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下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旧地铁车站连接需求日益增多,当既有车站无预留条件接驳条件时,新旧车站连接通道需要对既有车站混凝土结构分段破除,致使既有混凝土结构、既有围护结构与新作的混凝土结构出现新的施工缝,使得新旧浇筑的混凝土间产生渗水、漏水等问题。
2、因此,对于新作车站紧邻既有车站改造工程,采用合理的连通形式及施工方法可以减小对既有车站运营安全影响,加强通道节点防水处理则会减小对运营体验及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3、目前,针对新旧混凝土的接口结构防水已经做了不少的研究,例如现有专利申请cn 201710243551 .4中提出了“新老混凝土接口防水结构及其处理方法”,其通过在凿毛处理后的老混凝土界面上铺设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在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在铺设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老混凝土界面上涂刷界面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水泥浆充分接触,更好的粘结水泥浆,减少水泥浆的漏浆和干缩,实现新老混凝土接口结构的防水,且通过在新老混凝土接口上开设切缝,并对应该切缝对应设置止水板,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效果。
4、上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老混凝土接口结构的防水,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在钢筋范围的均匀铺设难度较大,且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中插入止水板,会增加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
2、本技
3、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凸部的轮廓大于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
4、更进一步的,所述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位于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中,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位于既有车站围护结构中,所述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位于既有车站负一层侧墙。
5、更进一步的,所述新作车站防水结构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止水条,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横向设置在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中。
6、更进一步的,所述围护结构防水结构为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既有车站围护结构之间的多层结构。
7、更进一步的,所述既有车站防水结构包括止水条,所述止水条设置在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既有车站负一层侧墙的接触侧壁处。
8、更进一步的,所述止水条设置在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的接触侧壁处。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通过构造嵌入拉大渗水距离,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封堵主体与围护结构间地下水,并对新旧混凝土接缝进行封堵,可极大降低地下水渗入风险,降低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广价值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通节点布设在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中,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侧壁处形成围护结构防水结构,所述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侧壁处形成新作车站防水结构,所述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侧壁处形成既有车站防水结构,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侧壁形成外凸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7)的轮廓大于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位于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1)中,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位于既有车站围护结构(3)中,所述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位于既有车站负一层侧墙(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作车站防水结构包括钢边橡胶止水带(14)、止水条(15),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4)横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防水结构为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既有车站围护结构(3)之间的多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车站防水结构包括止水条(15),所述止水条(15)设置在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既有车站负一层侧墙(5)的接触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条(15)设置在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1)、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的接触侧壁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通节点布设在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中,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侧壁处形成围护结构防水结构,所述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侧壁处形成新作车站防水结构,所述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侧壁处形成既有车站防水结构,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侧壁形成外凸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部(7)的轮廓大于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旧地下车站连通节点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作车站负一层通道部(2)位于新作车站负一层侧墙(1)中,所述既有车站围护结构通道部(4)位于既有车站围护结构(3)中,所述既有车站负一层通道部(6)位于既有车站负一层侧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西巡,张晨明,张春雷,杨励,曾佳亮,林智成,张鹏,费瑞振,李哲,林敏博,李宗衡,王一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