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态环境,尤其是涉及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
技术介绍
1、目前,对水环境生态净化比较常用的有效措施是营建人工湿地,但是营建人工湿地需要较大的平面空间,使得人工湿地的推广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对水环境生态净化的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应对狭长空间的环境进行水体处理,本申请提供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包括净化沟,所述净化沟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防水层、砾石层、多空隙固体基质层、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用于种植湿生植物;还包括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铺设于所述砾石层内,所述集水管端部延伸出净化沟体,所述集水管长度方向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集水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净化沟内设置防水层使其沟内能够正常蓄水,确保净化沟内的微生物持续存活其及上部的湿生植物能丰茂生长,并且通过多空隙固体基质层形成菌床,从而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覆盖砾石的集水管能够使水通畅的进入到管内进而排出,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净化空间,从而解决对狭长空间的水体净化处理。
4、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层、粗砂垫层、水泥砂浆保护层,还包括防水毯,所述防水毯铺设于所述粗砂垫层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底层素土夯实后铺设粗砂再附防水毯上面再铺设粗砂及水泥砂浆保护层,从而提高透水层的结构强度,同时提高防水效果。
6、优选的,还包括有透水土工布层,所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土工布层具有优良的过滤、隔离、加固、防护的作用,从而提高种植土层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8、优选的,还包括有集水池和拦水坝,所述集水池设置于所述净化沟一端,且通过所述拦水坝隔开,所述集水管穿过所述拦水坝延伸至所述集水池内;所述净化沟沿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集水池位于所述两个净化沟之间,且所述净化沟沿长度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蓄水净化需要净化沟区域需要保持水平高度,集水池的设置可以分段调节其场地的地势地形的高度差;同时生态净化沟长期使用后,集水管内难免会被淤泥堵塞,集水池可作为集水管的清淤排出口。
10、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出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管口高度低于所述种植土层的高度。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管连接向上的溢水管,使净化沟净化后的水逐渐排出,同时减少对集水池污泥的扰动。
12、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出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阀门,所述集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延伸出所述种植土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集水管出水口的阀门能够方便清除集水管内的淤泥,同时通过延伸管灌入水源,从而能够进一步冲刷集水管的管壁,从而方便集水管的疏通。
14、优选的,所述延伸管的管口盖设有管盖。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延伸管管口通过管盖盖住,从而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到集水管内,影响正常的水体净化。
16、优选的,所述净化沟内至少间隔铺设有两个集水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净化沟内至少铺设两个集水管,从而提高净化沟内水体的净化排出的效率。
18、优选的,所述净化沟的沟壁铺设有砌块墙体,所述防水毯夹于砌块墙体内。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净化沟的侧壁上的砌块墙体,从而提高净化沟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在砌块墙体内的防水毯,从而提高整体净化沟的蓄水能力。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通过在净化沟内设置防水层使其沟内能够正常蓄水,确保净化沟内的微生物持续存活其及上部的湿生植物能丰茂生长,并且通过多空隙固体基质层形成菌床,从而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覆盖砾石的集水管能够使水通畅的进入到管内进而排出,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生态净化空间,从而解决对狭长空间的水体净化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沟(1),所述净化沟(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防水层(11)、砾石层(12)、多空隙固体基质层(13)、种植土层(15),所述种植土层(15)用于种植湿生植物;还包括有集水管(2),所述集水管(2)铺设于所述砾石层(12)内,所述集水管(2)端部延伸出净化沟(1),所述集水管(2)长度方向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集水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1)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层(111)、粗砂垫层(112)、水泥砂浆保护层,还包括防水毯(113),所述防水毯(113)铺设于所述粗砂垫层(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透水土工布层(14),所述透水土工布层(14)位于所述多空隙固体基质层(13)和种植土层(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集水池(3)和拦水坝(31),所述集水池(3)设置于所述净化沟(1)一端,且通过所述拦水坝(31)隔开,所述集水管(2)穿过所述拦水坝(31)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2)的出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溢水管(4),所述溢水管(4)的管口高度低于所述种植土层(15)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2)的出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阀门(5),所述集水管(2)的进水口通过接头连接有延伸管(6),所述延伸管(6)延伸出所述种植土层(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6)的管口盖设有管盖(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沟(1)内至少间隔铺设有两个集水管(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沟(1)的沟壁铺设有砌块墙体(114),所述防水毯(113)夹于砌块墙体(1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沟(1),所述净化沟(1)由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防水层(11)、砾石层(12)、多空隙固体基质层(13)、种植土层(15),所述种植土层(15)用于种植湿生植物;还包括有集水管(2),所述集水管(2)铺设于所述砾石层(12)内,所述集水管(2)端部延伸出净化沟(1),所述集水管(2)长度方向的管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集水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1)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层(111)、粗砂垫层(112)、水泥砂浆保护层,还包括防水毯(113),所述防水毯(113)铺设于所述粗砂垫层(1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透水土工布层(14),所述透水土工布层(14)位于所述多空隙固体基质层(13)和种植土层(1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生态净化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集水池(3)和拦水坝(31),所述集水池(3)设置于所述净化沟(1)一端,且通过所述拦水坝(31)隔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少亮,李秀燕,李长江,陶勇,张翕之,陈嘉芫,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咨规划设计研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