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6548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13 12:48
本技术提供一种射频开关,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包括顶板部、对接筒部及自顶板部横向侧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上端壁,下壳体包括底板部及自底板部横向侧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下端壁,上壳体的上端壁的内侧表面与下壳体的下端壁的外侧表面对应配合,对应设置的上端壁和下端壁的下端形成用于焊接的焊接缝,所述底板部还包括位于横向侧缘且沿横向方向延伸超出下端壁外的翼部,对应设置的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后表面均齐平,焊接缝上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翼部的若干焊点,提供了可以远离作为焊盘的翼部的空间用于激光焊接,避免激光焊接损坏翼部,保证最终产品焊接至电路板的稳定性,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开关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在当今越来越小型化的电子信息领域诸如移动电话、无线局域网装置等多种设备中,射频开关被用于检测各种电子设备的射频信号,请参阅中国第cn101765947b号公告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一个外部端子、上下分离设置的上壳、下壳、固定端子及固定端子弹性接触的可动端子,其中外部端子具有下端弯折以夹持下壳底面的脚部。由于电子设备的发展,射频开关也被要求进一步微型化,仅设置外部端子,即单个金属外壳的结构设置存在制造困难,以及各部件之间的固定强度较弱,使微型射频开关在过ir炉及检测插拔过程中出现失效现象,对微型化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款更加微型化且可靠的射频开关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射频开关,既能在结构小型化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弹性接触性能,亦更易制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开关,包括金属壳体、固持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部、位于所述顶板部中心位置且向上凸伸形成的对接筒部及自所述顶板部横向侧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上端壁,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部及自所述底板部横向侧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下端壁,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壁的内侧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壁的外侧表面对应配合,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下端形成用于焊接的焊接缝,所述底板部还包括位于横向侧缘且沿横向方向延伸超出下端壁外的翼部,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后表面均齐平,所述焊接缝上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翼部的若干焊点。

3、进一步的,所述焊点靠近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或者后表面。

4、进一步的,所述焊接缝使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焊点。

5、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顶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上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上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下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下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隔空间,在横向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间隔空间与第二间隔空间重叠,所述翼部在所述底板部横向两侧于第二间隔空间内沿横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间隔空间。

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上凹陷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平直设置的下基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填充所述凹陷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表面与所述底板部的底端表面齐平。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部的中心位置且上下贯穿所述底板部的贯穿孔,在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陷部重叠设置,所述下基部的下端填充所述下壳体的贯穿孔。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下基部横向两侧的两个固定壁,各所述固定壁与下壳体的下端壁对应配合,且封堵第二间隔空间。

9、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动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弹臂、自所述弹臂横向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支撑臂,该一对或一对以上中的一对所述支撑臂分别向上弹性接触所述静端子的下端。

10、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动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弹臂、自所述弹臂末端横向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支撑臂,各所述支撑臂包括自所述弹臂末端向后延伸的第一段部及自所述第一段部末端向前反向延伸且支撑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向上弹性接触所述静端子的下端。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射频开关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探针向下按压所述动端子时,所述动端子整体向下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静端子的下端分离,在横方向观察时,所述动端子的自由末端朝向前方移动。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射频开关具有如下优点:在前后方向上,由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各组相互对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中的前端表面、后端表面齐平设置,提供了可以远离作为焊盘的翼部的空间用于激光焊接,避免激光焊接损坏翼部,保证最终产品焊接至电路板的稳定性;更由于上、下两壳体的设置,以及动端子具有较长的弹性支撑臂,本技术射频开关在过ir炉及检测插拔过程中,由于整体强度更大,导电端子及绝缘本体均得到有效支撑,从而避免了失效的情况出现,有益于微型化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开关,包括金属壳体、固持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部、位于所述顶板部中心位置且向上凸伸形成的对接筒部及自所述顶板部横向侧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上端壁,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部及自所述底板部横向侧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下端壁,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壁的内侧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壁的外侧表面对应配合,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下端形成用于焊接的焊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还包括位于横向侧缘且沿横向方向延伸超出下端壁外的翼部,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后表面均齐平,所述焊接缝上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翼部的若干焊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靠近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或者后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缝使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焊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顶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上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上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下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下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隔空间,在横向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间隔空间与第二间隔空间重叠,所述翼部在所述底板部横向两侧于第二间隔空间内沿横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间隔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上凹陷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平直设置的下基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填充所述凹陷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表面与所述底板部的底端表面齐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的中心位置且上下贯穿所述底板部的贯穿孔,在上下方向观察时,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陷部重叠设置,所述下基部的下端填充所述下壳体的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位于所述下基部横向两侧的两个固定壁,各所述固定壁与下壳体的下端壁对应配合,且封堵第二间隔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动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弹臂、自所述弹臂横向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支撑臂,该一对或一对以上中的一对所述支撑臂分别向上弹性接触所述静端子的下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动端子包括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边缘向下弯折形成的焊接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边缘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具有弹性的弹臂、自所述弹臂末端横向两侧向后延伸形成的一对支撑臂,各所述支撑臂包括自所述弹臂末端向后延伸的第一段部及自所述第一段部末端向前反向延伸且支撑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向上弹性接触所述静端子的下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静端子及与静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射频开关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探针向下按压所述动端子时,所述动端子整体向下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静端子的下端分离,在横方向观察时,所述动端子的自由末端朝向前方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开关,包括金属壳体、固持于所述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顶板部、位于所述顶板部中心位置且向上凸伸形成的对接筒部及自所述顶板部横向侧缘向下弯折形成的上端壁,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部及自所述底板部横向侧缘向上弯折形成的下端壁,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壁的内侧表面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壁的外侧表面对应配合,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下端形成用于焊接的焊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还包括位于横向侧缘且沿横向方向延伸超出下端壁外的翼部,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后表面均齐平,所述焊接缝上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翼部的若干焊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点靠近对应设置的所述上端壁和下端壁的前端表面或者后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缝使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形成所述焊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顶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上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上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下端壁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底板部横向方向左右两侧边缘的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下端壁,同侧的两个所述下端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隔空间,在横向方向上观察,所述第一间隔空间与第二间隔空间重叠,所述翼部在所述底板部横向两侧于第二间隔空间内沿横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间隔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部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上凹陷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平直设置的下基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填充所述凹陷部,所述下基部的下端表面与所述底板部的底端表面齐平。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自财张凇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雷匠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