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victor c.li教授基于细观与断裂力学原理对纤维、基体以及纤维-基体界面体系进行系统设计、调整和优化,提出了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从而研发了ecc。ecc是一类在纤维掺量适中的情况下实现多条微裂缝平稳开展、呈现高延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自产生第1条裂缝后便具有良好的应力传递和裂缝宽度控制能力,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硬化及裂缝宽度可控性,其极限应变可达3%-7%,而普通混凝土在开裂时所具有的极限拉应变仅为0.01%-0.02%,ecc是其200-500倍。ecc的配方中不含粗骨料,因此这类材料的水泥用量较高。大量水泥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2、相比较而言,碱激发混凝土是一种利用脱硫灰、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在碱激发条件下生成的一种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构成的无定型三维网状结构。它是一种绿色环保,成产成本低的胶凝材料,且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及固化重金属等优异性能,但也存在延性低、抗压强度低、拉伸强度低及流动性差等缺点。
3、因此,如何利用碱激发混凝土代替ecc中的水泥制备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脱硫灰20-35份,煤矸石5-11份,赤泥1-3份,熟石膏1-3份,石英砂33-40份,复合碱激发剂10-19份,水5-9份,分散剂0.02-0.04份,消泡剂0.03-0.05份,改性剑麻纤维1-3份和改性石墨烯-PE纤维0.53-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剑麻纤维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4h,冲洗后得到所述改性剑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PE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改性石墨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00-200W下超声0.2-0.4h,然后加入改性聚乙烯纤维,继续超声10h,经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PE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纤维剪成短纤维,然后依次浸泡于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初步改性的聚乙烯纤维;将初步改性的聚乙烯纤维依次置于氯化亚砜溶液、聚乙烯亚胺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得到改性聚乙烯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的长度为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灰中SiO2的含量为50-60wt%,Al2O3的含量为15-20wt%,粒径为2200-2800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转速为60-90r/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脱硫灰20-35份,煤矸石5-11份,赤泥1-3份,熟石膏1-3份,石英砂33-40份,复合碱激发剂10-19份,水5-9份,分散剂0.02-0.04份,消泡剂0.03-0.05份,改性剑麻纤维1-3份和改性石墨烯-pe纤维0.53-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剑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剑麻纤维在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4h,冲洗后得到所述改性剑麻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pe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改性石墨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00-200w下超声0.2-0.4h,然后加入改性聚乙烯纤维,继续超声10h,经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烯-pe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断裂韧性、高强、大流动性绿色超高性能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烯置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在20-30℃下超声震荡1-2h后静置,然后进行稀释和离心,将离心所得沉淀重复上述稀释和离心步骤直至离心所得上清液的ph值>7,随后将所得上清液在80-90℃、40-50pa的真空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晨阳,向晖,吴浩,符颖丽,胡洁,王志浩,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