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具体为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涡轮工作叶片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其通常包括叶片本体和叶片本体两侧的上缘板和下缘板,其独特的弯曲结构可以改变气体流向,推动叶轮转动,工作叶片在工作时处于高温燃气流的包围中,为减小航空发动机漏气损失,提高封严效果,需要在工作叶片上加工封严槽,封严槽分别分布于工作叶片的上缘板和下缘板上,由于工作叶片通常由具有优良的高温强度和硬度的高温合金制作而成,难以对其进行切削加工性,因此多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进行加工。
2、传统的电火花加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由紫铜制作的上、下缘板加工电极单独加工上、下缘板上的封严槽,即将上缘板加工电极先装配在电极底座上,先加工上缘板上的封严槽,然后再更换成下缘板加工电极,继续加工下缘板上的封严槽,而由于上、下缘板的封严槽位置、角度不同,且加工位置度和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不能共用同一种夹具,因此此种加工方式,不仅需要对导向叶片进行换向,还要对叶片夹具进行更换,夹具更换后需要重新对位,进而存在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且频繁的更换容易导致精度波动较大,影响了封严槽加工的合格率,因此,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封严槽加工装置在加工工作叶片的封严槽时不仅需要对导向叶片进行换向,还要对叶片夹具、加工电极进行更换,夹具更换后需要重新对位,导致加工效率低下,且频繁的更换容易导致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包括支撑部、中接部、夹具模块、涡轮叶片和对支撑部、中接部、夹具模块、涡轮叶片进行承载的电火花加工主体,所述电火花加工主体包括机座,所述机座的上部两侧安装有加工机头,所述机座的上侧槽位内安装有机床安装板,所述机座的右侧安装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的上侧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支撑部安装在机床安装板处,所述支撑部包括与机床安装板的t道滑动连接的轨块,所述轨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处于机床安装板的上侧的基柱,所述基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基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前后螺纹孔内均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机床安装板的上端面紧密贴合的紧块,所述基柱的左右曲面内均开设有卡槽,所述中接部安装在支撑部的上侧,所述中接部包括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的呈横平设置的基壳,所述基壳的左右凹槽上侧均开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的轨口,所述基壳的左右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接板,所述接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处于轨口的内侧的轨把,所述基壳的左右凹槽内均安装有一组两个的第一弹簧,所述基壳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有轨槽,所述接板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与轨槽滑动连接且左右长短不一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基柱的外侧的框体,所述卡槽的内侧均插入有卡块,右侧所述卡块与左侧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左侧所述卡块与右侧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板的远离基壳的一端均安装有调节动作不同的夹具模块,一组所述涡轮叶片均以不同方向被夹固在左右夹具模块处,所述加工机头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电极夹具,左侧所述电极夹具的下侧安装有盆侧加工电极,右侧所述电极夹具的下侧安装有背侧加工电极。
4、优选的,所述夹具模块包括外壳部、角调部、座部和夹持部,所述外壳部包括与接板固定连接的外框,所述外框的内侧开设有横向贯穿设置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外侧开设有转孔,所述外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处于转孔的上侧的双槽限位框,所述角调部包括与转孔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于槽口的内侧的转框,所述转框的圆口内侧开设有环槽,所述转框的靠近中接部的一侧端面其圆口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的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轨杆,所述转轴的滑道内壁与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弹簧,所述轨杆的远离转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双槽限位框相卡合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拉块,所述座部包括与转框的圆口转动连接的转座,所述转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环槽转动连接的轨环,所述转座的靠近中接部的一侧端面均开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槽道,所述槽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槽道的内壁与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弹簧,所述滑杆的远离第二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入在限位槽内侧的卡条,所述夹持部包括主夹件,所述转座的远离卡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夹件,所述主夹件的夹齿一侧端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丝杆,一组所述丝杆的外侧套设有副夹件,所述丝杆的外侧均螺旋连接有对副夹件进行紧固的丝套,所述涡轮叶片均被夹持在主夹件和副夹件的夹齿之间。
