避免重物挤压,并设置有通气孔来换气,在舱体内有报警器可以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在舱内的扶手可以避免人们在舱体内摇晃。文档编号E04H9/02GK201521130SQ200920312490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牟泽歧 申请人:牟泽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由椭圆形的外层甲板(1)、内层甲板(2)构成,所述舱体上设置有舱门(4),所述外层甲板(1)与内层甲板(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减震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泽歧
申请(专利权)人:牟泽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