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797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8 21:02
本申请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包括连接框,连接框内部设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延伸至连接框外侧;辅助机构包括四个燕尾槽,四个燕尾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前后两侧内部,四个燕尾槽以连接框中线为轴呈前后两两对称状设置,使用者可分别依次对四个转杆进行转动,随之四个转杆带动四个连接块进行转动,当标识块显示水平状态时,便可停止对转杆的转动工作,当四个连接块内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内部后,便可完成对四个配合块的定位工作,通过以上操作,解决了因该机构在对建筑结构装配后不具有限位功能,因此使用过程中,会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会有所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更具体地说,涉及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中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由于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使得成为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在现代化工业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

2、经检索公开号:cn216664508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设计减震结构,包括作用腔所述作用腔的侧边设有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有内置底座,所述内置底座位于作用腔的内侧,且内置底座一端的内侧卡接有建筑结构体,该申请在使用过程中,因该机构在对建筑结构装配后不具有限位功能,因此使用过程中,会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会有所降低。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延伸至连接框外侧;

3、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四个燕尾槽,四个所述燕尾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前后两侧内部,四个所述燕尾槽以连接框中线为轴呈前后两两对称状设置,四个所述燕尾槽内部均嵌设有配合块,四个所述配合块外侧均开设有卡槽,四个所述卡槽外侧均设有连接槽,四个所述连接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前后两侧内部并与两个卡槽相连通,四个所述连接槽内部均嵌设有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内部均固定嵌设有转杆,四个所述转杆内端均延伸至连接框内部,四个所述转杆外侧设有连接部件。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前后两侧。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四个凹槽,能够便于使用者后期对转杆进行转动。

6、进一步的,四个所述转杆外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凹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标识块,四个所述转杆与连接框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标识块,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连接块转动的方向进行观察,起到提高该装置使用便捷度的目的。

8、进一步的,四个所述连接块内侧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内部,四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四个卡槽相匹配,四个所述连接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个卡槽与四个连接块相配合,能够起到对两个建筑结构体进行定位的目的。

10、进一步的,四个所述配合块之间固定嵌设有两个建筑结构体,两个所述建筑结构体内端外侧均套设有内置底座,两个所述内置底座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和三个定位柱,三个所述固定柱分别套设在三个定位柱一端外侧。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内置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紧固弹簧,三个所述紧固弹簧分别套设在三个固定柱和三个定位柱外侧。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两侧内壁均开设有t型槽,两个所述t型槽内部均嵌设有两个t型块,四个所述t型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内置底座两侧。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t型槽与四个t型块相配合,能够起到对两个内置底座进行限位的目的,进而使得两个内置底座移动时能够更加稳定牢固。

1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使用者可分别依次对四个转杆进行转动,随之四个转杆带动四个连接块进行转动,当标识块显示水平状态时,便可停止对转杆的转动工作,当四个连接块内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内部后,便可完成对四个配合块的定位工作,通过以上操作,解决了因该机构在对建筑结构装配后不具有限位功能,因此使用过程中,会使得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会有所降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包括连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延伸至连接框(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1)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杆(4)外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凹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标识块(5),四个所述转杆(4)与连接框(1)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块(3)内侧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内部,四个所述连接块(3)分别与四个卡槽相匹配,四个所述连接块(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配合块(2)之间固定嵌设有两个建筑结构体(7),两个所述建筑结构体(7)内端外侧均套设有内置底座(8),两个所述内置底座(8)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9)和三个定位柱(10),三个所述固定柱(9)分别套设在三个定位柱(10)一端外侧。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置底座(8)之间固定连接有三个紧固弹簧(11),三个所述紧固弹簧(11)分别套设在三个固定柱(9)和三个定位柱(1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两侧内壁均开设有T型槽,两个所述T型槽内部均嵌设有两个T型块(12),四个所述T型块(1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内置底座(8)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包括连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1)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延伸至连接框(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连接框(1)前后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杆(4)外端分别延伸至四个凹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标识块(5),四个所述转杆(4)与连接框(1)连接处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块(3)内侧分别延伸至四个卡槽内部,四个所述连接块(3)分别与四个卡槽相匹配,四个所述连接块(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梦雨汪雨洋唐炜凌鲲张泷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觐翔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