5、优选的,所述涡轮叶片包括夹部和与夹部固定连接的叶部,所述叶部的纵向一侧固定连接有上缘板,所述上缘板的内侧设置有上封严槽,所述叶部的纵向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下缘板,所述下缘板的内侧开设有下封严槽,左侧所述涡轮叶片的上缘板为朝上设置,所述盆侧加工电极与上封严槽均为纵向垂直且上下对齐设置,右侧所述涡轮叶片的下缘板为朝上设置,右侧所述涡轮叶片的下封严槽为纵向垂直设置,且与背侧加工电极为上下对齐设置。
6、优选的,所述轨把由轨条和把手组成,所述轨把的轨条与轨口滑动连接,所述框体的内侧开设有框口,所述框体的框口长度尺寸是基柱的直径尺寸的2.5倍。
7、优选的,所述双槽限位框的内侧开设有竖直槽和倾斜槽,所述定位件由圆片和插条组成,右侧所述定位件的插条插入在双槽限位框的倾斜槽内,左侧所述定位件的插条插入在双槽限位框的竖直槽内,所述转轴的滑道与槽道均为方形道结构,所述轨杆与滑杆均为方形杆结构。
8、优选的,所述主夹件的内侧均开设有折道,所述折道的靠近副夹件的一侧均开设有沉槽,所述中接部的上侧安装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检测部、输气管、折管和弹性压囊,所述检测部包括与基壳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的座壳,所述座壳的前后两侧均开有豁槽,所述座壳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处于豁槽的下侧的垫块,所述垫块的上侧均安装有接触按钮,所述座壳的内侧安装有气囊,一组所述豁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设置在气囊的上侧的压板,所述座壳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板体下端面与压板的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气囊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均连通有折管,所述折管均穿过转座与折道固定连接,所述折管的远离输气管的一端连通有处于沉槽的内侧的弹性压囊。
9、优选的,所述压板由圆板和压块组成,所述压板的圆板直径尺寸与座壳的内径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压板的圆板与座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压板的压块均设置在接触按钮的上侧,所述压板的压块与接触按钮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接触按钮与控制主机之间为电性连接设置,所述控制主机与警示灯之间为电性连接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支撑部、中接部和夹具模块等结构,使支撑部用于将中接部支撑安装在机床安装板上,而中接部则用于对两侧的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包括支撑部(2)、中接部(3)、夹具模块(4)、涡轮叶片(5)和对支撑部(2)、中接部(3)、夹具模块(4)、涡轮叶片(5)进行承载的电火花加工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加工主体(1)包括机座(11),所述机座(11)的上部两侧安装有加工机头(12),所述机座(11)的上侧槽位内安装有机床安装板(13),所述机座(11)的右侧安装有控制主机(14),所述控制主机(14)的上侧安装有警示灯(15),所述支撑部(2)安装在机床安装板(13)处,所述支撑部(2)包括与机床安装板(13)的T道滑动连接的轨块(21),所述轨块(2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处于机床安装板(13)的上侧的基柱(22),所述基柱(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3),所述基柱(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所述固定环(24)的前后螺纹孔内均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25),所述调节螺杆(2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机床安装板(13)的上端面紧密贴合的紧块(26),所述基柱(22)的左右曲面内均开设有卡槽(27),所述中接部(3)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所述中接部(3)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模块(4)包括外壳部(41)、角调部(42)、座部(43)和夹持部(44),所述外壳部(41)包括与接板(33)固定连接的外框(411),所述外框(411)的内侧开设有横向贯穿设置的槽口(412),所述槽口(412)的外侧开设有转孔(413),所述外框(4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处于转孔(413)的上侧的双槽限位框(414),所述角调部(42)包括与转孔(413)转动连接的转轴(421),所述转轴(4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于槽口(412)的内侧的转框(422),所述转框(422)的圆口内侧开设有环槽(423),所述转框(422)的靠近中接部(3)的一侧端面其圆口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24),所述转轴(421)的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轨杆(425),所述转轴(421)的滑道内壁与轨杆(42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弹簧(426),所述轨杆(425)的远离转框(4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双槽限位框(414)相卡合的定位件(427),所述定位件(42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拉块(428),所述座部(43)包括与转框(422)的圆口转动连接的转座(431),所述转座(4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环槽(423)转动连接的轨环(432),所述转座(431)的靠近中接部(3)的一侧端面均开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槽道(433),所述槽道(4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434),所述槽道(433)的内壁与滑杆(43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弹簧(435