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钳盘式制动器的活塞容易导致制动油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影响制动效果和安全性的问题。本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具有油腔的钳盘体和设置在钳盘体内的摩擦片总成,在油腔内设有副活塞,副活塞顶面抵靠在摩擦片总成上,在油腔的开口处设有能够使副活塞复位的防尘圈,副活塞和油腔的底面之间设有主活塞且主活塞与副活塞底面相连,所述的主活塞和油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本钳盘式制动器活塞结构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制动油最高温度值,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由于减少了活塞的重量,从而提高了活塞的回位性能;本钳盘式制动器活塞结构还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制动器,特别是一种钳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制动器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制动器主要由制动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制动器按制动件的结构形式又可分为外抱块式制动器、内张蹄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等。其中JB/T 10917-2008规定了钳盘式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钳盘式制动器包括钳体、活塞、摩擦片总成。钳体内均具有呈圆筒状的油腔,上下两组油腔的开口相对。钳体开挡内安装摩擦片总成,两个摩擦片总成之间具有用于安装制动盘的间隙。活塞设置在油腔内,活塞的外端能够申出油腔孔端并抵靠在摩擦片总成上。本钳盘式制动器虽然能够实现制动,但是因制动时摩擦片总成与制动盘之间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活塞采用钢铁材料制成,该热量便通过活塞直接传递至油腔内的制动油,导致制动油温度急剧升高,从而严重影响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在油腔的开口处设有能够使活塞复位的防尘圈,在活塞和油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靠近油腔的开口处。此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密封,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实际中,活塞外壁和油腔内壁之间具有缝隙,由于密封圈位于靠近油腔的开口处,活塞的底部会出现摆动,从而增大了密封圈与活塞之间的磨损量。若磨损后的密封圈未能及时更换,可能导致活塞的底部摆动幅度增大并出现与油腔内壁相摩擦,导致出现油腔无法修复使制动器整体报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副活塞和油腔的底面之间增设主活塞且主活塞连接在副活塞上,从而降低副活塞传递至制动油上总热量的钳盘式制动器。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具有油腔的钳盘体和设置在钳盘体内的摩擦片总成,在油腔内设有副活塞,副活塞顶面抵靠在摩擦片总成上,在油腔的开口处设有能够使副活塞复位的防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活塞和油腔的底面之间设有主活塞且主活塞与副活塞底面相连,所述的主活塞和油腔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油腔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上述的密封圈位于环形凹槽内且该密封圈能使主活塞侧壁和油腔内壁之间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副活塞呈圆筒状且副活塞的直径小于主活塞的直径。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副活塞的外侧面与油腔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主活塞呈圆柱状且其外端面上具有凹槽,上述的副活塞的底部嵌入凹槽内。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主活塞通过螺钉固定在副活塞上。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主活塞和副活塞之间设有采用热绝缘材料制成的垫片。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摩擦片总成包括设置在钳盘体上的固定座和固 定在固定座上的摩擦片,上述的副活塞抵靠在固定座上。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油腔内壁上固定有挡圈,挡圈与主活塞的外端 面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摩擦片的厚度。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防尘圈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钳盘式制动器中,所述的防尘圈的外缘固定在钳盘体上,内缘固定在副 活塞上,在外缘和内缘之间具有能够使防尘圈具有轴向弹性的迂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钳盘式制动器活塞结构具有能够有效降低制动油最高温度 值,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减少密封圈和油腔的磨损;由于减少了活塞的重量,从而提高了 活塞的回位性能;本钳盘式制动器活塞结构还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钳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钳盘式制动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钳盘式制动器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钳盘式制动器油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钳盘体;la、内钳;lb、外钳;lc、油腔;2、摩擦片总成;21、摩擦片;22、固 定座;23、间隙;3、活塞;31、主活塞;32、副活塞;4、防尘圈;5、密封圈;6、散热间隙;7、挡 圈;8、螺栓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钳盘式制动器包括钳盘体1、主活塞31、副活塞32、摩 擦片总成2。 具体来说,钳盘体1包括内钳la和外钳lb,内钳la和外钳lb通过螺栓销8和螺 栓固连在一起。内钳la和外钳lb内均具有两个开口的油腔lc,内钳la油腔lc的开口和 外钳lb油腔lc的开口相对。在内钳la和外钳lb的油腔lc的开口处均设有一个摩擦片 总成2,两个摩擦片总成2之间具有用于安装制动盘的间隙23。副活塞32设置在油腔lc 内,副活塞32的外端能够穿出油腔lc的开口并抵靠在摩擦片总成2上。摩擦片总成2包 括连接在钳盘体1上的固定座22和固定在固定座22上的摩擦片21,固定座22依靠在油腔 lc的开口处。 如图2所示,主活塞31呈圆柱状,副活塞32呈圆筒状,主活塞31位于副活塞32 和油腔的底面之间且主活塞31与副活塞32底面相连。副活塞32的直径小于主活塞31的直径,使副活塞32的外侧面与油腔lc内壁之间具有散热间隙6。 主活塞31能够在沿着油腔lc内壁轴向滑动且能够带动副活塞32运动。油腔lc 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能使主活塞31侧壁和油腔lc内 壁之间形成密封且使油腔lc成为密闭的腔室。在油腔lc内充满制动油,主活塞31的一端 面与制动油相接触,该接触面为主活塞31的内端面,主活塞31的外端面上具有凹槽,副活 塞32的底部部份嵌入凹槽内,从而使副活塞32能够稳定的与主活塞31相连。 本钳盘式制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油腔lc的结构形状尺寸相同,副活塞32与活塞 3结构形状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密封圈5位于主活塞31和油腔lc之间,由此可得本钳 盘式制动器中密封圈5在油腔lc内壁上的位置比现有技术活塞的位置更靠近油腔lc的底 面,即縮短了密封圈5到主活塞31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主活塞31轴向滑动时的稳 定性以及更有效的保护了密封圈5和油腔lc内壁。 在活塞3和钳盘体1之间设有防尘圈4且该防尘圈4位于油腔lc的开口处。本防 尘圈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防尘圈4的外缘固定在钳盘体1上, 内缘固定在副活塞32上,内缘和外圈之间具有能够使防尘圈4具有轴向弹性的迂回。本防 尘圈4具有即能够防止灰尘进入油腔lc内,又能够使向外移动后主活塞31和副活塞32恢 复至原位的优点。 本钳盘式制动器制动时,摩擦片21与制动盘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会传 递至副活塞32和制动油上。在副活塞32和油腔的底面之间增设主活塞31,避免热量直接 传递至制动油上,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在每单位内摩擦片21传递至制动油上的热量值,同时 也降低了能够传递至制动油上最高的热量总值,即降低了制动油的最高温度值。 副活塞32呈筒状,即副活塞32内具有空腔且空腔的开口朝向摩擦片总成2中的 固定座22,该空腔能够有助于副活塞32热量的散发。副活塞32的外侧面与油腔lc内壁之 间具有散热间隙6,该散热间隙6使副活塞32侧壁的外表也与空气接触,也提高了副活塞 32在每单位内对外散发热量值,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副活塞32传递至主活塞31上热量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包括具有油腔(1c)的钳盘体(1)和设置在钳盘体(1)内的摩擦片总成(2),在油腔(1c)内设有副活塞(32),副活塞(32)顶面抵靠在摩擦片总成(2)上,在油腔(1c)的开口处设有能够使副活塞(32)复位的防尘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活塞(32)和油腔(1c)的底面之间设有主活塞(31)且主活塞(31)与副活塞(32)底面相连,所述的主活塞(31)和油腔(1c)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强格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