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684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自吸性能的转子泵,包括泵体和位于所述泵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流体输送机构,其中,安装在泵体内的大轴上设有大转子,在大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径向伸缩移动的旋片;与大轴啮合传动的小轴上设有小转子,小转子的圆周面上设有供突出的径向伸缩移动旋片啮合的圆弧凹槽;泵体内具有同时与至少两个旋片密封接触的滑道区,用于将泵进口中的流体经滑道区被输送到泵出口。采用T形径向伸缩移动的旋片、端面密封和径向密封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容积式泵的密封、磨损和效率等问题;转子采用圆柱面对称开槽方式,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动平衡性能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子泵,具有效率高、自吸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介质适用范围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的容积式泵,尤其涉及一种高自吸性能的转子泵。
技术介绍
目前,泵的种类繁多,按工作原理和结构分叶片式泵和容积式泵。如离心泵、旋涡 泵、轴流泵和混流泵,属叶片式泵,其特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质量轻,安装维修 方便,适用于低粘度流体输送,但一般无自吸能力,即使是自吸离心泵,也存在自吸能力差、 体积大的不足。如往复泵,属容积式泵,特点是自吸能力强,但存在容积效率低、结构复杂、 振动大、体积大、造价高等不足。如齿轮泵、螺杆泵、罗茨泵等属于容积泵,特点是机械效率 和容积效率高、流体脉动小、工作噪声小、自吸能力较强。但由于其转子型线制造精度要求 高,在使用过程中,很难长期保证非常高的运行精度,使用寿命受到限制;由于转子间存在 间隙,一般用于高粘度液体输送,用于低粘度液体如汽油输送时自吸能力差、容积效率低。 滑片泵属容积式泵,滑片泵的滑片与泵体内腔可以保持无径向间隙的运动接触,具有磨损 补偿功能,因此具有自吸能力强,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滑片泵的转子作偏心旋转,旋 转时不平衡力大,轴承寿命有限;滑片作径向加速运动,撞击泵体,噪声大,易磨损,影响滑 片泵寿命。中国专利半圆凸轮转子泵(CN86105874A),葫芦转子泵(CN1300905A),滑块转 子泵(CN1693707A)等属容积式泵,采用转子和径向滑动密封结构,具有自吸能力强,容积 效率高等优点,但存在转子和泵体内腔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径向滑动密封 易磨损,使用寿命受到限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自吸性能转子泵,解决容积式泵的径向和轴向 密封、转子偏心旋转的不平衡力以及转子结构复杂等问题,从而提高自吸能力和使用寿命, 减小体积,降低造价,提高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包括泵体、大轴、大转子、小轴、小 转子和安全阀等,成为所述泵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流体输送机构,所述流体输送机构包括大 轴,安装于所述泵体内,其上设有大转子,在所述大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径向移动的 旋片;小轴,与大轴啮合传动,所述小轴上设有小转子,所述小转子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大转 子的外圆周面相切,所述小转子的圆周面上设有供突出于所述大转子圆周面外的旋片啮合 的圆弧凹槽;其中,所述泵体内具有同时与至少两个旋片密封接触的滑道区,用于将所述泵 进口中的流体经所述滑道区被输送到所述泵出口。本技术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包括泵体和位于所述泵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流体 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T形结构的旋片,旋片在大转 子的T形槽内可径向移动。旋片底边与泵进口相通。在小转子外圆周面上设有可径向移动 的径向密封块,径向密封块一面设有弹簧,并与泵进口相通,另一面与小转子的外周面相吻 合。大转子和小转子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可轴向移动的端面密封垫,端面密封垫一面设有弹簧,并与泵进口相通,另一面与大转子端面接触,起密封作用。本技术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片、径向密封块、端面密封 垫,在完成自吸任务前,各自的密封接触摩擦面紧密接触,起到密封作用。因一次起动泵后, 泵的自吸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秒钟,密封面磨损小。在完成自吸任务,并在泵出口建立最小 压力后,进入长时间正常运行,此时在泵进出口压差作用下,各自的密封接触摩擦面均离开 一定距离,无摩擦运行,因而密封面无磨损,机械效率高,密封件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大转子的径向密封为主要密封,采用T形旋片 结构,大转子和小转子轴向密封,以及小转子径向密封采用高耐磨材料,如碳化硅或碳石 墨,并采用可移动的磨损自动补偿结构,使用寿命长;大转子和小转子采用圆柱面对称开槽 结构,加工制作容易,动平衡性能好。