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防护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包包括电芯和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于电芯的外侧,以通过防护板保护电芯,以保障电芯包的安全。
2、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板通常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设置于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缓冲腔。通过上层板、下层板和缓冲腔的配合,以使防护板可以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包的安全性。
3、然而,当电池包受到较为强烈的撞击时,现有的防护板很容易失效,导致电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电池包受到较为强烈的撞击时,保护板失效,威胁电芯安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用于电芯防护,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防护板和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结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板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4、可选地,所述容纳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
5、可选地,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沿第二方向,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二防护板;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
6
7、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板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8、可选地,所述缓冲腔包括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缓冲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
9、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均包括多个,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缓冲腔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缓冲腔也间隔设置。
10、可选地,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第一缓冲腔与多个所述第二缓冲腔交错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
11、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缓冲腔的截面呈第一梯形,所述第一梯形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底边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梯形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底边长度;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缓冲腔的截面也呈第二梯形,所述第二梯形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底边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梯形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底边长度。
12、可选地,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板;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
13、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和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护结构,所述第一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结构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
14、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用电器件以及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连接于所述用电器件。
1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结构、电池包和用电设备,其中,所述防护结构用于电芯防护,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防护板和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结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板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当本技术中的防护结构设置于电芯外侧时,可以通过防护结构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共同保护电芯,防护结构的防护能力更强,电芯更加安全。进一步地,本技术中将防护结构的第一防护板设置于靠近电芯的一侧,第二防护板设置于远离电芯的一侧,第二防护板内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使得第二防护板的抗冲击能力更强。当电池包受到较为强烈的撞击时,该第二防护板可以更好的保护电芯,避免防护结构失效,导致电芯安全受到威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结构,用于电芯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防护板和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结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沿第二方向,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二防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包括剪切增稠黏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包括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缓冲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二缓冲腔均包括多个,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结构,用于电芯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二防护板和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结构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多个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板内,沿第二方向,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第二防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牛顿流体包括剪切增稠黏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防护结构的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包括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生,曾而平,龙超,罗唯源,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