),所述滑杆(434)的远离第二拉力弹簧(4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入在限位槽(424)内侧的卡条(436),所述夹持部(44)包括主夹件(441),所述转座(431)的远离卡条(4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主夹件(441),所述主夹件(441)的夹齿一侧端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丝杆(442),一组所述丝杆(442)的外侧套设有副夹件(443),所述丝杆(442)的外侧均螺旋连接有对副夹件(443)进行紧固的丝套(444),所述涡轮叶片(5)均被夹持在主夹件(441)和副夹件(443)的夹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叶片(5)包括夹部(51)和与夹部(51)固定连接的叶部(5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包括支撑部(2)、中接部(3)、夹具模块(4)、涡轮叶片(5)和对支撑部(2)、中接部(3)、夹具模块(4)、涡轮叶片(5)进行承载的电火花加工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火花加工主体(1)包括机座(11),所述机座(11)的上部两侧安装有加工机头(12),所述机座(11)的上侧槽位内安装有机床安装板(13),所述机座(11)的右侧安装有控制主机(14),所述控制主机(14)的上侧安装有警示灯(15),所述支撑部(2)安装在机床安装板(13)处,所述支撑部(2)包括与机床安装板(13)的t道滑动连接的轨块(21),所述轨块(2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处于机床安装板(13)的上侧的基柱(22),所述基柱(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3),所述基柱(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4),所述固定环(24)的前后螺纹孔内均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杆(25),所述调节螺杆(2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机床安装板(13)的上端面紧密贴合的紧块(26),所述基柱(22)的左右曲面内均开设有卡槽(27),所述中接部(3)安装在支撑部(2)的上侧,所述中接部(3)包括与承载板(23)转动连接的呈横平设置的基壳(31),所述基壳(31)的左右凹槽上侧均开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的轨口(32),所述基壳(31)的左右凹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接板(33),所述接板(33)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处于轨口(32)的内侧的轨把(34),所述基壳(31)的左右凹槽内均安装有一组两个的第一弹簧(35),所述基壳(31)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呈纵向贯穿设置有轨槽(36),所述接板(33)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与轨槽(36)滑动连接且左右长短不一的连接杆(37),所述连接杆(3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基柱(22)的外侧的框体(38),所述卡槽(27)的内侧均插入有卡块(39),右侧所述卡块(39)与左侧框体(38)的内壁固定连接,左侧所述卡块(39)与右侧框体(3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接板(33)的远离基壳(31)的一端均安装有调节动作不同的夹具模块(4),一组所述涡轮叶片(5)均以不同方向被夹固在左右夹具模块(4)处,所述加工机头(12)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电极夹具(6),左侧所述电极夹具(6)的下侧安装有盆侧加工电极(7),右侧所述电极夹具(6)的下侧安装有背侧加工电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工作叶片的封严槽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模块(4)包括外壳部(41)、角调部(42)、座部(43)和夹持部(44),所述外壳部(41)包括与接板(33)固定连接的外框(411),所述外框(411)的内侧开设有横向贯穿设置的槽口(412),所述槽口(412)的外侧开设有转孔(413),所述外框(4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处于转孔(413)的上侧的双槽限位框(414),所述角调部(42)包括与转孔(413)转动连接的转轴(421),所述转轴(4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于槽口(412)的内侧的转框(422),所述转框(422)的圆口内侧开设有环槽(423),所述转框(422)的靠近中接部(3)的一侧端面其圆口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424),所述转轴(421)的滑道内滑动连接有轨杆(425),所述转轴(421)的滑道内壁与轨杆(42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弹簧(426),所述轨杆(425)的远离转框(4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双槽限位框(414)相卡合的定位件(427),所述定位件(42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拉块(428),所述座部(43)包括与转框(422)的圆口转动连接的转座(431),所述转座(4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环槽(423)转动连接的轨环(432),所述转座(431)的靠近中接部(3)的一侧端面均开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槽道(433),所述槽道(43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杆(434),所述槽道(433)的内壁与滑杆(43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力弹簧(435),所述滑杆(434)的远离第二拉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波,吴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联精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