因此本技术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具有效率高、自 吸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不仅适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如原油、润滑油、 燃料油等,而且适用于输送低粘度流体,如水、柴油、煤油、汽油,具有介质适用范围宽的特 点o应该指出,以上说明和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所要求的本技术 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 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附图示出了优选实施例并 与说明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径向剖面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高自吸性能转子泵的简化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大转子和小转 子之间所处的啮合位置;图3是根据图1所示高自吸性能转子泵的简化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大转子和小转 子之间所处的非啮合位置;图4是图1所示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的轴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在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旋片”中,其形状应该根据它在本技术中所起的 作用来合理确定,例如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它为T形结构。在下文描述中,虽然使用 了“大”和“小”来描述某些件,例如,大轴,大转子、小轴、小转子,然而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其真正的直径大小关系要由实际需要确定。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径向剖面图,如图所示, 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主要包括泵体1、位于泵体1内腔中的大 转子2和小转子4、以及安全阀7。其中,大转子2的外圆周上均布有四个旋片3,小转子的 外圆周表面上对称开有两个圆弧凹槽501,可以看出,有一个凹槽501和旋片3啮合在一起。 此外,在小转子4上方安装有径向密封块5,它在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紧贴小转子4,起到径向密封作用。密封块5采用高耐磨材料,如碳化硅或碳石墨,使用寿命长。图2示出了大转子的旋片和小转子的凹槽之间所处的啮合位置,如图所示,泵体1 包括流体入口 101和出口 102、与流体入口向连通的通道103、与流体出口相同的通道104, 且在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之间,泵体的内壁形成滑道区105,其中,所述泵体的滑道区105 弧长足够长,以便可以与两个以上的旋片3同时接触,从而组成有效的流体输送空间。图3示出了大转子和小转子之间所处的非啮合位置,如图所示,当大转子的旋片3 转过图2所示的位置时,大转子外圆周表面和小转子的外圆周表面相接触,它们之间 的接 触间隙很小,因而使得流体不易从中泄漏。大转子和小转子以特定的传动比转动,使得大转 子和小转子之间不是凹槽501和旋片3啮合,就是大转子外圆周表面和小转子的外圆周表 面相切,从而大转子和小转子之间无论何时都能够形成密封接触,同时又不影响大、小转子 之间的相对转动。图4是图1所示的高自吸性能转子泵的轴向剖面图,如图所示,大转子2通过键17 装在大轴15上,并用惯常的技术手段轴向定位,例如,在本实例中,大转子通过轴肩和螺母 18定位。小转子4通过键13装在小轴14上,使用惯常的技术手段轴向定位。旋片16安装 在大转子的T型槽内。在泵体的左边设有左端密封体(未标参考标号),在右边设有右端密 封体(未标参考标号),大轴通过安装于左、右端密封体中的大轴承22支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自吸性能转子泵,包括泵体、大轴、大转子、小轴、小转子和安全阀等,成为所述泵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流体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转子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可径向伸缩移动的旋片;在小转子外圆周面上设有可径向移动的密封块;小轴,与大轴啮合传动,所述小轴上设有小转子,所述小转子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大转子的外圆周面相切,所述小转子的圆周面上设有供突出于所述大转子圆周面外的旋片啮合的圆弧凹槽;其中,所述泵体上内具有同时与至少两个旋片密封接触的滑道区,从而,用于将所述泵进口中的流体经所述滑道区被输送到所述泵出口;大转子和小转子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大转子端面密封垫和小转子端面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立涂华明许俊杰易宁王菊芬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油料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